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他們白米細面的吃著,可家里的人連粗糧都不敢多吃,听完崔平松的話,他們個個都神情復雜。
山魁把崔金定送回窩棚里,留下九斤幫他包扎傷口,自己朝這邊來,正好把崔平松的話听進耳中,他抓著王大頭的手,激動的喊著,“大頭兄弟,你和金濤可是咱村里的救星啊!”
等趕走崔金定這個害群之馬,山上的人也就能踏實的伐木,王大頭呵呵笑著,“瞧你說的外道話,你們伐木也是出了血汗的,如今世道不好,有能力幫扶大伙一把,我和金濤自然不會推辭。”
怕崔金定回家,他家里的人會去找劉氏的麻煩,王大頭特意的跟著崔平松進了崔金定的家里。
崔平松板著臉把山上發生的事情說給了崔金定的爹娘。
並把崔金定在山上伐木的四兩銀子給了他們。
村里上山近三十個漢子,唯獨自己的兒子惹了禍事,被里正給送了回來。這才去了不到半個月就掙回了半年才能掙的銀子,偏偏這麼好的活計被兒子給作的沒了。
崔老爹又羞又愧,哆嗦著手指著老婆子,“都是你個混賬老東西,活活的把個兒子教成了這幅不成才的畜生啊!”
里正在這里,方老婆子不敢撒潑,壓下心里對小山子的恨意,她只是拽著老頭子的衣袖哀求,“他爹,都怪我,可咱定兒還受了傷呢,咋滴也要賠咱給定兒醫治傷的銀子吧,咱家可窮的連半個銅板都拿不出了啊。”
方老婆子的恨意被王大頭看在眼里,他從懷里摸出幾兩碎銀 在破爛的桌子上,嘿嘿冷笑,“崔老爺子,醫治你兒子的藥費銀子我替小山子出了,我可把話放在這里,劉氏如今不但是鳳神醫花了大把銀子雇用的繡娘,還是金濤他奶老劉氏的堂佷女,你們可別想茬了,去招惹劉氏,若劉氏有個好歹,你們全家的小命可都玩完!”
崔老爹身子不好,年紀不算老已經佝僂了腰身,听了王大頭的重話,腰身更加彎的很了,他忙擺著手,“不能,瞧這孩子說的啥話,小山子孤兒寡母的在村里日子過的艱難,咱村里人哪個不伸手拉他娘倆一把,如今他家日子好過,老頭子心里也欣慰不是。”
別的不怕,還真是怕方老婆子真的會去找劉氏的麻煩,崔平松也黑著臉敲打起來,“長生叔,知道你人品不錯,定不會做出讓村里人容不下的事情,可別的人我就不放心了,若劉氏真的出了事,可別怪我無情,把你們一家都攆出崔家村!”
沒想到劉氏那個寡婦竟然有這麼好的運道,不但有金濤家的人護著,連那個神秘的女神醫都另眼相看,這樣的人她哪里敢去招惹。滿腔憤恨的方老婆子也熄滅了去找劉氏晦氣的想法,忙陪著笑臉,“不會的,大佷子多想了,我們哪里是能做出那樣惡事的人。”
急著去府城買糧食,崔平松和王大頭不耐煩的和崔老爹告辭。
兩輛馬車很快進了府城的城門。
他們趕到東市的冷冷清清的糧鋪。
鋪子里的活計瞧見王大頭他們,臉上立即露出笑容,“王大哥來了,你快請進!”
掃了眼空蕩蕩的糧食櫃子,王大頭有些失望,“小老弟,你們的糧倉都空了,這麼熱情的喊我進來,不會是請我喝茶聊天的吧?”
掌櫃的見是大客戶過來,丟下賬冊也從櫃台里走出來,“王兄弟,你今兒要多少米糧,報個數目,我讓伙計們給你準備齊全!”
有糧就好,王大頭松了口氣,“嗯,今兒精米細面先少要些,每樣都備下一百斤,粗糧每樣要五千斤!”
這人其貌不揚,可每次來買糧都大方的不問價錢,掌櫃的痛快的道了聲好,“好,王兄弟就是大氣!”
和崔平松查看了要買的各種糧食,交付一半的定金,王大頭讓崔平松看著糧鋪的伙計們裝車,自己出了這家糧鋪。
听了鳳若顏的安排,他沒一會就在街市上找了五輛大車,又陸續的去別的鋪子買了好多的粗糧。
府城的人基本很少吃粗糧,這粗糧漲的倒是沒那麼嚇人。
給了車夫比素常多一倍的車錢,讓他們把五大車的糧食都拉到城郊鳳若顏新買的農莊里。
返回頭一家糧鋪,他們帶來的馬車已經裝的滿滿的,那麼多的粗糧,一下子拉不完,王大頭交代過一個時辰再回來裝車。
結清余款,王大頭和崔平松跳上馬車,趕著兩輛車離開了東市。
想著王大頭一下子買了五千斤的粗糧,崔平松想著村里人終于不會餓死,臉上也多了笑容。
出了城門,見王大頭的馬車拐入另一條路,他疑惑的在後面高聲喊著,“大頭,你走錯道了!”
