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五代末

第四十五章 貪官的心路歷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有點混蛋 本章︰第四十五章 貪官的心路歷程

    “罪?”高錫愣住了,雙眼迷茫︰“我何罪之有?”

    “勾結叛黨,圖謀不軌。”李延慶字字沉重。

    高錫醉意霎時全消,怒目高呼︰“李延慶你莫要血口噴人,我對朝廷忠心可鑒,怎會勾結叛黨圖謀不軌?你這是枉法徇私!公報私仇!”

    “枉法徇私?公報私仇?”李延慶被高錫逗樂了,笑道︰“高錫,你這是不見棺材不落淚,還在這執迷不悟。”

    “什麼棺材落淚的听不懂你在說什麼!”高錫冷哼一聲︰“李延慶,你等著,我定要向朝廷稟明你的胡作非為,屆時就算是李重進,也保不住你!”

    高錫話音剛落,李石就提著一大袋東西趕來,俯到李延慶耳旁,低聲道︰“郎君,在高錫的臥房內找到這些財貨。”

    李延慶扭頭瞥了他一眼︰“大聲點,高判官他听不見。”

    李石當即會意,將手中布袋往地上用力一擲,同時高聲道︰“在高判官臥房內發現大量來路不明的財貨,金條銀餅合計三十余塊。”

    布袋在地上綻開,各色金條銀餅在月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芒。

    李延慶指著地上的布袋︰“高判官可否解釋下,這些是什麼?”

    高錫略有驚慌,但還是急中生智道︰“這些是我隨身攜帶的財物,李推官莫非是想強奪不成?”

    “這樣麼。”李延慶從石凳上起身,蹲下來,撿起一塊銀餅,打量了一眼,將銀餅遞到高錫面前︰“那這銀餅上的鄭字,你可否解釋下?”

    在此時,不少大家族為了方便存儲金銀,都會自行熔煉金條銀餅,並在其上刻下印記,倒也方便了李延慶。

    高錫額角冒出一滴冷汗︰“這,這是”

    “既然你解釋不清,且听我給你解釋解釋。”李延慶右手輕輕摩挲著銀餅上的字樣︰“這些金銀皆是鄭翰贈予你,而你來者不拒,盡數收下。”

    “是又如何,我與鄭翰一見如故,收他些禮物,有何不可?”高錫強自鎮定,甚至還陰陽怪氣地反問︰“難不成李推官連我的個人私事也要管麼?你這推官也當得太放肆了!”

    “收禮?這當然沒問題。”李延慶話風一轉,悠悠說道︰“可這位鄭翰勾結叛民,今日還領著幾百號叛民在官道上伏擊我的運糧車隊,這也沒問題嗎?”

    高錫奮力掙脫著韁繩︰“你這是污蔑!”

    “老實點!”高錫身後兩名親衛立刻死死按住他的腦袋和肩膀。

    高錫如一頭暴怒野獸般低頭嘶吼︰“鄭兄出生高門文質彬彬,怎會與叛民勾結?而且鄭家乃是全椒縣數一數二的豪強,你這是要將滁州上下都得罪麼?夏稅你又該如何向朝廷交差?”

    “你的鄭兄是否與叛民勾結,你一會在州獄里見到他就明白了。”李延慶坐回石凳上︰“至于夏稅,那就不勞高判官費心了,接下來你就在州獄里靜待朝廷的處置吧。”

    說罷,李延慶吩咐親衛道︰“府上一應人等都押去州獄。”

    待到依舊罵罵咧咧的高錫,以及一干垂頭喪氣的僕役侍女都被押走後,李延慶對侍立身後的李石道︰“回府上叫司徒毓去州獄,今夜要連夜審訊。”

    為防夜長夢多,李延慶決定今日就將高錫與鄭翰的罪名坐實,並連夜呈報朝廷。

    這樣朝廷能盡早委派新的滁州判官,夏稅事宜也不會因此耽誤。

    將高府封存後,李延慶先去了趟州衙。

    公案上只點著一盞殘燭,知州馬崇祚的臉色煞是陰沉︰“將高錫下獄了?”

