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櫓,可拆分,可組合。亦名,攻城塔。
高櫓(攻城塔)起源與殷商,是最為古老的攻城器械,也是最大的攻城器械。
歐洲的攻城塔,較之中國的高櫓,要晚上一千年。
高櫓的主要特點。一是高,二是可以移動。
高櫓的塔體十分高大,比城牆還高,足有十丈。高櫓的底部裝有車輪,可以行進。
高櫓雖然高,並且能移動,但十分笨重。要想移動高櫓,需要千余人力和大量的牲畜。
高櫓的作用只有一項,那就是攻城拔寨。
高櫓的塔體設有木梯,兵卒可攀爬木梯直到塔頂。在戰斗時,兵卒可在塔頂射箭,威脅城牆上的守軍。不僅如此。如果高櫓被推到城牆邊緣,兵卒就能從塔頂的平台,直接跨到敵方城頭,然後給敵人致命一擊。
當高櫓被推到城牆邊時,這就意味著,勝利即將到來。
高櫓的威力雖然強悍,但到了春秋戰國之時,高櫓這種攻城器械,漸漸的被人遺忘。
為何如此,源于高櫓的致命弱點,笨重。
戰場之上,拼的是迅捷,快速。
高櫓的笨重會拖垮整支軍隊,除了一些特殊戰斗,高櫓一般很少用到。
高櫓是一把雙刃劍,能傷人,也能傷己。
陳平是不想用高櫓攻城的。但在郭嘉的建議下,陳平還是同意了。
郭嘉言。
“下邳守兵乃丹陽精兵,能弓善射。用高櫓攻城,可防御敵軍箭矢,減少我軍傷亡。不僅如此,高櫓還能起到震懾敵軍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也。”
陳平采納了郭嘉的建議。陳平讓周泰帶上了高櫓。
如果周泰不帶高櫓,那麼兩軍匯合的時間會很早。但帶上了高櫓,等于帶上了一個笨重的大家伙,直至今日,周泰才與張遼徹底會師。
當陳平的‘攻’字傳達之後,張遼,周泰,立刻指揮軍伍,進行著戰前準備。
“臨淮軍听令,組建高櫓。”
下邳城千米之外,輜重車上,周泰扛著一大塊木料,對著兵卒大喊大叫。
“把耕牛牽過來,多牽幾頭,用車轅固定牛身。”
“繩索綁緊,繩索的尾端系在塔底。”
“塔體要拼接好,凹凸之處,不要有絲毫的間隙。如果拼接不上,就用大錘砸進去。”
“爾等要記住,組建高櫓就像蓋房子,塔體就是地基,一定要牢固。”
“砰砰砰。”
“噌噌噌。”
在周泰的帶動下,眾人忙碌起來。一時間,聲浪此起彼伏,熱火朝天也。
一刻鐘,只用了一刻鐘,車輪以經裝好,車軌以鋪設百米,塔體更是有五丈之高。
下邳城,守城的兵卒看著城下的一切,大駭連連。
“高櫓,那是高櫓,絕不能讓它靠近城牆,如若不然,下邳城,必破也。”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敵軍用高櫓攻城,我等如何應對啊。”
兵卒惶恐,將帥亦如此。
下邳城守將想不出應對之法,只能命令全軍,以弓箭應敵。
“全軍听令,待高櫓進入弓箭射程,立刻射之。”
射箭,依靠丹陽兵的弓箭優勢,用弓箭應對高櫓,阻止高櫓行進。
下邳守軍欲以弓箭應敵,這讓觀察局勢的張遼哈哈大笑。
“高櫓正在組建,急缺兵力防御。出城攻襲,正可打亂節奏。節奏一亂,勝負難斷也。”
“敵軍守將真乃愚人也,選擇弓箭應敵,只會自我滅亡。待高櫓組建完成後,不僅能防御弓箭,還能攻擊敵軍,可謂一舉兩得也。”
張遼看透了敵軍的作戰計劃,立刻下令所部人馬放棄防御,加入高櫓的組建。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敵人不來破壞,那就抓住這個時機,將高櫓徹底組建完成。
眾兵卒全部加入,加快了組建速度。
半個時辰後,兩丈寬,五丈長,十丈高,足有二十個車輪的高櫓,徹底組建完成。
雄壯的高櫓透露出一種霸氣,可謂完美也。但是,再完美的造物,亦有突兀的地方。
比如說,高櫓的頂端平台上,瓖嵌著一個鬼面雕像。
且看那鬼面,青面獠牙,雙眼突出,舌頭反卷,可謂栩栩如生。
鬼面雕像,令張遼十分憤怒。
在高櫓上放置一個鬼面標識,不僅耽誤時間,更是耗費人力。
“周泰,高櫓的頂部怎麼有個鬼面。”
周泰哈哈大笑,道。
“文遠,此鬼面乃是郭嘉提議的。郭參事要用鬼面嚇唬敵軍。”
“哼,敵軍又不是小孩子,用鬼嚇唬人,真是可笑。”
