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幸福來敲門 本章︰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就在孫秀才在林府門外等候時,林延潮此刻正在國子監祭酒許國的家中。({﹝﹝﹝{?網{

    林延潮來祭酒許國家里,一來是向他恭賀右遷詹事府詹事,二來是為了向他拜托程楠之事,。

    程楠捐監的事,對許國而言,自是不值一提,打個招呼就好了,所以林延潮不準備正式的提。

    林延潮主要還是來賀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事的。

    這一次是官場上比較大的人事調動。

    日講官陳經邦請病歸後,天子命內閣題補日講官的人選,于是內閣就將翰林學士陳思育,以及剛服闋完還朝的翰林學士沈鯉提了上去。最後天子讓陳思育充日講官。陳思育原來翰林院掌院事,充日講官就必須除職。

    于是沈鯉以侍講學士掌翰林院,同時許國右遷詹事掌詹事府,周子義為國子監祭酒,這任命三月會下達。

    林延潮在內閣居官消息很靈通,這官位升遷的事,百官都沒有听到風聲,自己早一步就知道了。當然林延潮主要目的,還是打听陳經邦告病請辭日講官後,究竟由誰補日講官。

    雖知道張居正不待見自己,故而機會很渺茫。但听得張居正題請陳思育,沈鯉為日講官,沒有自己的份後,林延潮還是不免一陣陣失望。不過失望歸失望,林延潮得知許國掌詹事府後不吭聲,馬上回府偷偷備了厚禮,搶著大家都不知道的時候,上門先向許國道賀來了。

    為何林延潮要搶著來給許國道賀,一來許國掌詹事府後,以後就是自己頂頭上司了,二來國子監祭酒為從四品,詹事府詹事乃正三品,一口氣連升三級,下一步許國遷為同是正三品的吏部或禮部侍郎後,就算走完入閣前這最後一步了。

    所以許國馬上就是要入閣拜相的人,林延潮趕緊得來巴結啊!

    當林延潮上門給許國道賀時,許國沒有一臉懵逼的神情,反而是一副早已了然在胸的樣子。

    這也是當然,官場升遷的運作,不是偶然,沒有天下砸下餡餅的事。更不會有得知任官一刻,激動地在那說,感謝某tv的話。官員對于這次升遷調動能不能成,自己都會有個數,到了別人告之自己已是升官調動的消息時,其實早就知道個**不離十了。

    所以林延潮向許國報喜時,許國絲毫也不意外。

    林延潮自不會問許國,在從國子監祭酒右遷至詹事之中,動用了什麼關系,其中如何運作。自己只需要搶在眾人之前向他來道賀,這就足夠了。

    當然許國還是很謹慎問道︰“宗海真耳目通天啊!這還沒準的事,就被你打听到了。”

    林延潮恭敬地道︰“下官在許公面前何談什麼耳目通天,許公才是手腕通天呢。”

    听著林延潮如此說,許國終于還是忍不住得意之情,臉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笑容。許國對于這一次遷為詹事的事,心底雖是有數,但任命沒有下達一刻,心底終歸是懸著。林延潮在內閣辦事,听聞消息立馬來告之,這是要賣自己人情啊!

    當然這個人情許國必須要領,但見他斂去笑容,意味深長地道了一句︰“多謝宗海私下相告,真是有心了。”

    林延潮冒著泄密的風險,冒險與許國相告,要的就是他這一句話。

    “下官以後在許公門下差遣,自當效勞。”

    許國點點頭笑道︰“宗海言重了,你是申公的得意門生,以後我還要多借重你才是。”

    林延潮心領神會,許國這是要自己與申時行搭線啊!

    許國是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庶吉士出身,而申時行是嘉靖四十一年的狀元,按道理而言,二人都是在翰林院公事過,不會沒有私交。不過這些大佬位高權重後,彼此之間有一些不能直言相告的話,中間都需一個彼此信得過的人來傳話。

    這可是個機會,于是林延潮立即應下。

    談完這正經要事,二人就閑聊其他的,許國親自給林延潮沏茶,喝得還是他老家帶來的松蘿茶。

    聊了幾句,許國突問道︰“宗海,你清丈田畝論寫得如何了?”

    林延潮道︰“已是定稿了,準備擇日來請許公作序。”

    許國听了呷了口茶道︰“不,宗海你不能讓我來作序。”

    “請許公告之!”

    許國壓低聲音道︰“宗海,若我沒猜錯你下一步該是有志于日講官吧!”

    林延潮笑了笑,算是默認了。許國捏須道︰“其實不用我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皇上從不掩對你的賞識和器重,此乃天家的恩典,多少大臣一輩子求也求不來的恩遇。換作我為閣臣,早就揣摩聖心,將你題請為日講官,侍奉天子了。”

    林延潮點點頭,許國說得有道理。

    日講官就是帝王師,天子的近臣,但凡翰林官,宮坊官都盯著這位子。眼下林延潮得天子賞識,就算自己不提,可滿朝大臣都認為林延潮入選日講官這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有那麼點眾望所歸的意思。

    但是這一次內閣題請日講官,林延潮連候補名單都沒有入,只能說內閣里某個人不同意。

    林延潮道︰“蒙陛下青眼,乃是在下三生有幸,眼下無法題請為日講官,是機緣未到吧!”

    許國笑著道︰“宗海,官場上哪有什麼機緣,一切都是靠自己爭出來的。”

    “所以清丈田畝論,就是下官的機會?”林延潮問道。

    許國撫掌大笑道︰“孺子可教,正是如此。”

    听許國說完,林延潮就明白他其中的意思了。為官之人,都不喜歡把話說得太透,所以下面再講明白也就沒意思了。

    清丈田畝論,是林延潮以自己在內閣的經歷,寫來闡述這一次朝廷清丈田畝,以及頒布一條鞭法的過程,是一本參照鹽鐵論寫的著作。

    他本意是拿此立言的,但是清丈田畝同時也是張居正的政柄。

    若是林延潮在這清丈田畝論中為張居正說話,表達自己維護這一次變革的立場。

    以林延潮眼下三元及第的名聲,猶如文壇上半個王世貞的地位,無疑在天下讀書人那幫張居正作了一次政治宣傳。所以許國是想讓林延潮拿這本書請張居正指正,甚至作序,用來向他示好,以此作為交換,讓自己晉為日講官。

    林延潮揣摩許國的話,當然是很有道理,這建議確有機會幫自己贏得日講官,但問題是自己不願向張居正低這個頭。(未完待續。)8(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文魁》,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文魁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文魁四百六十一章 清丈田畝論並對大明文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