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在五代末

第一百五十三張 冰山一角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有點混蛋 本章︰第一百五十三張 冰山一角

    驟然听到史弘肇這個名字,李重進心中思緒如潮。

    諸多有關史弘肇的往事,如走馬燈般從李重進眼前閃過。

    李重進不由愣在原地,有些出神。

    片刻之後,李重進回過神來,便看到馮吉似笑非笑的蒼白臉龐。

    李重進忍不住問道︰“你究竟”

    馮吉垂下頭,拱手行禮︰“朝會即將再啟,下官先行告退。”

    說罷,馮吉轉身離去,毫不拖泥帶水。

    望著馮吉遠去的背影,李重進雙眉緊皺︰他方才刻意提到史弘肇,究竟是何用意?

    李重進心事重重地回到崇元殿旁的風雨回廊下,李筠正與陝州節度使藥元福等武將聊天打諢。

    “廊下食”不光能讓諸位朝臣果腹,還是他們聯絡情感、交換信息的重要場所。

    李筠在駐地待了一年,此番入京,抱有打探京中局勢的目的,此刻正是他獲取情報的絕好機會。

    見李重進返回,李筠起身招呼李重進。

    李重進當即換了副臉龐,笑意盈盈地加入談局。

    午時剛過,朝會再啟。

    下午的議題大多與軍事有關,朝會上接連商討了攻取蜀國四州、增兵抵御契丹等議題。

    為了預防征討蜀國時,北邊的惡鄰契丹與北漢出兵襲擾,需要適當地補充河北邊疆的衛戍兵力。

    李重進作為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當今實權差遣最高的武將,理所當然受到了郭榮的問詢。

    而李重進,也自然而然地對郭榮攻取蜀國,以及增兵河北的決議表示無比的贊同。

    即便李重進內心更希望郭榮先征淮南,但李重進只能附和。

    同時,征討蜀國的兩位主要將領也在朝會上得到了確認,主將是鳳翔節度使王景,都監則是陳州節度使向訓。

    舉薦主將人選的是首相範質,舉薦都監人選的則是三相王溥。

    盡管兩位主將人選都是郭榮內定的,但卻不能由郭榮直接提出,必須假兩位宰相之口。

    畢竟戰爭是有風險的,如果兩位主將伐蜀失敗,那舉薦之責決不能落到皇帝頭上。

    皇帝,是不能犯錯的。

    下午申時兩刻,漫長的新年首次朝會終于結束,郭榮從御座上起身時,甚至還有些站不太穩,在兩名內侍的攙扶下離開崇元殿。

    李重進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家中,喝了口熱雞湯,稍作休息,便叫來三兒子李延慶。

    下午的朝會一直都在探討軍事上的議題,李重進需要時刻準備郭榮的問詢,無暇思考馮吉那番話中的深意,此刻他只想一吐為快。

    “今日上朝,我見到了馮吉。”不等李延慶回話,李重進接著急言︰

    “當時我正好用完廊下食,找了個僻靜角落舒展身子骨,那馮吉似是特意找到我,問我是否還記得史弘肇。”

    “史弘肇,是前朝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麼?”李延慶對這名字有些印象,但不是很清晰。

    “沒錯,史弘肇乃是前朝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而且他臨死前的本官與我一樣,正是宋州歸德軍節度使。”

    李重進見三兒子仍舊不是很清楚,便將史弘肇的生平經歷細細講解了一番。

    李延慶仔細地聆听著,待到父親說完,陷入了沉思。

    李重進倒也不急,端起沒喝完的熱雞湯細細品嘗著。

    片刻之後,李延慶若有所思道︰“馮吉是想勸阿爹認清局勢,好自為之麼?但此刻阿爹所面臨的局勢,與史弘肇當初面臨的局勢,是不盡相同的。”

    史弘肇死前權傾朝野,他本身是禁軍頭領,宰相、樞密使、三司使都是他的同黨,禁軍、樞密院、政事堂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後漢隱帝劉承要扳倒史弘肇,只能動用武德司這樣的天子私衛,于朝堂之上當眾擊殺他,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李重進雖然在本官和差遣上,都與當時的史弘肇別無二樣。

    但李重進連侍衛親軍都無法完全掌控,兩人之間權勢的差距堪比天塹。

    所以郭榮並不會像劉承忌憚史弘肇一般忌憚李重進,畢竟李重進手中的權勢實在是不夠郭榮看。

    只要郭榮願意,明天就能撤了李重進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之職。

    不過郭榮考慮到多個方面的因素,目前還只是讓李重進赴節鎮任命,並未裁撤李重進都指揮使的差遣。

    “是啊,馮吉是個聰明人,我並未陷入死局,多得是轉圜的余地,這一點他不可能看不出來。”李重進放下手中湯碗,接著說道︰“所以我才疑慮,為何馮吉要在我面前提起史弘肇?”

    李延慶摸了摸頜下絨須︰“也許,是馮吉欲反,想得到阿爹的援助。”

    “馮吉欲反?”李重進忍不住笑道︰“他一介文臣,如何造反?靠他招募的那些個刺客麼?”

    李延慶卻並不認為這是個笑話,回道︰“正因為他是文臣,所以他才希望獲得阿爹的援助。”

    李重進聞言一愣,黑黃色的額頭上擠出三條抬頭紋︰“你是說,馮吉想聯合我一同造反?”

    “是啊,不然他為何要在阿爹面前提起史弘肇?不就是暗示陛下對阿爹不滿,希望阿爹能夠看清局勢與他聯手麼?”李延慶接著分析道︰

    “這幾月我對馮吉一直保持高度關注,起初我以為馮吉和那幫老臣,是想要謀取更高的權位,可如今馮吉卻在招募刺客、訓練女察子,背後也許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行徑,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目的絕不僅是幾個高位。”

    李重進緩緩撫著肚腩︰“听你這麼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可文臣如何能造反?我還是不大相信。”

    固有的思維一經確立,就極難改變。

    自唐末黃巢起義以來,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從來就是武將。

    文臣只是陪襯的綠葉,並在每一次權力斗爭決出勝者後,為勝利者獻上自己廉價的效忠。

    但李延慶很清楚,如果按照歷史的走向,那五年之後建立的北宋,毫無疑問是士大夫的天下。

    而“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北宋,就是在周朝的基礎上建立的。

    這五年間,必然發生了一些足以改變歷史進程的故事,一些不由史書記載、不為後人所知的秘事。

    正是這些秘事,將武將的時代徹底掩埋,令文官勢力崛起,成為新時代的主角。

    現在,李延慶覺得自己也許觸到了冰山的一角。

    “我今日要去博雅書鋪與馮吉交涉,既然他能試探阿爹,那我也能試探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奮斗在五代末》,方便以後閱讀奮斗在五代末第一百五十三張 冰山一角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奮斗在五代末第一百五十三張 冰山一角並對奮斗在五代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