郭嘉的這項提議,遭到張遼的強烈反對。但是,張遼也沒有任何辦法,已經瓖嵌上了,如再行拆除,反而會消耗時間。
沙場之上,時間就是生命。延誤了戰機,得不償失也。
張遼決定,待打敗敵軍之後,將此事告知陳平,然後讓陳平重罰郭嘉。
張遼是識大體的人,既然高櫓已經組建完成,那麼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攻城。
張遼與周泰協商之後,欲要一股作氣,攻破下邳。
“弓弩手去高櫓塔頂,協助防守,攻擊敵人。重甲兵鋪設車軌,移動高櫓。”
“爾等要記住,此戰只許勝,不許敗。城牆先登者,城牆沖鋒者,皆有重賞。”
“擂鼓,全軍沖擊。”
張遼騎在高頭大馬上,手舉令旗,命令兵卒開動高櫓。
“咚咚咚。”
鼓聲沖天,听之熱血沸騰。
“哞哞哞。”
牛叫聲四起,眾兵卒趕著耕牛,推著高櫓的塔體,在車軌上緩慢前行。
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高櫓離城牆越來越近。
“射箭,全軍射箭,射殺耕牛,射殺塔頂的弓弩兵。”
下邳城守將看著越來越近的高櫓,大駭,連忙下令兵卒射箭,阻止高櫓前進。
“嗖嗖嗖。”箭雨傾瀉而下,一時間,耕牛死傷大半。
張遼看著漫天箭雨,眉頭不眨一下,連續發號施令。
“盾甲兵防御,重甲兵只管鋪設車軌,我要讓高櫓直至護城河。”
張遼的目的顯而易見,那就是繼續移動高櫓,離城牆越近越好。
“呀啊。。。”
“把死去的牛給我脫出去,再換幾頭牛來,沒有牛,用人力拖拽。”
周泰身披重甲,身綁繩索,以人當牛,身先士卒的向前沖。
“將軍小心。”
“嗖。”
“噗。”
箭矢射向周泰,一時間,周泰渾身上下,被箭矢插滿。
“哈哈哈。”
周泰將箭矢拔出,哈哈大笑。
“準確度可以,但力道差些。我披了三層重甲,爾等只穿透兩層,能乃我何。”
周泰的英勇激勵了眾將士,眾兵卒無懼生死,與周泰一起,組成敢死隊,努力的向前沖。
高櫓塔頂,又是一番景象。
城下的戰斗乃弓箭拋射,而塔頂上的戰斗,則是弓箭直射。
箭矢在空中來回竄梭,直來直去,雙方在塔頂和城頭,相互射擊。
但不知怎麼了,下邳城的守兵,射箭最多的地方,卻是塔頂瓖嵌的鬼面。
鬼面似乎有魔力一般,吸引著大量的箭矢,鬼面為張遼和周泰的聯軍,提供了無形掩護。
鬼,並不可怕,可怕之處在與人的內心。
心怕,皆怕。
鬼面起到的作用,只是一種心理作用。伴著血腥氣,慘叫聲,這種心理作用會無限擴大。
當鬼面雕像離城頭越來越近時,下邳城的守兵以被恐懼籠罩。在他們的眼中,已經沒有了敵人,鬼面就是最大的敵人。只有向鬼面射箭,他們才能壓抑住恐懼。
三百米,二百米,一百米,直至護城河,鬼面張開血盆大口,欲要吞食天地。
這種無形的心理掩護,為張遼所部,周泰所部,提供了強大的援助。
“ , 。 。”
濠橋以架設完畢,護城河已經失去了作用。高櫓以貼在了城牆邊。
周泰將鎧甲全部脫掉,只穿一副輕甲,然後嘴咬鋼刀,順著塔體的木梯,爬向了塔頂。
“全軍听令,跳向城頭,血戰敵軍。”
周泰大吼大叫,身先士卒,從高櫓的塔頂平台,直接跳到了城頭之上。
“給我死來。”
周泰率先登城,手拿大刀,砍向了身旁的敵軍。
“噗噗噗。”
切肉聲不絕于耳,周泰化為凶神,與敵軍進行著白刃戰。
“嗖。”
一支冷箭射向周泰的左臂。
周泰眉頭一皺,單手將箭矢拔出,然後扔向了射箭之人。
“區區箭矢,只是讓我掉了一塊肉,能奈我何。”
周泰被激發了凶性,大步上前,砍殺了射箭之人。
周泰的勇猛,讓眾人懼怕也。
城牆之下,張遼看著拼殺的周泰,大喜不已。
張遼連忙命令部下架設雲梯,然後登上城頭相助周泰,進而滅殺敵軍。
“吼吼吼。”
吼聲連成一片,直震天際。
瑯邪兵,臨淮軍戰意高漲,一眾兵卒借助高櫓的塔頂和雲梯,組成一片片人浪,似下餃子般,接二連三的涌上了城頭。
“殺,殺,殺。”
伴著斷臂殘肢,還有那濃烈的血腥氣,二萬人,開始屠宰一萬人。
“我們投降,我們投降。”
投降聲不絕于耳,張遼,周泰率領兩萬軍馬,依靠高櫓之助,終于攻破了下邳堅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