    馬崇祚心情沉重,在他的任上不光出現了叛民,甚至還出現了下屬通敵,簡直禍不單行,這下別說政績了,不被朝廷追責都算三生有幸。

    “已然下獄。”

    “若非推官發覺鄭翰的陰謀,後果簡直不堪設想。”馬崇祚情緒甚是低落。

    “天幸滁州,甚好鄭翰露出了破綻。”李延慶也略感後怕,若非鄭家沒有出糧買官,自己還真難以察覺到鄭翰的小動作。

    李延慶接著說道︰“下官正打算連夜審訊高錫與鄭翰,盡早定罪,還滁州一片祥和。”

    馬崇祚緩緩起身,來到李延慶身前︰“李推官,辛苦你了,事畢之後,老夫定會將你在滁州的一應功績呈報朝廷。”

    李延慶往後稍退半步,拱手道︰“此乃下官分內之責。”

    “老夫還有一事想請教推官。”馬崇祚撫著長須︰“不知推官如何看待縣的局勢。”

    看樣子,馬崇祚心里已有退意,不過也很正常,南唐如今大軍壓境,馬崇祚老了怕了李延慶略作思索後,徐徐說道︰“知州客氣了,指教不敢當,依下官看,縣之局勢看似危如累卵,但三日之內,張殿帥必能大破唐軍。”

    馬崇祚白眉一挑︰“推官緣何如此自信?”

    “說來簡單,張殿帥並未令我等撤退,那他就必有獲勝之法。”李延慶頓了頓,接著說道︰“不過為防萬一,下官會派人去縣左近巡視,若有變故,我等可及時退保清流關。”

    萬事求個妥當,李延慶雖然相信張永德能夠取勝,但保險還是要上的,該跑路時就該跑路,不能猶豫。

    馬崇祚聞言略感心安︰“如此甚妥,那就有勞李推官了。”

    商議妥當後,李延慶趕往州獄,準備審訊高錫。

    “尹指揮還沒回來麼?”李延慶抵達州獄大門,李石正候在門口。

    李石回道︰“還沒,不過派了人報信,離滁州城僅有五里路程了。”

    “那就好,我進州獄見見高錫,你去一趟滁州辦事處,找到鄧二,他有婁斌與戴景的住址,將這兩人帶來州獄。”說罷,李延慶步入州獄。

    高錫抱著雙膝,坐在牢房的角落里,雙眼無神地盯著地面的草桿。

    就連有人來到牢房前,高錫都沒有任何反應。

    進了牢房終于老實了李延慶靜默著觀察了高錫片刻,方才出聲︰“高判官,冷靜了些麼?”

    高錫過了好一陣,才緩緩抬起頭,雙眼睜得老大︰“李推官,鄭翰他真的勾結叛民欲圖不軌嗎?”

    “我從不說謊。”李延慶背著手,昂然直視高錫。

    “果真如此麼”高錫愧然低頭,將下頜埋到雙膝之間,斷斷續續地絮叨著︰“我方才回想近日往事,鄭翰的言行確實有些反常,聊著聊著他就會有意將話題轉向州衙和軍隊,我與他相交月余,竟全然未能察覺到他的用意,我真傻,真的”

    說著說著,高錫語氣中帶著哽咽,顯然是忍不住淚流了。

    高錫被捕入獄後,一直在想有關鄭翰的往事,他記憶力極強,鄭翰說的每一句話他都能回憶起來,越是深思,他越發覺得自己著了鄭翰的當。

    李延慶冷然道︰“你並不傻,能十三歲中進士的天才,怎會是傻子?你是收了鄭翰的賄金,收了他的侍女和僕役,就不願去深思罷了。”

    “判官說的是,我確實是被賄金還有侍女蒙蔽了雙眼。”鄭翰用髒兮兮的袖子擦拭著眼淚。

    “悔之晚矣。”李延慶絲毫不憐憫高錫,罪有應得之人不配被憐憫。

    “我,會死?”高錫抬起頭,臉上滿是淚水。

    李延慶淡然回道︰“尚不清楚,我作為滁州推官,會將你犯下的一應罪行如實匯報朝廷,你是朝廷命官,如何處置你是朝廷的事,我無權決定。”

    “現在就寫供詞?”高錫心中燃起一絲希望,他自忖自己並未主動透露機密給鄭翰,是在鄭翰刻意引誘下不經意間透露出去,若是李延慶能如實匯報,他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李延慶搖了搖頭︰“不急,現在司徒參軍正在審訊你府上的侍女僕役,鄭翰馬上也要被押進州獄,等拿到他們的供詞,我才會審你。”

    “如此也好。”高錫突然有些困倦,將頭靠在膝蓋上,闔上了雙眼。

    “不過在審訊之前,我有件事想問問你。”李延慶想問一個他前世就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高錫忍住困意,坐姿改為跪坐,挺直脊背,正了正衣領︰“推官請問。”

    “你本是進士出身,又得範相器重,前途一片大好,家室在河中府也稱得上富貴,為何會被區區金錢美色誘惑?先是想保舉鄭翰為司戶參軍,後又不斷透露機密給他,你曉不曉得,若是真被那鄭翰得逞,對我朝禍害何等巨大?”

