俞氏腳店二樓的雅間里,趙匡胤與魏仁浦正在吃火鍋。<r />
<r />
兩人忙活了一整天,都餓得不輕。<r />
<r />
趙匡胤上午在殿前司衙門里處置了大量繁雜無趣的公務,中午還沒來得及吃午餐就被郭榮叫去了皇宮“敘舊情”。<r />
<r />
等到他離開皇宮的時候,天都快黑了。<r />
<r />
本來趙匡胤正打算回家飽食一頓的時候,魏仁浦的親信前來尋他,他便只好馬不停蹄地跑來這左二廂的俞氏腳店。<r />
<r />
到了地兒後,趙匡胤那真是餓得眼冒金星。<r />
<r />
魏仁浦的情況也大差不差。<r />
<r />
他剛剛重返樞密院,需要重構曾經的人際網絡。<r />
<r />
再加上樞密院本就是開封公務最繁重的衙門,他離開樞密院一年多,各種公務都需要重新熟悉。<r />
<r />
兩項重任壓在肩上上,導致魏仁浦這幾日忙得兩腳不沾地,除了睡覺那是一刻都沒得空閑。<r />
<r />
今天中午他就忘了吃午飯,導致傍晚放衙的時候腳步都虛浮了起來。<r />
<r />
下午在入宮前,趙匡胤曾派了親信給魏仁浦報信。<r />
<r />
魏仁浦覺得兩人本來就到了交流情報的日子,再加上最近氣溫降得厲害,干脆晚上湊一塊吃個火鍋,也好給自己一個放松的機會。<r />
<r />
由于兩人口味與喜好不同,後廚貼心的準備了兩套火鍋。<r />
<r />
趙匡胤囫圇吃了兩三碟牛羊肉,又連干了幾杯好酒,終于將腹中饑渴消弭了大半。<r />
<r />
又將一碟羊肉下鍋,趁著肉還未熟的當口,趙匡胤先開了口︰“郭榮要征契丹,這是他在寢宮里親口對外說的。”<r />
<r />
自己的猜測被印證,魏仁浦卻未感到絲毫的意外,他好整以暇地用絲綢手帕擦了擦嘴角︰“郭榮叫你入宮,就為了和你說這些?”<r />
<r />
“哪只說了這些,我在皇宮里留了一個下午,郭榮一直在回憶往昔,他絮叨了足有一兩個時辰,最後才告訴我他要北伐契丹,讓我助他一臂之力。”<r />
<r />
說到這里,趙匡胤臉上露出輕蔑的笑容︰“嘿嘿,事到臨頭了還想著來感化我,當真可笑,我看他是越活越回去了。”<r />
<r />
“感化你?這未免有些一廂情願了。”魏仁浦也跟著笑了,受他“蠱惑”的趙匡胤又豈是區區郭榮能夠感化的?<r />
<r />
趙匡胤輕輕搖了搖頭,嘆惋道︰“我看,郭榮大概是真的走投無路了,他渾身上下都是病,眼看著活不了幾年,親生兒子又才剛剛六歲,唯一能夠依仗的王樸也死了,以至于竟然要孤注一擲地北伐契丹,現在還想著來感化我,嘖嘖”<r />
<r />
雖然嘴上奚落郭榮,但趙匡胤與郭榮終究君臣一場,總歸有那麼點情誼在。<r />
<r />
見昔日風華正茂的郭榮落到今日這般田地,趙匡胤很是感慨。<r />
<r />
“這都是他咎由自取罷了,他若是不任人唯親,不獨斷專行,何至于此?”魏仁浦的口吻很是淡然,但他對郭榮的不滿早已付諸到了行動上。<r />
<r />
其實魏仁浦這話也波及到了趙匡胤,若非郭榮任人唯親,他趙匡胤又豈能上位?<r />
<r />
見氣氛有些不對,趙匡胤連忙轉換話題︰“對了,昨天大名府的符家派了特使來向我致歉,為的是之前符彥卿壽宴上的那樁事,而且听那特使的口吻,符家似乎有意與我趙家結姻,樞相覺得這結姻是否可行?”<r />
<r />
