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三國

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州風雲(二)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1怕白1 本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州風雲(二)

    陳登說的不錯,陶謙的確是防備。他不僅防備陳家,更防備徐州所有士族。

    徐州城公府,陶謙臥與榻上,正和糜竺對話。

    陶謙言。

    “老夫命笮融反叛,攜瑯邪之兵民,攻佔廣陵,造成瑯邪大損,廣陵大損,徐州大損。”

    “其目的,為了虛弱徐州各士族。今陳平歸來,打敗笮融,此法不能繼續。”

    “子仲,依你看來,如何是好啊。”

    陶謙說完,開始陣陣深咳,待喝了幾大口酒後,終于好上一些。

    如有人在此,听到陶謙之言,看到此番場面,定會大吃一驚。

    眾人都沒想到,笮融反叛,乃是陶謙,糜竺的授意。

    糜家,身為徐州大族,為何伙同陶謙,陷害眾人。

    糜竺之所作所為,眾人不知。但陶謙,糜竺二人,心中皆知。

    陶謙深知,他乃糜家的靠山。如他一死,擁有億萬家財的糜家,必會受徐州士族的覬覦。

    他陶謙與糜家,以被深深的綁在一起。

    糜竺亦是聰明人。他同樣知道,糜家就是一塊肥肉,所有人都想咬上一口。

    糜家必須借助強大的靠山,才能在亂世之中,安然無恙。

    陶謙即將身死,在糜家沒找到新靠山時,糜竺必須幫助陶謙,虛弱徐州各士族。

    只有這樣,糜竺才能保住家財,以免徐州各士族圖謀與他。

    公府之中,糜竺左右徘徊,面色沉重道。

    “陳平身為瑯邪太守,能征善戰,被喻為陳家之狗。”

    “有陳平在,再想施行反叛之計,虛弱徐州各士族,無疑難上加難。”

    “州牧大人,依在下之計,不如派人暗殺陳平,已決後患。”

    糜竺說完,滿臉都是殺氣,只要陶謙答應,他會立刻下令,派出人馬,對陳平進行暗殺。

    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陳平,已成為糜家的阻礙。

    士族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糜竺為了糜家的將來,必須要與陳家為敵。

    听著糜竺的分析,陶謙搖了搖頭,道。

    “子仲之計,不可也。”

    “陳平有伏虎之能,當年絕情谷大戰,老夫親眼見過陳平的武藝,陳平,可稱為萬人敵。”

    “派人暗殺,是殺不死陳平的,只能打草驚蛇。到了那時,陳平,包括陳家,都會有所防備。”

    “還有,陳平討伐董卓,破虎牢汜水,斬華雄敗呂布,威震海內。”

    “如陳平身死,對大漢不利也。為了大漢之將來,陳平不可殺。”

    身為黨人的陶謙,雖然卑鄙,權利欲極強,但和王允一般,對漢朝忠心耿耿。

    從討伐董卓可以看出,陳平絕非其余諸侯那般,為了利益而戰。

    陳平是真心實意,不顧生死,維護皇權的。

    董卓最怕之人,一是孫堅,二是陳平。現孫堅以死,陶謙絕不想陳平再死。

    在陶謙看來,陳平屠廣陵城,心狠手辣,亦有報國之心,可培養成黨人鷹犬。

    陳平是一把利劍,如被黨人所用,當是黨人之福,大漢之幸事也。

    不能殺陳平,讓糜竺十分懊惱。糜竺苦想計策,終于靈光一閃,道。

    “州牧大人,吾等不殺陳平,可以調離陳平,不讓他待在徐州。”

    “大人可再次下令,讓陳平繼續守合肥城。只要陳平去了合肥,吾等可再行施計。”

    糜竺的此番言論,讓陶謙雙目一亮,但陶謙思考一番後,再次搖了搖頭。

    “陳平駐守合肥已有兩月,如再讓其駐守,名不正,言不順。不可為也。”

    “要想將陳平遷離徐州,必須名正言順才行。”

    “長聞北海國黃巾復起,糜竺你可有辦法,讓北海國相孔融,求助老夫,幫他討伐黃巾。”

