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五代末

第九章 泛舟梁山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有點混蛋 本章︰第九章 泛舟梁山泊

    鄆州位于山東地區的西北部,在其東北是山東地區的核心,齊州(今山東省會濟南)。

    其西南則是重要的黃河渡口、開封門戶——澶州,也是郭榮繼位前的駐地。

    同時,鄆州又是濟水的發源地以及五丈河的終點,從山東運往京畿的官船糧船皆需借道鄆州。

    自五丈河疏浚後,鄆州就成了連接京畿與山東的重要通道。

    郭榮本想派親信趙匡胤坐鎮鄆州,後來考慮到需要留趙匡胤在京中統兵,再加上李重進在淮南勞苦功高,為安撫李重進,郭榮便將鄆州天平軍節度使的頭餃賜給了李重進。

    鄆州的州治名為須城縣(今山東東平縣)。

    想必大部分人對此地比較陌生。

    但須城縣西南方向五十里的水泊梁山,諸位必然不會陌生。

    唐末以來,中原百年亂戰,諸勢力無暇顧及黃河河堤,加之雨水頻繁,致使黃河經常在河南山東段決堤。

    黃河多次決堤後,河水匯聚于鄆州境內的梁山腳下,便有了梁山泊。

    如今周朝重新疏浚五丈河,五丈河的終點正是梁山泊。

    不過此時的梁山泊還是個處于發育期的湖泊,尚沒有水滸中八百里水泊梁山那等氣勢。

    七月初三,天朗氣清。

    李重進攜掌書記吳觀一道出城,泛舟梁山泊。

    負手立于船頭,眺望青青碧波,李重進不由感慨︰“大周正值多事之秋,我李重進卻只能在此游山玩水,何等荒唐。”

    李重進長于征戰,也喜愛征戰,自加冠以來他幾乎每一天都是在軍中度過。

    論行軍作戰,這周朝幾乎無人比李重進更強。

    可為了讓親信掌控軍權,郭榮時刻盯防李重進,甚至不惜將李重進外放。

    在鄆州城內悶了一個月,李重進將州軍以及官場里里外外皆梳理了一通。

    近日听聞北面契丹異動,李重進實在憋不住了,便帶著吳觀出城透氣。

    吳觀端著兩杯溫酒從船艙內走出,來到李重進身側,寬慰道︰“相公在淮南征戰兩載,稍作休憩也未嘗不可。”

    李重進接過溫酒,嘆道︰“只怕這一休就休憩到老了。”

    吳觀立刻換了口吻︰“郭榮身負重疾,相公的良機不會遠。”

    皇宮之內無秘事。

    近來,郭榮身患重病一事在周朝高層間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有人驚,亦有人喜。

    亂世從來不缺乏機會主義者。

    當年吳觀投靠李重進,與其說是走投無路,倒不如說是放手博一把狠的。

    “都是些傳聞罷了,當不得數。”

    李重進一杯酒囫圇下肚,顯得有些煩躁。

    郭榮身患重病,他的幾個兒子都還只是垂髫兒童。

    這對身為宗室,又在軍中擁有巨大聲望的李重進來說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可另一方面,李重進與郭榮打小相識,兩人一起成長,亦敵亦友。

    郭榮年紀輕輕就重病纏身,這令重情義的李重進心中莫名有些傷感。

    當年,李重進在皇位爭奪中敗下陣來,他也曾憤懣不平過︰自己哪里比不過郭榮這廝?更何況自己還是先帝的血親,為何先帝會將帝位傳給這個毫無血緣關系的養子?

    可這幾年看著郭榮在皇位上夙興夜寐、嘔心瀝血,李重進那顆爭強好勝的心也就逐漸淡了下來。

    在鄆州這一個月,李重進閑暇時曾仔細思考過。

    若是當初登上皇位的是自己,能否做得比郭榮更好?

    心底的答案告訴李重進,自己做不到。

    看著李重進有些黯淡的面容,吳觀心中暗暗焦急︰怎麼一听說郭榮病了,相公就開始悶悶不樂了?這不是值得高興之喜事麼?

    吳觀連喝酒的心情都沒了,進言道︰“相公,不論這傳聞是真還是假,我們都必須早作準備。”

    傷感歸傷感,李重進政治頭腦還是在線的,他回道︰“我今早已派人聯系李筠了。”

    李筠是李重進的鐵哥們、老戰友,當年隨先帝郭威攻破開封的開國功臣,如今擔任昭義五州節度使(在今山西省東南),是周朝直屬節度使中唯一統領復數州的武將。

    作為周朝的北方長城,李筠肩負抵御北漢、契丹的重任,麾下有披甲精銳兩萬,所轄五州的全部賦稅也都歸他自由調配,無需上繳一文給朝廷。

    不過李筠雖然在昭義大權獨攬,但他在禁軍中並無影響力,而且留了獨子李守節在宮中為殿直,故而朝廷也不怕他反。

    “相公英明。”吳觀心情轉好,連飲兩口美酒。

    有李筠這等猛將以及昭義五州的精兵為奧援,將來李重進爭奪皇位的勝算便能高上至少三成。

    這意味著吳觀賭贏的幾率也能高三成。

    李重進一杯酒下肚,頓覺微醺,他輕輕靠在船舷上,說道︰“我打算派人去魏州探探符彥卿的口風。”

    符彥卿是當朝國舅、魏州天雄軍節度使,從後唐時期就活躍在禁軍中的老資歷,在軍中擁有巨大聲望,只是這幾年他已不再領軍,慢慢淡出了軍界。

    若只是如此,符彥卿也得不到李重進的重視。

    符家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能生,當世無人能夠匹敵。

    如今之符家發跡于符彥卿的父親符存審。

    此人本是陳州一地方豪強,在唐末中原混戰之際投身軍旅,逐漸名聲鵲起,幾次改換門庭,做到了節度使的高位。

    符存審在亂世漂泊中接連生了九個兒子,而且個個都活蹦亂跳存活到了成年,簡直就是當世之奇跡。

    最令人叫絕的是,這九個兒子還都參軍入伍,最差的都當到了刺史級的高官,最厲害的則是符彥卿這位國舅兼異姓王。

    不光如此,這九個兒子還都繼承了其父能生育的特質。

    以符彥卿為例,他共有三子四女,最小的女兒是他五十歲時生的,其中大女兒和小女兒共同嫁給了郭榮。

    符家的瘋狂生育換來的是穩如泰山的家族地位。

    符彥卿與他的八個兄弟要麼在禁軍中為官,要麼是地方上執掌一州的封疆大吏。

    而這九兄弟的子嗣也都紛紛參軍,女兒則與各大豪門聯姻,構築起了一個殊為龐大的利益網絡。

    這個利益網絡甚至能夠對帝位的歸屬產生重大影響。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五代末》,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五代末第九章 泛舟梁山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五代末第九章 泛舟梁山泊並對奮斗在五代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