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三國

第九十三章 東漢末的戰船(一)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1怕白1 本章︰第九十三章 東漢末的戰船(一)

    人道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人情債,不能不還。生前沒有報恩,死後要加倍償還。

    許劭以死,陳平必須要報恩。為了名聲,陳平也要在明面上,祭奠一番。

    在合肥城百姓,守兵的見證下,陳平對許劭,進行了隆重的祭奠。

    “嗚呼恩人名,渡江不幸亡。命理由天定,兵民豈不傷。”

    “思痛以斷腸,酌酒獻牛羊。君若有其靈,品我烹煮嘗。”

    “嗚呼恩人才,慧眼望天簾。士武多提攜,名震海內傳”

    “念君以裂心,鼓瑟吹笙繁。英魂如有靈,聞我奏彈弦。”

    “恩人啊,恩人啊,你嘗一嘗,听一听啊。”

    陳平悲痛欲絕,當著眾人的面,吐血暈厥。兵民大震,無不被陳平的情義感動。

    此番祭奠,陳平得到了軍民的擁護。

    待祭奠過後,陳平將帝詔公布,在高呼中,陳平順理成章,成為了合肥城的新縣令。

    許劭死後三日,合肥縣城的軍,政,民,糧。被陳平及一干部下,徹底掌控。

    人道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成為合肥縣令的陳平,點了兩把火,頒布了兩大條令。

    其一,在6路,陳平軍將控制合肥以北,臨淮治地。

    其二,在水路,陳平軍將打擊水寇,使合肥周邊河道,乃至東南的巢湖,再無水賊。

    其一條令,佔領臨淮。

    佔領臨淮,對于陳平來說,是脫局之策的重要一環。

    掌控臨淮,好處多多,最主要的是移民。

    陳平要將合肥城的百姓,移民到臨淮治地,使合肥縣城,成為真正的軍事重鎮。

    移得城中百姓,亦能和袁術的軍伍,不受非議的共用一城,亦可解決魯肅戰略的最大難題。

    陳平命張遼暫為臨淮郡尉,程昱暫為臨淮郡丞,執帝詔,帶領一萬軍伍,控制臨淮郡。

    陳平令,兵臨淮期間,不要得罪當地士族,要聯合臨淮士族。

    臨淮長久自治,民風彪悍,多以士族的家奴為多。如強行攻打,定會引起激烈抵抗。

    為了收攏兵權,陳平特制條令。

    凡士族交出兵權者,其士族之人可以為官,可當得縣令,縣丞。

    陳平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聚攏兵權,在沒有士族的阻擋下,快的控制臨淮郡。

    待脫離困局後,再派人派兵慢行治理,施行四政之法,最後徹底,全面的掌控臨淮。

    其二條令,打擊水寇。

    打擊水寇,對于陳平來說,亦是重要一環。

    打擊,並不是剿滅。在陳平看來,對待淮南水寇,不能向黃巾賊寇一般。

    可以殺,但最好以俘虜為先。至于原由,是陳平軍,需要水寇。

    陳平需要俘虜水寇,化為水兵,形成一支強大的水軍。

    在逍遙津,陳平有樓船,艨艟,冒突,斗艦,陳平需要水軍,接管戰船。

    為了得到水軍,陳平特制條令,亦稱招安令。

    凡水寇者,可入合肥城投軍,陳平軍將給與豐厚待遇,包括錢,糧,安置家眷等等。

    為了形成水軍,進而渡江剿滅劉繇戰船,陳平可以付出一定的代價。

    陳平的目光看得很長遠。

    因為他知道,有了水軍相助,對今後的展和擴展,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水軍統領的位置上,因沒有合適人選,陳平暫時接管,並命曲阿小將隨其左右。

