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讓張蟬心痛,心痛到麻木。【無彈窗.】張蟬對陳平,起了殺心。
南下的陳平不知道,不知道張蟬還活著,更不知道他的孽緣,要殺害與他。
此時此刻,陳平正率領軍伍,到達了臥牛山。
陳平 望臥牛山,發現此山如老牛橫臥,當得臥牛之名。
牛之尾,連接汝南。牛之雙角,通向淮南。亦可說汝南通向淮南的路,有兩條。
兩條路,亦是第一牛角,第二牛角。
第一牛角,通淮南壽春,過淝水上游,可達逍遙津,合肥。
從合肥北上,可達揚州臨淮,穿過臨淮,可入徐州廣陵。此路線,亦是陳平的回歸路線。
如從合肥南下,可達長江之邊,跨過長江,可入江東曲阿。
第二牛角,通淮南歷陽,過淝水下游,可達居巢。
從居巢跨長江,可達江東吳郡。
從居巢西行,可達荊州的南陽郡。
兩條路雖大相徑庭,但都可通往長江之邊,進而跨江入江東。
陳平慶幸的是,他以派出探馬,跟蹤孫策軍。
如沒有跟蹤,要想追殺孫策,無疑難上加難。
然陳平亦懊惱起來,那就是派出的探馬,只回來一人,並且深受重傷。
很顯然,孫策以發現了探馬,知道陳平在跟蹤與他。
“報,將軍,孫策軍行第二牛角,牛角出口,孫策和一少郎,二人二騎,正等待我軍。”
探馬的這封回報,讓陳平眉頭緊皺。
孫策以發現跟蹤探馬,想必已知道,陳平要追殺與他。
孫策明知危險,為何還要等待陳平。難道孫策不怕死麼。
在陳平思索之時,程昱看著陳平,笑道。
“主公,如仲德所料不差,孫策定是派出軍伍,在第二牛角埋伏我軍。”
“只要一路小心,不要中了孫策軍的埋伏,孫策,必死無疑。”
聞程昱之言,陳平不禁點了點頭,
孫策有恃無恐,也只有埋伏之計可用。待我陳平找出埋伏,定讓你孫策過不了江東。
陳平想通之後,哈哈大笑起來,看著部下軍伍,當即下令。
“全軍听令,按波次進入第二牛角,一路小心行事,勿要中了孫策軍的埋伏。”
“待遇得孫策時,誰要斬了孫策,官升三級,賞千金,糧百斛。”
陳平軍令一下,軍伍士氣高昂,兵卒按陳平的命令,向第二牛角進發。
陳平要殺孫策,而道路出口的孫策,正騎在馬上,聆听少郎彈琴。
遠看那少郎,席地盤坐,將古琴駕于雙膝之間,手指撥弄琴弦,發出陣陣安詳之言。
近看那少郎,與孫策同般年紀,玉面唇朱,劍眉明目,身穿漢服,頭綁綸巾,腰別羽扇。
如與渾身披甲,背弓執槍的孫策相比,此少郎,更像一位羽扇綸巾,朝氣蓬勃的俊書生。
一位武士,一位書生,雖裝扮大相徑庭,但在此時卻如此協調,就像一生的知己。
“錚錚錚。”
琴音陡然變化,安詳之音變得急躁起來,一時間,協調的畫面被打破。
聆听急躁之音,孫策變得心緒不定,對著彈琴的少郎道。
“周瑜,你之計可成否,為兄之心,一直忐忑不安啊。”
被喚為周瑜的少郎,听到此言微微一笑,暫停彈琴,對著孫策道。
“兄長放心,陳平定會中計也。”
“周瑜雖不了解陳平,但有古琴相助,陳平將完敗也。”
聞周瑜之言,看著自信的周瑜,孫策不禁點了點頭。
在孫策心中,他的這位好友,周瑜,是他孫策最信任的人。
為何如此信任,源于周瑜對孫策說過的一段話。
周瑜言。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此乃漢樂府,《上邪》,是愛情誓言,亦代表友誼的誓言。
其意為。
除非山川平復,江水枯竭,冬天打雷。夏日下雪,天地相合。
這有這樣,滿足五種誓言,你我兄弟才能分離。
周瑜引用的這段話,讓孫策感動涕零。周瑜,真乃他的好兄弟也。
在孫策看來,周瑜精通音律,胸藏兵書,當得文武雙全,
今日早間,周瑜帶家奴迎接孫策,通過孫策告知的情況,推出陳平跟蹤一事。
如不是周瑜提醒,孫策根本不知道,陳平要追殺與他。
孫策想到這里,伸出手來,撰住周瑜的手。
“周瑜,你我兄弟,二人二騎,在這牛角之路對抗陳平,當人生之快事也。”
“待*退陳平,過得江東,你我兄弟,不醉不歸。”
聞孫策之言,周瑜亦握住孫策雙手,有感而發,道。
“兄長之酒,當然要飲,吾周瑜更要陪著兄長,飲遍江東美酒。”
“哈哈哈。”
孫策哈哈大笑,有生死兄弟周瑜相助,何愁大業不出。
孫策笑過之後,撫平內心情緒,嚴陣以待,等待陳平到來。
周瑜則繼續撥弄琴弦,彈出急躁之音,此琴音,乃周瑜為陳平所彈。
“錚錚錚。”
琴音高亢而悠長,一直延伸到陳平耳中。
“吁。。。”
“全軍听令,停止前進。”
陳平緊勒馬韁,舉起手掌,讓軍伍停止行軍,並保持安靜。
陳平坐在馬上,雙目微咪,微側面頰,用雙耳,聆听琴聲。
陳平乃懂琴之人,陳平知道,相由心生,琴亦如此。
琴聲,即代表心聲。
陳平要通過琴聲,判斷敵人的心里變化,進而到達知己知彼之效。
琴音從道路出口而來,彈琴者必是敵人,彈急躁之音,彈琴者的內心,亦急躁也。
急躁,為何急躁,想必見我軍如此謹慎,已知計謀敗壞,內心起了煩躁。
陳平想通之後,不禁哈哈大笑。
“哈哈哈。”
陳平坐在馬上,仰天長笑,部下見陳平如此,皆不解,問起了原由。
陳平看著眾人,笑言。
“彈琴之人,以將虛實告之與我。”
“全軍听令,繼續行走,防範埋伏,如心有急躁,可堵住雙耳。”
陳平對彈琴之人嗤之以鼻,如此琴音,恰恰暴露出爾等弱點。
“嘩啦啦。”
兵甲摩擦之聲不絕于耳。陳平軍繼續前行。
陳平要找到埋伏,更要看一看這位愚蠢的彈琴人。
一刻鐘後,離出口三里之隔,陳平終于見到了彈琴之人,當然,還有他的目標,孫策。
望著有恃無恐的孫策,又看著彈琴的周瑜,陳平雙眉緊鎖,暫停行軍,與二人對峙。
一路行來,陳平軍逢林必入,沒見到,也沒遇到任何埋伏。
沒有埋伏,只有孫策和彈琴少郎。
孫策到底要干什麼,真不怕死麼,還是跟我陳平玩‘空城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