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辯論過的,一模一樣的問題,只不過換了攻防對象。
為什麼?
因為挑刺是容易的。
沒有理論是完美的,能夠解釋一切的。論文寫的再好,遇見那些精于挑刺的導師,也有概率通不過答辯。
歷史上,理論完美但被忽略被無視被遺忘的結果太多了,阿爾貝的英年早逝,羅巴切夫斯基的抑郁,康托的精神病……都是因此。
但處于挑刺的位置就不一樣了。
你的論文用理論a,我說理論a不完美不簡潔不客觀,完全不如理論b,可以如何如何如何……
你絞盡腦汁說理論b需要怎麼重復怎麼驗證,才能證明有效……
抱歉我是挑刺的,只是提出一種可能性。你把理論a做的扎實了,嚴謹了,完美無缺了,b自然影響不到你。
如此這般,借著新理論出現對方還不夠熟悉的機會,夾在套路里一通亂拳將對方擊倒,才是獲勝的不二法門。
大道之爭葉寒了解的不多,但論文答辯這事他是專業的。
對面車馮其實也差不多,在地球上的頂尖學府呆了這麼些年,這些事都是極熟的。
無奈場上場下的亂事干擾了他的心態,雖然他很快進行了調整,還是落入了被動。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只能硬著頭皮,將剛才充分辯過的內容再來一次。
一邊來,一邊再次陷入迪化。
究竟是完全重復之前的內容,力爭不得不失維持平局呢?還是另闢蹊徑,用另外的理論加以解釋?
如果完全重復,天曉得葉寒有沒有在剛才的答辯了留下陷阱,按照他的路子會遭到暴風驟雨般的打擊。
可如果另闢蹊徑,天曉得葉寒是不是嚇唬自己,並沒有陷阱。但如果自己另闢蹊徑,新的思路不夠成熟完善,就給了他可趁之機?
對方是要沖高地呢?還是屠大龍呢?我們是中路開團,還是冒險換線呢?
一時間進退不得,左右為難。
于是答的黏黏糊糊,磨磨唧唧,說了半天全是 轆話……
可就算 轆話也沒難住葉寒,就著他黏糊墨跡的話題,愣是扯上了新理論,將之拍倒在龍坑里。
也合情合理,新理論既然叫做第三理科,敢與物理、化學相提並論,其適用性,也就跟物理化學一樣的廣泛。
《凝聚態物理的分形、分維與分形子》、《淬火退火的晶體分形區》、《溶液大分子鏈分維結構》、《粒子的分形模型以及復數維》、《地震、閃電的時空分形》、《高分子粘性分維、降解分維和結晶分維》、《聲發射理論的分維》、《流體力學中的分維》……
這些都是地球上直接能找到的和第三理科相關的研究文章。
而且是因為地球上處于末法,通過分形汲取真空能量太難了,很多現象觀察不到,才只有這些。
否則還會更多,指數級的多。
比如葉寒最近正在寫的幾篇,《基于蛋白質結構的靈魂分形以及與此相關的修行天賦研究》、《宇宙樹、人體經脈、時空結構的分形轉化》、《二維符咒與三維法陣的能量通路研究》……
從物理到化學到生物,從力學到凝聚態到溶液,從聲波到高分子到靈魂,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
除非車馮不講科學,只要討論科學,就根本撇不開,避不掉。
其實葉寒欺負的就是車馮上界不久,還來不及對這些展開深入研究。
以車馮的科學素養,轉世之前對競技場的了解,只要給他時間,基于無限分形思想的第三理科是遲早會被發現總結出來的。
但是他只有三天。
之前他一直呆在地球的末法環境中,根本沒有條件做這些研究。
葉寒怎麼知道的?裁判透露的唄。
既然挑戰者選擇了這麼個時機,還用了秩序天平,不講武德,那裁判稍稍偏向一點,才是真正公正吧?
原來是這樣!
原來是這樣!
原來是這樣!
听著葉寒一次次批判自己中規中矩其實沒什麼創見的理論,然後提出讓人豁然開朗的新理論,車馮終于知道,大道之巔,葉寒為什麼比自己要高一層了。
不過他畢竟是上位智天使,西方世界數一數二的人物,又在世界頂尖學府浸淫多年。
一旦拋開雜念,進入辯論正題,思維敏銳,質疑合理,角度刁鑽。
要不是葉寒佔了挑刺的便宜,每次只要應付過一輪攻擊,就可以強行要求這家伙轉回正題。這輪雖然不一定輸,還真不一定能贏。
沒辦法,第三理論雖然新穎,並不高深,畢竟分形混沌理論出現也五六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