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蜀王世子未必一無所知,就算知道的不多,推算也該能推算出來了。
為什麼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憑薛氏去護著明玉?說明蜀王世子對于明玉這個女兒有著憐憫之心,他與薛氏一樣,不希望明玉受到傷害。
從這一點來說,薛氏的想法與蜀王世子如出一轍,不謀而合。
只是,蜀王世子的身份只允許他將這份愛女之心埋在暗處。
“而我……”姜容緩緩道,“去找蜀王妃。”
“這是後宅的事,原則上能不讓世子插手,便不讓他插手。”
“你母妃若是能處理掉那些人,我也必然會給你們一個大家都滿意的結局。”
明玉捏緊帕子,慎重道“好,為了不出意外,我現在便去找母妃,姜琳剛被你禁足,此刻想必正在生氣,來不及防備,趕早不趕晚,以免出什麼ど蛾子。”
話罷,明玉便帶著幾個丫鬟匆匆的前往薛氏面子。
雲蘭也扶著姜容起身,準備去蜀王妃院子。
只是……雲蘭突然道“呀!不好。”
“怎麼了?”姜容不解。
“公主……”雲蘭苦笑,“先前您同明玉縣主在酒樓浪費了不少時間,又與那姜琳磨了諸多口舌,若是此刻再去找蜀王妃,一頓招呼下來,差不多就到了該上太學的點。”
“……”雲蘭的提醒好及時。
不過姜容覺得跟眼前的事比起來,太學那些下午的課程完全不算重要。
“派人去太學知會一聲,本宮同明玉被事情拌住了走不開身,晚些時候蜀王世子妃會出面替明玉請假的。”姜容冷靜道。
事有輕重緩急,姜容知道輕重。
到了蜀王妃的院子,姜容的到來讓蜀王妃有幾分驚訝,卻也算是意料之中,明玉和明澤公主關系好,來的頻些倒也沒什麼。
蜀王妃論輩分,跟長懿太後她們是一輩的,姜容對她還算敬重“今日是明玉臨時喚本宮過來的,若是無事,本宮也不想打擾蜀王妃。”
“公主的意思……”蜀王妃唇邊淺笑,臉上的皺紋雖多卻更像個和藹的老太太一樣,“可以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嗎?”
“我能有什麼不如意的……”姜容笑著道,“都是明玉。”
“明玉……?”明玉那丫頭最近老實的很,也不該有什麼事值得明澤公主特地上門一趟,除非……
蜀王妃忽然想起了那件事。
後面姜容的話,果然印證了她的預感“葉姨娘自盡,本宮雖然在深宮,但是常常與明玉接觸,也略知一二。”
“今日,恰巧在明玉院子里,瞧到明玉被姜琳糾纏不休。”
蜀王妃暗道不好,姜琳那丫頭動靜不小,她並非不知,只是,姜琳去的是明玉的院子,府里管理後宅的權力她早就交給薛氏了,若是不妥,薛氏自己出面護住明玉,她自然沒必要去瞎摻和。
誰知道,竟被明澤公主撞了個正著,這下,饒是蜀王妃,也護不了了。
姜琳那小丫頭什麼性子,蜀王妃是知道的,隨她娘,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刁蠻,得理不饒人。
蜀王妃雖知道不妥卻也是有心無力,葉姨娘是自己兒子的愛妾,蜀王妃被老蜀王護了一輩子,旁的事或許還可以強硬一些,但是關于自己兒子的事,蜀王妃總是包容多一些,沒必要為了一個出身低微的姨娘跟自己兒子鬧僵,平日里除了尋機會訓斥葉姨娘兩句也就沒別的法子了。
拖到今天,以為葉姨娘死去便算了了,卻忘記,她還有一個不省事的女兒。
“讓公主見笑了。”蜀王妃想想都知道姜琳那丫頭該是如何對待的明玉,而明澤公主一向同明玉要好,必然是要護著明玉的,“姜琳蠻橫無禮,我對她教導也時時頭疼,雖然她肖似其母,卻也是有蜀王府的血脈,再加上她生母剛剛去世……”
蜀王妃其實不是很想替姜琳收拾後事,但是她身為蜀王府曾經的掌事人,不得不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好了。
“所以就可以嫡庶尊卑不分?”姜容緩緩道,“本宮雖然不注重規矩,卻也知道,明玉這個封號,可不是隨便一個娘子就能有的,大郢堂堂明玉縣主,被一個庶出娘子胡攪蠻纏不下,輕蔑無禮,蜀王妃覺得事情該如何處理?”
“……”看姜容這意思事不打算息事寧人了,蜀王妃頓感頭疼,“禁足半年,罰奉三月,抄書十遍,身邊的丫鬟不能勸阻主子,留著也是無用,去領五十板子,以後也不必在琳娘身邊當差了。”
處罰,按姜容的意思,還差了點,但是目前為止姜琳的罪名,在娘子當中已算是極重了,禁足半年,大概沒有哪家娘子能禁這麼久的足了。
更何況,主子的錯,奴婢來擔,蜀王妃怕姜容不滿意,特地添了奴婢去領罰五十板子這一條。
就憑這五十板子,就能要掉那丫鬟大半條命。
蜀王妃對自己後輩倒是心軟,對旁人,也是真狠。
“這事先擱一擱。”姜容道,“本宮今日來這,除了為明玉受欺負一事,還是為著這事得源頭而來。”
“……”得,明澤公主今個是真閑,開始管起蜀王府的家務事來了。
明玉受欺負?蜀王妃還真不信,薛氏雖然平日不聲不響的,但她出身平洛侯府薛家,骨子里強硬著呢,她教出來的女兒,能是受欺負的主?
蜀王妃對于姜容的插手,雖然不滿,卻也不得不認了。
誰讓人家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任大郢女君呢?現在還掌管著朝政,這事情要是處理不好,蜀王府日後……可真是寸步難行啊。
“其實這事情已經了了。”蜀王妃道,“罪魁禍首葉姨娘已經認罪自盡,琳娘不過是在瞎胡鬧罷了。”
“一個姨娘,公主不必如此在意。”
蜀王妃的語氣雖然沒有變化,但是話中的意思,姜容可真是品出來了,她不是很高興。
不過對于蜀王妃的態度姜容早就猜出來了,姜容若是在乎,便不會走今日這麼一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