鳳若顏說過,為了安全,要把買下的糧食只拉回村里一部分,剩下的都安置在莊子里存放。
王大頭回頭沖崔平松詭異的笑笑,“里正叔,我做事你放心,不會錯的!”
這孩子的笑有些特別,不定在心里又琢磨啥呢,崔平松只好跟在他的馬車後面。
畢竟是城郊的莊子,進莊子的路竟比回村的路要好上許多,他們很快就看到了前面的莊子。
王大頭看著莊子外面已經停下的五輛馬車,有不少人圍在那里觀看,他從馬車上跳下來,快步走了過去。
掃了眼鬧哄哄的人群,王大頭盡量讓自己的語氣和緩一些,“你們莊子里的管事是哪個?快讓他出來見我!”
“哦,我去喊王爺爺過來!”
有個歲的小子望望王大頭,隨即嚷嚷著躥出人群。
沒一會,有個須發皆白的老頭子步伐穩健的走了過來。
“哪個要喚老頭子過來啊?”
王要勤聲音洪亮的響起,人群自動給他讓開條路。
見這老頭眼神清明,定是個靠的住的人。
王大頭抱拳給他行了禮,“王伯,我是奉你們新莊主往莊子里送糧食的,還請王伯給帶路!”
原來是新主子給莊子里買了糧食,王要勤心情激動,他打量王大頭的眼神立即帶了親切和熱情,“好,跟我來吧!”
莊子原來的主子很少過問事情,更別說進莊看看,每年莊子里的收成都是方家的管事來弄走,給他們余下的也是僅夠顧個餓不死罷了。如今府城糧食一日幾個價錢,眼瞅著世道怕是要亂,他們都擔心家里人會在這個冬日里餓死。沒想到的是換個新莊主還沒多少日子,竟然給送來糧食,莊子上的人個個都歡喜的不得了。
崔平松也听明白了,這些糧食八成是鳳神醫買的。
王要勤吩咐人開了大宅的側門,他熱情又不失恭敬的把王大頭他們的馬車讓了進去。
馬車來到大宅後面的糧倉,王大頭扔下馬鞭,有些興奮的望著一排排整齊的糧倉,心里樂開了花。
可等王要勤打開大門,里面空的連顆糧食都沒有,他瞬間拉長了臉,合著鳳神醫買了個空莊子。
許是他變臉太快,王要勤的心也跟著提的老高,忐忑的望著王大頭。
今年糧倉空了,也不是大事,單看莊子上的那些平坦的田地,王大頭很快的端正了心態,沖跟進來的人吩咐著,“都別愣著,快把糧食卸下來,趁天黑以前我們還要再去東市拉一趟糧食回來呢!”
整整七大車的糧食已經進了後院,听這人說還要去拉一趟,新莊主可是個不簡單的人,他們心情復雜的想著手腳也利索起來。
不過兩刻鐘,馬車騰空,王大頭和王要勤叮囑一遍,他又帶著人出了大宅。
趕到東市的糧鋪,崔平松看著樂的眉開眼笑的掌櫃,把王大頭拉到沒人的地方,小聲詢問,“大頭,你給叔交個底,鳳神醫是打算買多少糧食啊?”
臨走時,鳳若顏給了自己兩千兩的銀票,叮囑自己無論如何都要把銀子都換成粗糧。
王大頭坦然的望著崔平松緊張的臉,“咱村已經有三百來口人,這個莊子里也有六七十口子,要養這麼多的人,只怕還要再買上兩三萬斤的粗糧吧。”
原來鳳神醫竟是存了要養全村人的心思,崔平松頓時身子一僵,眼眶里很快聚集了熱淚,喃喃的說著,“鳳神醫可真是好人那,好人。”
把手掌放在神情激動的崔平松肩頭,王大頭鄭重的叮囑,“平松叔,今年眼看要大亂,人心難測,咱在這里存糧的事情萬不可回村里說起。”
抹去臉上已經冰冷的眼淚,崔平松點點頭,“我知道,這可是救大伙命的糧食,我哪里就不知深淺。”
把糧食拉回莊子里,天色已經黑透。
王要勤把他倆帶進自家,讓老婆子和兒媳給他們端上飯菜。
吃罷飯,王大頭又仔細的叮囑了王要勤,讓他嚴厲的管教好莊子上的人,不能把莊子存了大批糧食的事情泄露出去。
從大宅回來的路上,已經知道王大頭竟然和自己一個姓,倍覺親切。
新莊主雖然是個女流之輩,能在這是買糧,這魄力可不是一般男人能比的。
他拍著胸膛,“大佷子,你把心裝肚子里,有我王要勤在,定不會辜負咱莊主的心意,更不會壞了莊主的大事。”
山上木屋里。
跪著的崔華錦給婆婆揉捏著肩頭,笑著勸著,“婆婆,你明兒一早不如留在家里歇歇,就別再上山了。”
伸手摸了把崔華錦細膩柔軟的臉頰,鳳若顏呵呵笑起來,“傻丫頭,如今世道要亂,你婆婆怕餓著你們,把養老的銀子都拿出來買糧食,再不去挖些藥草,咱往後可咋過日子呢。”
崔華錦得知婆婆要買幾萬斤的糧食,就有些發呆,好一會子才撅著嘴,“咱的人能吃多少糧食,家里三哥也存了不少喬麥和苞谷呢,大不了往後咱少吃些細米白面,婆婆何必讓大頭哥去買那麼多的糧食呢。”
側身把崔華錦拉到面前,鳳若顏捏著她的臉蛋,笑望著她,“錦兒,啥時候你這丫頭的心也變的硬了?”
