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

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幸福來敲門 本章︰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張享此刻心情太急切了,所以行動有些冒失,難免有阻攔上官去路的嫌疑。

    周知縣臉已是沉了下來,大為不快道︰“還要再試嗎?”

    張享在周知縣面前不敢陳詞,林誠義上前一步道︰“大宗師,老父母在上,晚生這些學生都是可以造就之才。”

    胡提學听了側過身溫和地道︰“進學有先後,資質有等差這不算什麼,但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汝當仔細教學生這個道理。”

    林誠義听了滿臉羞愧,知道是方才張歸賀和張豪遠的表現令胡提學失望了,當下道︰“多謝大宗師指點,晚生一定謹記,如此教導學生。”

    听胡提學這麼說,侯忠書對許延潮惱道︰“先生受辱,我作為學生怎麼能忍?現在提學大人,可是將我們洪塘鄉的人都看得輕了,不行,眼下我不能顧全大局下去了,我必須站出來挽回先生的顏面。”

    林延潮沒有拉住侯忠書,但見他一步邁了出去,還未說話,就被張總甲拉下去道︰“提學大人在這里考校學問,你一個外姓子弟說什麼話。”

    “你別瞧不起人,我也是社學的弟子。”侯忠書聞言大怒。

    林誠義看了過來,臉色發青道︰“張總甲,外姓子弟也是我林某的學生,就算塾師不做,我也不能讓你如此辱我學生。”

    外人見林誠義與張總甲內訌,不由都是好笑,張享大失顏面,只能陪著訕笑,看向林誠義都是怒色。

    林誠義為張總甲所辱,滿臉都是悲憤之色,當下上前一步道︰“大宗師在上,懇請你再試一人。”

    胡提學笑了笑,不置可否。

    林誠義先斬後奏,對林延潮道︰“延潮,你千字文背得不錯,何不讓督學大人考一考呢?”

    千字文,听林誠義這麼說,眾人都是一曬。千字文乃是學童發蒙之用,不在四書五經之列,讓提學考校,等于數學教授,去考小學生加減乘除的功課。連張享也瞪了林誠義一眼,覺得他現在是病急亂投醫。

    不過也有人,順著林誠義目光看去,但見一個年幼的學童站了出來。眾人初時以為,此人也不算什麼,但見對方行止從容,少年老成,不由多看了幾眼。

    林延潮見林誠義向自己點了點頭,終于輪到自己出場了,侯忠書有句話說對了,師受辱,學生怎麼能忍。

    林延潮當下向前邁了一步,長長施禮道︰“請大宗師出題考校!”

    胡提學神色肅然,待見林延潮走前,不由眼楮一亮道︰“小小年紀,竟有這等端重氣度。看你少年老成,自有詩書滿腹的氣度,本官還以為你已是秀才了。”

    听胡提學這麼說,在場之人都是再度打量起林延潮來,確實林延潮眼下的氣度,要說他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真是誰也不信。

    “大宗師金口,學生必當努力,令大宗師言不有失。”

    胡提學听了微笑道︰“說得好,有志氣。”

    “不過,”胡提學話鋒一轉開口道︰“話雖說得漂亮,但也要有真才實學才行,你說你學了千字文,都背得如何?”

    林延潮答道︰“回稟大宗師,學生于千字文用功最久,可以說倒背如流。”

    “延潮這孩子,這會總該讓大宗師滿意了吧!”張享,張總甲都是松了口氣。

    這時候一旁周知縣冷笑道︰“倒背如流?你倒是倒背千字文給本官看看啊!”此刻張總甲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一個嘴巴,怪自己烏鴉嘴,公門里好幾人竊笑出聲來。

    胡提學也是莞爾笑著道︰“人無信不足以行天下,少年人,你說你要考秀才,本官甚欣慰,但可不要學大人大言不慚啊。”

    “多謝大宗師,老父母提點,敢問學生可以倒背千字文了嗎?”林延潮說道。

    “哦?這孩子,”胡提學哈哈一笑道,“姑且試來。”

    “也乎哉焉,者助語謂,誚等蒙愚,聞寡陋孤……”林延潮開口就來,絲毫沒有停頓。

    宗祠內最少有近百人,滿堂之人都是看向林延潮。但對著這麼多人的目光,林延潮卻絲毫沒受影響,雙手負後,踏著讀書人背書時的矩步。

    “正表端形,立名建德……”

    但听林延潮吐字清晰,仿佛當年曹植七步成詩,又恰似在自家院子里閑庭信步一般。在場之人听得張大了嘴巴,連下巴都要脫臼了。這小子真是在到背千字文啊。

    “……荒洪宙宇,黃玄地天。”

    最後一個字落地之後,祠堂之中鴉雀無聲。

    林延潮背完後向胡提學行禮道︰“學生愚鈍,兩年從學只擅長千字文一篇,故而才這麼熟稔。若是大宗師,老父母考校學生其他的,學生真的就不會了。”

    听林延潮這麼說,眾人心底都贊了個好字,小小年紀就這麼知進退,還給了周知縣一個台階下。鄉人多不識林延潮,不由紛紛打探起這孩童的來歷來。而有心之人則是偷看胡提學臉色,看他如何評價。

    胡提學沉默了一會,旁人看不出他的心思來。

    這時候他突然道︰“溪伊尹,佐時阿衡何解?”

