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五代末

第一章 一往無前淮南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有點混蛋 本章︰第一章 一往無前淮南行

    李延慶望著窗外喧囂的人群,輕輕抿了口溫潤的茶湯︰“往後你打算怎麼辦?”

    司徒毓順著李延慶的視線,看了眼窗外的熱鬧,略帶蕭瑟地說道︰“還能怎麼辦?得過且過唄。”

    兩人目前所在之處是景家茶鋪的二樓,窗外正對著的便是戶部衙門。

    今日是三月十六日,乃是吏部公開招募官員應差的日子,戶部衙門大門口此刻已是水泄不通,擠滿了青青綠綠的官袍。

    自正月初八起兵伐唐,周軍在淮南地區可謂是勢如破竹。

    先是李重進輕兵先行南下,助李谷擊潰北上支援壽州的南唐劉彥貞部,一戰殲滅兩萬人,陣斬劉彥貞等一票南唐武將,威震淮南,還從南唐百姓那得到了一個“黑大王”的親切外號。

    隨後郭榮親帥禁軍精銳渡過淮河,正式任命李重進為淮南行營都部署,圍困淮河南岸的壽州、濠州、泗州等幾座堅城,並派出輕銳騎兵繞過上述堅城,直搗淮南腹地。

    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審琦、朗州節度使王進逵、南平王高寶融也紛紛響應郭榮詔令,領各自轄地的部隊東進,沿長江進入淮南地界。

    目前,州軍已經拿下了淮南十四州中的七個州,而且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已帥軍攻克揚州、泰州,飲馬長江。

    此刻,周朝兵峰離南唐國都江寧府僅有一江之隔。

    既然拿下淮南七個州,朝廷自然要派文武官員進行管理。

    留守開封的吏部前日得到皇帝行在的詔令,負責調派文官南下,充任判官、推官、縣令、縣尉等低階地方官員。

    吏部自是不敢怠慢,火速從開封待闕的龐大官員群體中,精心挑選了一批官員。

    然而不少收到吏部調令的官員,卻不願接令南下。

    這年頭能當上官的,都要通過數次國家級考試,才能得到本官。

    譬如李延慶,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就接連參加了國子試、明法試、吏部試等三次考試,而他如果要獲取差遣,那就還要再參加一次吏部的銓選試。

    能通過一輪接一輪的考試獲得官身的人,自然沒有蠢貨。

    明眼人都能看出,周軍雖然在淮南貌似一帆風順,攻城略地就像喝水一般輕松,但周軍攻克的七個州皆是南唐疏于防守的內地州,最關鍵的壽州、濠州等前沿堅城依然紋絲不動。

    周軍繞過堅城攻入淮南腹地,就是犯了兵家大忌,深入敵境的周軍隨時有斷糧和被包圍的風險,屆時已攻克的七個州將重新落入南唐手中。

    此時若有官員接了調令,南下為官,到時候深入敵境的周軍若是潰滅,他這當地方官的,在沒有接到朝廷指示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自處?

    丟下城池逃跑?留下來死守城池?還是投降南唐?無論哪一個選項都是九死一生。

    官員們都聰明得很,在淮南局勢尚未完全明朗的情況下,自然沒多少人願意去淮南賣命。

    說到底也就是一個差遣罷了,犯不著拿命去拼,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

    而在此時,官員有權拒絕朝廷安排的差遣,所以大部分接到吏部調令,被安排南下淮南的官員,大都拒絕了吏部的調令。

    吏部接連向三百余名官員發布調令,接令的卻只有十人不到,還有一百多個空缺。

    沒法子,吏部只好向所有在開封待闕的官員公開招募,凡是本官符合差遣要求的官員,皆可向吏部報名,通過吏部銓司的銓選試後,便可得到差遣。

    但即便如此,還是看熱鬧的人多,真正敢進吏部應試的人極少。

    “我記得你今年年初的時候,通過蔭補得到了本官吧?”李延慶轉頭看向司徒毓︰“要不,去吏部踫踫運氣?混個參軍、縣尉啥的,不也挺好?”

    司徒毓的父親司徒詡,在去年年底,因為督查地方限佛有功,成功升官,為司徒毓爭取了一個寶貴的蔭補資格。

    “嗨,我就蔭補了一個最低的從九品校書郎。”司徒毓自嘲地笑了笑︰“開封城里遍地都是九品官,哪能輪到我啊?”

    誰摔了腦子,這時候跑到餓殍遍地、亂兵肆虐的淮南去當官?不光很難拿到政績,還有送命的風險,犯得著嗎?這話司徒毓不好意思說出口,只好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司徒毓的那點小心思,李延慶哪能看不穿呢?

    李延慶故作嘆息︰“好吧,你不願意就算了,本來還想找個伴,順帶幫扶你一把,這下我只能一個人下淮南了。”

    “不是吧,三郎你當真要去淮南?”司徒毓大驚失色︰莫不成李三郎當真摔了腦子?

    “是啊,一會我就會入吏部參加銓選試,順利的話,最快後天便會出發。”李延慶微微一笑︰“怎樣,要不要與我一道去淮南瞧瞧?我保你此行無恙。”

    見李延慶如此自信,司徒毓也有些心動了。

    淮南固然凶險,但自己面前的李三郎是何人?那可是淮南行營都部署李重進的親兒子!

    李重進目前可是淮南周軍的總指揮,他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兒子出事嗎?所以自己如果能夠跟著李三郎一道南下,必然是沒有風險的,而且還能撈取一個求之不得的差遣

    但是,淮南現在算是天下間最混亂的地方,李三郎即便有父親李重進庇護,說不準也會出意外,雖然概率很低,但萬一呢?

    司徒毓陷入了激烈的內心爭斗,一方面他眼饞差遣,一方面他又擔憂此行的安危。

    融融春風從窗口吹進,李延慶自是不急,悠哉悠哉地品嘗著清新的茶湯。

    這景家茶鋪的茶湯無論味道還是賣相都相當不錯,但因為地處開封中心地段,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

    過了半晌,司徒毓猶猶豫豫地問道︰“三郎,此番南下,你打算去哪個州?”

    司徒毓想先看看李延慶去哪個州為官,然後再做決斷,七個州中,有的風險很高,有的則相對較低。

    “滁州,或者揚州吧。”

    李延慶此番南下,有兩重目的,撈取政治資本還是次要,指揮烏衣台給父親搜集軍情最為要緊。

    滁州和揚州離南唐都城江寧府比較近,而且交通便利,方便撤退,是李延慶的首選。

    滁州?揚州?司徒毓一听蒙了,李三郎是當真不要命了嗎?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五代末》,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五代末第一章 一往無前淮南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五代末第一章 一往無前淮南行並對奮斗在五代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