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五代末

第四十一章 昂首與低頭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有點混蛋 本章︰第四十一章 昂首與低頭

    <div id="cener_ip"><b></b>    橋斷了,這在開封並不是樁稀罕事。

    開封是座水很多的城市。

    五丈河、金水河、汴河,這三條河從北到南依次流經開封。

    城內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水網的密集程度毫不遜色于江南城市。

    水多了,橋自然也就多了。

    開封城內的橋梁大多用木材築成,在人流密集的城區,橋梁出問題是常態。

    不過右一廂乃是人口相對稀少的富人區,橋壞了不是一樁尋常事。

    雖然有些奇怪,但也不至于可疑。

    不過就是斷了條橋罷了,有開封府在,修好也不過是十天半個月的事情。

    李延慶與親衛們換了條道返回李府。

    回到家中後,李延慶稍作休息,就再度出門。

    如今開封城里對趙匡胤不滿的勢力已經開始聚集,勢要借此良機將此獠徹底按倒。

    李延慶自然也是其中一員。

    半個時辰後,李延慶抵達了鳳鳴館。

    一間裝潢典雅的靜室內,李延慶見到了馮吉,以及在開封鼎鼎有名的行首,秦蕊。

    奉上溫熱的茗茶後,秦蕊並未退出靜室,而是立在了馮吉身後,顯然是要參與這場密議。

    秦蕊與馮吉的關系李延慶自是清楚。

    李延慶輕輕喝了口茗茶,問道“少卿,我上次與你說過的事情,你考慮得如何了?”

    “我身為文官,本不該參與武將間的斗爭,可既然是衙內的要求,那便容不得我推辭。”馮吉將身段擺得很低,听起來就像是李延慶的屬下。

    他身後的秦蕊聞言微微蹙眉,旋即恢復如初。

    李延慶不以為然地放下茶碗“有少卿此言,我便放心了。”

    說實話,李延慶對馮吉的要求並不多,只是讓花間社的兩名成員上奏折彈劾趙匡胤罷了。

    這兩名成員都在御史台為官,彈劾官員本就是他們的任務。

    況且大量彈劾趙匡胤的奏折即將如雪片般飛向皇宮,這兩名官員的彈章夾在其中並不會給他們帶來什麼風險。

    馮吉也端起茶碗品了口茶“衙內與趙家的仇怨我素有耳聞,如今趙匡胤自尋死路,衙內趁此良機向其發難可謂恰到好處,但我個人以為,衙內的手段或許略有些不妥。”

    李延慶伸出右手,做了個請的手勢“若有高見,少卿不妨直言。”

    “高見倒也算不上”馮吉頓了頓,臉上泛起笑意,問道“衙內以為,趙匡胤對聖上而言,是怎樣的存在?”

    趙匡胤是郭榮的何人?

    簡單點看,兩人不過就是君臣關系。

    但往深了看,兩人絕不止是君臣這般簡單。

    趙匡胤乃是郭榮的幕府舊臣,在郭榮初任節度使時就投身到郭榮帳下。

    在此時,節度使與幕府臣僚的關系,不是一般的主君與臣子,更像是利益高度綁定的“家人”。

    節度使舉薦幕府臣僚為官,又為這些臣僚提供棲身之所。谷

    幕府臣僚則要為節度使出謀劃策,並輔佐節度使治理駐地。

    同時,幕府臣僚的前途也全系于節度使一人。

    投身到節度使帳下,就意味著自斷仕途。

    但若是節度使能入主開封榮登大頂,則幕府舊臣也能雞犬升天、共享榮華富貴。

    對于郭榮而言,趙匡胤不僅是他的臣子,而是更進一步的私士、家臣,他們兩人曾經休戚與共、一同進退。

    馮吉提醒李延慶注意趙匡胤的身份,言下之意就是提醒李延慶趙匡胤與郭榮的關系非同一般,對付一般大臣的手段對趙匡胤而言可能只是隔靴搔癢。

    甚至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在郭榮眼中,趙匡胤是只有他才能驅使,才能訓斥的家臣。

    若只是武將勛貴的內斗,或許還不會引起郭榮的抵觸。

    但若是大量文官也上奏折彈劾趙匡胤,反倒有可能激起郭榮的逆反之心。

    甚至會讓郭榮懷疑,這文武百官中是否存在某個黨派。

    這種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

    李延慶略作思忖後反問道“少卿的意思是,動用文官彈劾趙匡胤可能會招致聖上的反感?”

    “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拙見,僅供衙內參考。”馮吉的答復帶著討好的意味。

    這引起了秦蕊更大的不滿,在她的認知里,自家郎君還從未這般低聲下氣過。

    但秦蕊也只能頻頻蹙蹙眉,就連臉色她也不敢擺,生怕得罪了李延慶。

    馮吉之所以如此低聲下氣,是因為他經過幾年沉浮,終于搞清楚了自己的地位。

    說直白點,現在的馮吉啥也不是。

    雖然馮吉是五品的太常寺少卿,但由于受到範質打壓,他手中毫無實權,在文官中能有一定的影響力,那還是沾了他已故父親馮道的光。

    馮吉全部的上升通道早已被郭榮和範質牢牢堵死,他空有一身才華也無處施展。

    至于馮吉苦心經營想用來另闢蹊徑的花間社,也不過是一幫低層失意文官聚集起來的產物罷了。

    花間社里的官員們雖然整日高談闊論、暢議國事,卻也僅僅只能暢議罷了。

    最被馮吉寄予厚望的呂端還被李延慶挖了牆角,眼下的花間社可謂是毫無戰斗力可言。

    思來想去,馮吉認為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輔佐某位權臣推翻周朝,然後他以從龍之臣的身份華麗轉身。

    唯有如此,馮吉方能謀得一線光明。

    至于輔佐哪位權臣,馮吉也沒得選,他是個文官,唯一能沾點邊的權臣就只有李重進。

    還好,馮吉與李重進器重的三子李延慶搭上了關系。

    只是馮吉醒悟得太晚,當年他還在李重進面前裝謎語人,以為能與李重進平起平坐。

    可李重進何許人也?他能派三子李延慶來與馮吉接洽就算是看得起馮吉了。

    如今京中風起雲涌,馮吉若想成為從龍之臣,已別無選擇,他必須牢牢抓住李延慶這根“救命稻草”,攀上李家這根高枝,方有可能在即將到來的“洪水”中獲得諾亞方舟上的一張船票。

    馮吉這廝,眼看這京中即將風雲變幻,終于是徹底低頭了李延慶對此並不意外,馮吉雖然高傲,卻也知道一直昂著頭只能餓死。

    <div id="cener_ip"><b></b>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五代末》,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五代末第四十一章 昂首與低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五代末第四十一章 昂首與低頭並對奮斗在五代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