    李延慶語速極快,語氣帶有兩分憤慨,他前世就特別好奇那些貪官污吏的想法,某些貪官明明家中現金成山,卻仍不能收手,不斷收取賄賂以權謀私。

    每當在新聞中看到某某貪腐數億的“大老虎”落網時,李延慶就想親自采訪采訪他們,為何要如此貪得無厭?

    如今得到了親自審問貪官高錫的機會,李延慶當然不會放過,打算深入了解一番高錫的心路歷程。

    這個問題還當真把高錫給難倒了,看清自我,乃世間最難事之一,即便是高錫這般年少成名的神童,一時半會都難以做到。

    沉默著思忖了足足一刻鐘,高錫方才緩緩開口︰“顯德元年七月,我任西京推官,不滿聖上大權獨攬,徒步東都諫匭上書,請聖上擇賢任官,諫書被朝廷扣留,杳無音信,我失落之下返回西京,不料入城剛兩日,就被節帥王晏以按獄失察為由扣押,不久我就被奪官削職,發配涇州充軍。”

    高錫的陳述中不帶任何悲喜,李延慶卻能從中听出濃濃的不甘,暗自感慨︰這高錫,曾經也是個熱血青年,想來就是這次奪官流放的不公待遇,讓他性情大變

    是的,高錫不甘于被自己效命的節度使奪官流放,但他無力反抗,只能被銬上沉重的枷鎖,昔日名滿開封的神童,像豬狗一般被趕往荒涼的涇州從軍,原本還算健朗的身軀也在荒涼的歲月中日漸削瘦,至今依舊身負暗疾。

    高錫抿了抿干渴的嘴唇,繼續說道︰“聖上大赦天下後我返回開封,找到昔日錄名我的範相,經他指點,再度諫匭上書,經範相從中運作,我被朝廷起復,就任蔡州推官,半年之後再調任滁州判官。

    在涇州時,我本以為自己會死在漫天風沙中,卻沒想到還有再度為官的機會,就任蔡州推官後,我就立誓,再也不諫匭上書,再也不憂心朝堂,此世定要享盡天下間所有美好,方能不負我昔日遭遇。”

    李延慶不為所動,問道︰“所以,你就不加思考,毫不遲疑地收了鄭翰的賄金,收了他的侍女僕役,舉薦他為司戶參軍?”

    高錫不假思索地回道︰“正是如此,但我並不知曉鄭翰勾結叛民欲圖不軌,還望推官明察。”

    這高錫不愧是昔日神童,進了監獄思維邏輯還如此清晰,敘述的心路歷程也經得起推敲李延慶心中好奇大為滿足,點了點頭︰“很好,我明白了,你先歇息罷。”

    李延慶離開高錫所在的牢房,來到州獄的審訊房。

    司徒毓正在房內審問高府的一名僕役,此時審訊已接近尾聲。

    李延慶在門口旁听,待到審訊結束,僕役被押走,方才推門進屋。

    “五人都審訊完畢了?”李延慶走向司徒毓所在的公案。

    “都審訊完畢了,一開始還有點嘴硬,亮了一番刑具就都老實了。”司徒毓雙眼掛著黑眼圈,無力地整理著桌上的供狀,一副無精打采的困倦模樣。

    “辛苦你了,這麼晚還叫你來審訊。”李延慶走到公案前,順手拿起一份供狀。

    “不算辛苦,這幾人太好審了。”司徒毓伸了個懶腰︰“對了三郎,三縣縣衙里,姓鄭的胥吏可不少,全抓起來,夏稅該如何開展?”

    李延慶翻閱著卷宗︰“沒了鄭家,滁州還有婁家戴家,大不了將鄭家的土地都分給他們。”

    “你倒是大方。”司徒毓撇了撇嘴,他雖不清楚鄭家到底有多少土地,但知道絕對不是個小數目。

    “這政治,無非就是利益的分配,你不給人家好處,人家怎會為你干活?官越大的通常就越大方,氣度小可無法擔大任。”李延慶大略看了一遍卷宗,將其放回案上。

    話音剛落,李石就出現在門口︰“郎君,婁斌和戴景都帶到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五代末》,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五代末第四十五章 貪官的心路歷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五代末第四十五章 貪官的心路歷程並對奮斗在五代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