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山

第七十五章 修行數載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斛宴 本章︰第七十五章 修行數載

    山中清修時日對常人而言定是枯燥且漫長的,然于慧心與空寂法師這般醉心佛法之人而言,時間總是一晃而過,經山佛海廣大而無際。

    已入山修行五載,又有得到高僧為師,慧心的佛法修行早已增進諸多,小有所成。不過短短數年,本寂寂無名的慧心在岐州已小有名氣,除卻本因空寂大師關門弟子而傳出的名頭,更多亦是因其所通曉的、僅次于空寂法師的佛法修為。

    人們本驚訝已十八年不曾收徒的空寂大師再度收了一名關門弟子,對這位名為慧心的弟子自是心存好奇與探究。後空寂大師下山講經,慧心跟隨身後,人們便也得以一睹這關門弟子的風采。

    最初的印象,自是在相貌上,慧心那出眾的相貌與氣質,著實令眾人眼前一亮。眾人回想起來,曾幾何時,年輕時的空寂大師,本也是風華絕代的人物。

    因這外貌上的驚喜,對于慧心的佛法,人們便有了更多的期待。

    這五年來,靈台寺內藏經閣的經書慧心早已涉略無數,且那些禁止尋常弟子接觸的經書,慧心亦研讀諸多。加其悟性高,又有高師引導,雖不過短短數年,佛法卻已然超過了住持空智法師,更是寺中尋常弟子所不能及。

    自收了慧心為徒,空寂法師閉關時長便少了許多,一年基本兩次左右,每次不過個把月,且有時亦會叫上慧心同他一起閉關。

    空寂法師閉關的時長雖少了,下山講經的次數卻比往年都多了許多。

    往年其講經次數一年一回已是至多,現如今每年皆有兩回。然慧心心中自也清楚,空寂法師下山講經,亦是給他提供學習機會,增長見聞。除卻見識到了設壇講經的空前盛況、岐州民眾的熱衷與虔誠,更見識到了與異寺僧人辯經的焦灼及思想踫撞,這無異于對慧心的修行大有裨益。

    如此想來,修行總歸是源自塵世間的交流與踫撞,感悟與世間萬物不可分割。

    最初隨師父空寂法師下山增長見識的慧心,自是不曾顯山露水。對于講經與辯經,他的經驗十分缺乏,僅與寺中與師父及其他弟子有過數次辯論與交流,而岐州城內開壇講經及前來辯經的僧人,皆修為高深,辯起經來鋒芒畢露,言辭犀利,叫人看得酣暢淋灕又緊張佩服。

    故而前三年,慧心多處于觀摩狀態,然其師父有意提點栽培,自是有鍛煉他的機會。

    于是于兩年前下山開壇講經與辯經起,空寂法師不再參與,便將這機會交給了慧心。初上講壇,慧心自有些忐忑,然一瞬便已沉靜下來,底氣便來源于滿腹經綸。

    常言道名師出高徒,慧心初次講經完畢,原是漫不經心的眾人眼中早已充滿佩服及崇敬之色。而與異寺的眾多高僧辯經中,慧心更是出類拔萃,其機鋒犀利深刻,禪意十足,卻依舊從容不迫,風度翩翩,一如當年名動岐州的空寂法師。

    最終數位僧人甘拜下風。

    自此,慧心法師的名號于岐州逐漸傳開,不再因是空寂法師的弟子而引來眾人探究的神色,而因慧心法師佛法高深的事實而備受推崇。

    對于慧心初出茅廬便這般出眾,實屬空寂法師的意料之中,更可以說,是必然的結果。他常常道,若慧心再修行幾十載,多歷些事,到了他這般年歲,其成就絕對在他之上。

    而自慧心初次講經辯經便大獲成功後,空寂法師便逐漸不再下山,亦增加了閉關的頻次及時長。故而空寂法師雖仍頗有名望,慧心的聲名亦也逐漸傳開,從而更盛,這亦是空寂法師所欣慰之事。

    慧心雖跟隨空寂法師修行時間最短,卻無疑是他悟性最高、最為出色的弟子。

    然除了適時的點化及教導,更多時候亦是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慧心聰慧有余,經歷與修行還略有不足,如若要成為名動天下的高僧大拿,何止是泡在經書之中便夠的?而于慧心而言,關于佛法他終有不明之處,亦可說仍有人生不曾體會之苦。

    幼時他問何謂人生八苦,故而問覺明大師作答,可慧心執著于八苦滋味。後隨如蔓入世,初時年幼懵懵懂懂,後又與其分別獨自流浪,到底體會了生老病死何謂苦。

    然余下的四苦,慧心到底不曾切身體會,他年紀尚輕,又或是未曾遇到那徹底可以牽動情緒之事,故而心中有惑,面對師父空寂法師便又提出疑惑。

    “師父,都道生而為人脫不開八苦,生老病死,弟子多年來或有體會其苦滋味。然這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盛,弟子終究不解其苦,或能知曉其苦名,卻感受不了其苦處,終日苦思冥想,到底仍覺自個兒歷事過少。”慧心嘆了口氣,眉間蹙起,一如山門迷霧重重。

    空寂法師仍波瀾不驚地撥動佛珠,面對慧心所惑,他了然一笑,深感理解︰“八苦皆由五蘊而來,故僅有親身體會,自是了然何謂人生苦樂。經文皆為前人經驗感悟,空對著經書苦思,即便倒背如流也難有啟發,世上高僧寥寥無幾,院中僧眾多是紙上談兵者,凡是名動天下者,有哪個缺乏不凡的經歷、不曾體會由五蘊生出的諸多苦樂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慧心微微抿唇,並未接話,亦不由自主的撥動手中的白玉菩提手串。

    這手串,是初入空寂法師門下時,空寂法師贈與他的,溫潤的質感,與他的氣質很是相配。多年清修,慧心越發沉靜淡然,似有空寂大師的風範,卻也有難得情緒波動的意外。

    垂下眼眸來,慧心注意到身下是一個竹青色萬字紋的坐墊,他微微怔愣,眸色開始波動,眼中出現了幾分懷念與糾結。

    不禁想起前些時日于齋房中尋東西時,在行李中瞥見了那個繡著雲紋的竹青色錢袋,往日那塵封的記憶瞬間涌入腦海。他想起來,那一份恩情他至今都未曾償還,又因這些時日的修行瓶頸,他的心性開始不定了。

    他回過神來,用余光掃過空寂法師的面色,猶豫再三,終是沒有開口。

    然他這一番神色的變化、心中的掙扎,自是沒有躲過空寂法師的眼楮。空寂法師停下撥動佛珠的手,抬眸望著慧心,溫和道︰“去罷,你塵緣未了,靈台寺終歸是留不住你的。”

    “師、師父?”慧心有些愕然,緊緊捏著菩提手串,“您都知道?”

    空寂大師點了點頭,又搖了搖︰“為師雖不知你往日有何際遇,卻明白你終歸要下山的。何況我已沒有什麼可以教你的了,再留于山中于你也無益。你的修行之路在世間,你的困惑,自有世間事告訴你答案。”

    空寂法師的話語剛落,慧心便有些紅了眼眶,他感激師父對他多年教導,感動于師父的理解及今日的指路明示。故而慧心站起身來,伏于地上,誠摯地向空寂法師磕了個長頭。

    “多謝師父。”

    喜歡古來山請大家收藏︰()古來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古來山》,方便以後閱讀古來山第七十五章 修行數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古來山第七十五章 修行數載並對古來山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