    “有了孔北海求助,老夫可名正言順,命令陳平幫其剿賊。

    “陳平去北海剿賊,短時間內,定不會返回徐州,虛弱徐州士族的計劃,可再次施行。”

    听著陶謙的分析,糜竺大喜。

    在糜竺看來,陳平去北海剿賊,對他糜家有大利。

    其一,在陳平對抗黃巾時,陳平的兵馬,必會在戰斗中有所損失。

    其二,陳平留在北海,將顧不得瑯邪,廣陵。

    糜竺可施行反叛之計,進一步削弱瑯邪,廣陵,讓陳平的實力再次大損。

    陳平損,陳家亦損。

    對糜家威脅最大的陳家,糜竺會不停的虛弱,直至無威脅。

    糜竺想得很好,但又有一個難題,擺在糜竺面前。

    此難題,乃孔融,孔北海也。

    在糜竺看來,孔融,乃傲驕之人,仗著聖人孔子之後,恃才傲物,自視甚高。

    孔融的朋友,皆是大傲之人。如陳留邊讓,平原禰衡等。

    北海之黃巾,以復起半年,孔融還沒有求過旁人。

    孔融曾言。

    “吾三歲讓梨,十三歲游走四方,以儒道施善行,克得萬難。”

    “太平道之蠱惑,先祖之儒道必破之。本相要舉薦賢良儒士,以儒學之道,感化黃巾賊寇。”

    “以德感之,以禮相待。太平道黃巾,無需他人相助,吾孔融孔文舉,必破邪道也。”

    孔融的此番言論,讓糜竺知道,要想說服孔融,難度非常之大。

    但無論怎樣,糜竺為了家族利益,都要說服孔融。

    糜竺想到這里,對著陶謙道。

    “州牧大人,為了吾等策略,子仲願去北海,說服孔融。”

    聞糜竺之言,陶謙點了點頭,道。

    “糜家乃商人之家,常去北海通商,子仲去說服孔融,再好不過。”

    “子仲可快快前去,老夫亦要多加準備。當陳平離開徐州後,吾等之計還要繼續進行。”

    “是,大人。”

    糜竺拜過陶謙後,憂心忡忡的離去。糜竺知道,必須快快行動才是。

    正當糜竺想著孔融時,此時身在北海郡城的孔融,卻滿臉驚恐。

    足足五萬黃巾,將北海郡城四面,圍的水泄不通。

    孔融的守軍只有一萬,硬拼沖殺,是打不過的。

    在孔融看來,城下叫囂的黃巾渠帥,管亥,勇武無雙,剛剛的交鋒中,孔融以折損了三員大將。如不是太史慈奮勇拼殺,黃巾甚至能破得城門。

    更加嚴重的是,城內糧草,只夠一月之需。

    如半月過後,糧草全無,黃巾定會攻破城門,佔領北海郡城。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正當孔融彷徨時,身旁的太史慈道。

    “國相大人,太史慈願單槍匹馬,深夜沖出城去,去瑯邪郡搬得救兵。”

    “瑯邪太守陳平,乃吾之兄弟,陳平定會派兵馬前來救援。北海黃巾可破也。”

    聞太史慈之言,孔融面龐一陣抖動,嘆氣道。

    “討伐董賊的陳平,當然能破得黃巾。”

    “但是,陳平現今不在瑯邪,瑯邪兵沒有陳平指揮,是破不得北海黃巾的。”

    孔融說完此話,明顯心虛。孔融的心里,是不願求陳平的。

    陳平乃陶謙的人,孔融曾向陶謙,糜竺等人夸下海口,要用自身之力平復黃巾。

    如讓陳平救援,他必會被陶謙,糜竺恥笑。到時顏面何存。

    不能求陶謙,不能求陳平,只能求與他人,並且這個人,一定不能是徐州人。

    孔融想著想著,哈哈大笑起來。因為孔融,終于想到了救援之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宰三國》,方便以後閱讀宰三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州風雲(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宰三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徐州風雲(二)並對宰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