魏仁浦一听有些詫異︰“符家要與你結姻?女方是符彥卿剛剛及笄的那個小女兒,男方又是誰?”<r />
<r />
“男方自然就是我家三哥了,他新近喪偶,鬧著要續弦,若能讓他娶了符家的女兒,那可謂是一舉多得。”提起這不爭氣的弟弟,趙匡胤的臉上就多了幾分尷尬。<r />
<r />
所謂家丑不可外揚,自家弟弟與弟媳的那些破事趙匡胤連魏仁浦都是瞞著的。<r />
<r />
“原來是你家那老三,這聯姻若成倒是樁美事。”說罷,魏仁浦端起酒杯淺酌一口。<r />
<r />
魏仁浦對趙匡胤的家事不感興趣,自然也不清楚趙家老三究竟有多混賬,。<r />
<r />
他只是覺得趙弘殷與趙匡胤這�父子俱是一時人杰,那趙家老三趙匡義自然也不會差,與符家的小女兒正是般配。<r />
<r />
美酒下肚,魏仁浦放下酒杯,問道︰“不過,你與符家是何時搭上關系的?”<r />
<r />
“我與符家能有什麼關系?我還納悶呢,這符家怎麼突然就派人來找我結姻了。”趙匡胤談吐間有些遮掩不住的小驕傲。<r />
<r />
魏仁浦略作思忖,笑了笑︰“這倒不見怪,符家一向見風使舵,他們必然覺察到了局勢的變化,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元朗,你已經是符家都必須巴結的對象了,這樁婚事能談下來最好,談不攏也無所謂,符家這東西看起來勢力龐大,但在禁軍中已毫無影響力,不過虛有其表罷了。”<r />
<r />
趙匡胤撓了撓頭︰“我倒是想談攏這樁婚事,可我手頭連個堪用的說客都沒有,今日我正頭疼該派誰北上洽談呢。”<r />
<r />
魏仁浦算是品出味來了,白了他一眼︰“好啊,到我這要人來了?”<r />
<r />
趙匡胤也不害躁,腆著臉道︰“樞相廣結善緣,我早就想讓樞相為我推薦幾位幕府信臣了。”<r />
<r />
說著,趙匡胤還主動起身為魏仁浦添酒。<r />
<r />
魏仁浦接過酒杯︰“我這倒正有個合適人選,回頭我介紹他到你府上去。”<r />
<r />
要論人緣廣,當朝文武就沒有比魏仁浦更廣的。<r />
<r />
前前前朝後唐時,魏仁浦就在樞密院當差,與他有交集的高級武官那真是海了去了。<r />
<r />
就周朝現任的這幾十名節度使,魏仁浦都能說上話。<r />
<r />
而且魏仁浦不止與武官們廣有交集,武官們的幕府臣僚他也常有往來。<r />
<r />
這時候的文人一入節度使幕府就再難出來。<r />
<r />
當這些文人們依附節度使亡故或者告老後,他們也無法躋身朝廷,而是只能投奔到別的節度使帳下。<r />
<r />
這就誕生出了一批專門為節度使做幕僚的文人。<r />
<r />
這些文人夾在朝廷與節度使的縫隙間,此生都難以正常入仕,算是當今文壇的邊緣人物。<r />
<r />
魏仁浦與這幫文人的關系非常不錯,自然也能為向趙匡胤介紹合適妥當的人選。<r />
<r />
“那我在這先謝過樞相。”趙匡胤端起酒杯,敬了魏仁浦一杯。<r />
<r />
兩人對視一笑,紛紛飲酒。<r />
<r />
喝了兩輪,趙匡胤又起了個話端︰<r />
<r />
“郭榮要我助他北伐契丹,他應該已經下定了北伐的決心,對此魏相怎麼看?”<r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