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世天驕眾,或為家,或為國,或為名,或為道,各有所求。
唯獨王長吉只做一件事——尋找白骨。
從楓林城走出來,從現世走到幽冥,從幽冥尋到此隙,一路都在追尋白骨的痕跡。
姜望的天人法相在幽冥大世界降臨,殺幽夢真神,收陰山鬼叟,成為白骨神宮之新主,證得【幽冥天】,幾乎是佔據了昔日白骨的核心地盤。他在白骨王座上如神 般端坐,也時時都會想——
若我為白骨,我有何求?我將何往?
天意不測,他心難知。
要找到白骨降世的本尊,幾無可能!
哪怕確認 已經轉生現世。哪怕從白骨神宮里得到的諸多情報,能夠框定一個大概的時間段。那仍然是無盡之海,無底之淵。
現世茫茫,每一個瞬間都有海量人口出生和死亡。
降生的時間哪怕只有一息之差,也謬以萬里。
雖已知白骨降生,但其人生于具體的哪時哪刻,又在何處何地,究竟是男是女,是賢是愚?
其人之謀局,是計十年,百年,還是千年呢?
一念之不同,就有無窮多變化。
白骨可以是天之驕子,也可以泯然眾人,他可以書讀百家,以求萬載,也未嘗不能面朝黃土,先體悟一輪人生。
結成白骨道胎已是超脫級的手筆, 為自己重啟了無數種可能。
姜望常于幽冥世界觀現世,在白骨神宮眺時空,想著自己是否能在某一刻,和白骨的視線重疊,恰好看到白骨曾經注視的那個落點,從而與之相見。
但現世如此廣袤,人似長河之沙不可數,亦如遙夜之星或明滅。
終究是,尋不得。
但在漫長的追索中,他們也發現一件事情——
白骨尊神幾乎舍棄了 在幽冥的一切,尊名、白骨神宮、白骨眾…… 在幽冥世界里漫長的積累,幾乎都留在幽冥。
唯獨一件,隨 的消失而消失。
那就是【黃泉】。
幽冥世界盡死水,唯有九泉藏活意。
此九泉者,曰︰酆泉、衙泉、黃泉、寒泉、陰泉、幽泉、下泉、苦泉、溟泉。
它們是此方大世界的至寶,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幽冥的標志。
拋開它們對一方大世界的意義來說,其本身也不輸于現世的洞天寶具。如那仙宮、淨土一般,可稱類洞天之寶。
諸強不免引弓張箭而逐之,如逐鹿在原野,獲獵各歸家。
在漫長的時間里,九泉頻易其主。那寶泉活水,不知沾染多少神血,有幾多懷恨!
但也有幾口幽冥寶泉,始終未易其鼎,不容他者沾染,譬如黃泉,就始終由白骨尊神所執掌,從來是 的禁臠。
甚至說,【黃泉】是 的成道根本!
在白骨道的傳教過程里,信徒都要時時敬頌“黃泉”之名。
曾經身為白骨道子的王長吉,和一度被誤認為白骨道子的姜望,都不知听過多少回“忘川之底,黃泉之淵”。後來他們一明一暗,幾乎掃盡現世白骨信徒,使人間不聞此聲。
但凡有一些信仰黃泉的小教小派,他們也都順手就剿了。
卻又在多年之後,來尋這頌詞中的【黃泉】!
王長吉尤其相信,【黃泉】消失,是被白骨尊神帶走。
他從有意識起就被白骨所注視,他也注視白骨。他深知以白骨尊神俯瞰眾生的至高無上的姿態,求的是“盡善盡美”,而不是“得過且過”——
正因為如此,白骨尊神才會放棄幽冥世界的偽超脫,冒著隕落的風險進軍現世。也正是因為如此, 不會放棄黃泉,畢竟那代表 曾經所擁有的超越絕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