    曲阿小將,亦可稱為江東兒郎,論水性,比旱鴨子許褚,要強上一大截。

    陳平令李儒坐鎮合肥,打理一切事務,許褚輔助李儒,監管軍伍,維護治安。

    陳平要水路並進,一同起航,完成戰略的後續計劃,徹底脫離合肥困局。

    陳平以出兩把火。兩把火一燒,攪亂了淮南水寇,攪亂了臨淮地域。

    風雲漸起,和諧,血腥,壓迫,殘殺,在6路,水路不斷上演。

    時間在流逝,半月之後。

    6路傳報,在張遼,程昱的統領下,萬人軍伍,以基本控制了整個臨淮郡。

    而陳平統帥的水路,亦有突破性的進展。

    隨著招安令的進行,周邊水寇多多少少轉為水軍,頑抗的水寇,不是剿滅就是被俘。

    現今的水軍,以增加至三千余人。

    不光如此,陳平對戰船的掌控和指揮,亦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作戰經驗。

    先從小船說起。

    艨艟,亦可稱為艨沖,船體狹而長,機動性快。

    艨艟戰船,船頭裝有撞角,以沖撞敵船為主。多用于船與船之間的接舷戰。

    艨艟,亦稱為6地騎兵。

    冒突,機動性不如艨艟,但防御力上,比艨艟要強上幾倍。

    冒突戰船,左右前後皆裝有弩窗矛穴,敵不得進,箭弩不得敗。

    冒突的作戰方式以箭弩為主,矛槍為輔,可對敵船進行近距離騷纏斗,遠距離射箭。

    冒突,可譽為6地的機動戰車。

    說完小船,再說中型戰船。中型戰船,主要以斗艦為主。

    斗艦,船高一丈,船舷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建樓棚,高五尺,與女牆齊。

    女牆開弩窗,樓棚開棹孔。兵卒可通過女牆掩護,對敵方船只射箭。水手亦可通過棹孔放槳,免受敵方攻擊,自由劃船。

    斗艦的防御力,要遠遠高于艨艟和冒突。可稱為6地的裝甲戰車。

    斗艦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指揮作戰。

    斗艦中裝有金鼓,旌旗。可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亦可使揮舞令旗,用旗語指揮作戰。

    斗艦,亦可稱為水上的指揮基地。

    小船,中船說完,當要說大船。大船,即為樓船也。

    樓船,乃東漢末最強大的戰船,船高寬,外觀似樓。

    樓船的船頭裝有撞角,船上列矛,豎旗幡。水手可控制尾舵,控制樓船的行進方向。

    水上交戰時,兵卒可依靠船體,船艙,前後左右,對敵人進行攻擊,當得攻防兼備也。

    高大的樓船,亦可稱為水上城堡。

    劉繇配給陳平的樓船,屬于小型樓船,此船有兩層樓閣。可容納水手,兵卒五百余人。

    經工匠介紹,樓船之龍骨,肋骨,船體,甲板,旗桿,尾舵等,均是已上等的木料制成。

    木料之間由鐵條隼牟相連,樓船通體堅固異常,不怕風浪。

    制得此船,需要大量的上等木料,鐵料,更需要百余工匠,花費半年時間,方能制成。

    見證了各個細節,陳平不禁感慨連連,更加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看著制船的工匠,陳平的雙眼全是熱誠。

    陳平知道,有了這些船匠,才能制得更好的戰船,更大的樓船。

    故陳平對制船工匠,格外的照顧和愛護。

    剿滅水寇時,陳平亦體會了樓船作戰,在陳平看來,樓船,可稱為水上的無敵霸王。

    樓船主要以箭弩射擊,沖撞敵船,兩船接舷戰為主。

    樓船高,大,防御強,載人又多。故樓船與中小型的敵船交戰,樓船都能取得壓倒性勝利。

    然樓船再猛,亦需要好的指揮官。

    陳平能感覺到,他一個6戰之將,指揮水軍作戰,捉襟見肘也。

    春秋之時即有樓船,秦漢之時亦有‘樓船將軍’之官餃。

    此刻的陳平,對水軍的將領,對‘樓船將軍’,可謂求賢若渴。

    正當陳平求賢之時,一封急報,帶給了陳平希望。陳平知道,他的‘樓船將軍’,來也。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宰三國》,方便以後閱讀宰三國第九十三章 東漢末的戰船(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宰三國第九十三章 東漢末的戰船(一)並對宰三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