崔平松帶著崔金定離開時,她已經知道炭窯上發生的事情,這會心里的火氣又翻涌出來,“哪里是錦兒心變硬,分明是他們都不識好歹,升米恩,斗米仇的事錦兒不想讓婆婆去做!”
這丫頭多經歷些事情能改變下也好。
鳳若顏眼里的笑意消失,“錦兒放心,你婆婆是不會做陪本的買賣,先用糧食讓村里人度過難關,開了春,還怕他們不能替咱們賣命。再說,像崔金定那麼蠢的人又有幾個,村里的人還是好的多呢,婆婆都是為了你以後的路好。”
婆婆說的也對,沙里還能澄出金子,總有大部分人是好的。
別說婆婆還是真心的為了自己,崔華錦點頭,“話是那樣說,錦兒還是不想讓婆婆進山遭罪。”
想起前晌在山坡上,鳶兒那丫頭為了完成任務,手指都挖的破了皮,見了她也神情恭順。
鳳若顏越發的想把她教好,正經的說著,“婆婆身子好的很呢,就是鳶兒這丫頭要好好的磨煉一下,不然就廢了。”
月娘嬸子沒個兒子傍身,若婆婆把鳶兒調教好,也算對住了她娘仨,崔華錦不再勸說,和婆婆打個招呼,下床端著水盆出了屋子。
進廚房把鳶兒的腳洗好,又重新給她手指涂抹上藥膏,崔華錦把她送進隔壁的小木屋里,叮囑鳶兒早些睡覺。
得知自己明兒一早還要上山,鳶兒才被崔華錦暖熱的心又涼了下來,縮進被褥里,眼淚從眼角溢出,連不能陪著崔華錦睡覺的委屈都忘了。
月娘嬸子沒個兒子傍身,若婆婆把鳶兒調教好,也算對住了她娘仨,崔華錦不再勸說,和婆婆打個招呼,下床端著水盆出了屋子。
進廚房把鳶兒的腳洗好,又重新給她手指涂抹上藥膏,崔華錦把她送進隔壁的小木屋里,叮囑鳶兒早些睡覺。
得知自己明兒一早還要上山,鳶兒才被崔華錦暖熱的心又涼了下來,縮進被褥里,眼淚從眼角溢出,連不能陪著崔華錦睡覺的委屈都忘了。
次日辰時,崔華錦惦記小山子,也和婆婆鳶兒來到炭窯上。
見小山子正勤快的清理著大灶上的東西,神情很輕松,崔華錦的心也放下。
妹妹出現,金濤的臉上就有了笑容,“錦兒,三哥帶你去看看新挖的炭窯吧?”
炭窯不是一樣的,哪里還有新舊之分,三哥也真是逗人。
不忍讓他失望,崔華錦只好露出興高采烈的模樣來。
十幾個炭窯佔了好大一片地方,崔華錦看著已經裝好的炭窯,點點頭,“這些日子,大旺叔和九斤叔都辛苦了,到時候多分他們倆些銀子啊。”
村里人日子難過,崔平松盡職盡心的為了村里人能不被餓死,更是拼了全力的帶人挖新炭窯,已經熬了好些日子,眼都通紅。
金濤都看在眼里,“錦兒,你三哥和大頭哥的心才沒那麼黑呢,別說九斤叔和大旺叔了,就是平松叔咱也不會忘的。”
崔華錦從炭窯上回來,幫著小山子做午飯。
听著崔華錦溫言細語的開導自己,小山子紅了眼圈,“錦兒姐姐,我都明白,若不是那日他逼迫的很,我哪里會去傷他。”
看出小山子的委屈,崔華錦卻夸贊著,並安撫他慌亂的心,“你做的對,咱不能讓人騎到脖子上還不動手,不過,往後有大頭哥看顧著你,再不用擔心別人欺負,你好好的把他們的飯菜做好,你娘在村里也能安心。”
自己和娘若沒這些好心人幫扶,只怕過不了這個冬日,小山子點著頭,“我知道,我不會讓人再罵我娘,也會努力的讓村里人都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