    這是千字文里一段話,林延潮想起林誠義給自己講解的千字文釋義來,毫不猶豫地道︰“周文王在溪遇姜尚,輔佐明君,而商湯王尊伊尹為阿衡。”

    這句話不容易解釋,一般人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溪邊的伊尹,為商湯王尊為阿衡。但事實上溪是周文王遇姜尚之地。千字文里用短短八個字,卻道得兩位賢臣知遇于明君之事。

    胡提學忍不住輕輕擊節,又道︰“杜稿鐘隸,漆書壁經?”

    “杜度草書,鐘繇隸書,魏安厘王冢里漆書,曲阜孔廟壁中之經。合上一句既集墳典,亦聚群英來說,杜稿鐘隸,漆書壁經指的是宮中所藏珍寶。”

    胡提學臉上微微露出笑意,林延潮正好于這一段特別有心得,深入道︰“上一句講得是杜度乃草書之宗,鐘繇隸書天下第一,道的是天下之珍!”

    “下一句講的是上古無筆墨,以竹梃點漆書竹上,後有人掘魏安厘王的墳墓,十三篇漆書的古籍,使漆書重見天日,而壁經,是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儒學失傳,所幸從孔子舊宅牆壁發現先人所藏的經卷,才使得經典重見天日。漆書壁經道的是存亡斷續!”

    “解得好。”胡提學也不由贊了起來,下面凡讀過千字文的,也是紛紛點頭。

    “本官再考校你一個難得,如果對了方才過關,”胡提學捏著胡須突然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何解?”

    眾人都認住了,這是千字文第一句,也是最熟悉一句,考過科舉的人都知道,每間號舍都用千字文來編號,但究竟是什麼意思,就算是舉人都不一定曉得。

    林延潮卻笑著道︰“天地玄黃出自易經天玄地黃,宇宙出自淮南子,上下四方稱宇,古往今來稱宙,洪荒出自太玄經,稱洪荒之世。”

    眾人當下都是瞠目結舌,不敢置信。

    這時候胡提學捏須大笑道︰“我問你淮南子,太玄經你都看過嗎?”

    “沒有,但弟子看過千字文釋義,上面說的。”

    胡提學油然道︰“那也很不容易了,于千字文一書,你可以算出師了。”

    林延潮當下躬身道︰“大宗師過獎,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讀破一卷書,趙普半部論語也可治天下。”

    胡提學見林延潮這麼說,十分欣喜道︰“能務本求實,真孺子可教也。你能說出這一番話來,很不容易,必是家學淵源,汝父想必是讀書人吧。”

    “家嚴是生員,慶隆年間中的秀才。”

    听林延潮這麼說,胡提學和周知縣都是點頭。讀書人與讀書人之間都是親近,而秀才已列四民里士的階層,若是林延潮說自己是商人,吏員,農人之子,就要有折扣了。

    胡提學對林延潮更是親厚道︰“父親是秀才,難怪應答有禮,進退有度,不知現在是在縣學,還是府學?”

    胡提學掌府,縣二學,若是有名的學生,他該是有耳聞。听胡提學這麼說,林延潮不能說話,只是垂下頭。

    “怎麼不說話?”胡提學問道。

    眾人見了微奇,怎麼不回答胡提學的問話,難道最後功虧一簣。

    這時候林誠義站出來道︰“稟大宗師,延潮之父母,在數年前,為本鄉百姓避開倭害,不幸遇難。”

    原來如此,眾人听了不由大生同情之意。方才林延潮不能答,自然視作‘梗咽不能言語’。

    “真有此事?”胡提學斟酌了一下,心想還是確認為好。

    一名衙門里的官吏在周知縣旁耳語了幾句,周知縣點點頭,當下對胡提學道︰“確有此事,隆慶年間,寇酋林鳳率寇掠民,當時確有一名林姓秀才遇害。”

    一名生員遇難對一縣來說是不小的事,當時的知縣,必須要上報提學道,提學道再上報按察司。

    听到這里,連胡提學也覺得有必要給這少年補償些什麼了。

    胡提學思索了一番伸手撫須道︰“你文才具佳,本官很欣慰,決定對你獎賞一番。”

    “提學大人,”周知縣打斷了胡提學的話。

    “周縣尊有什麼話要說?”胡提學問道。

    周知縣看了林延潮一眼,耐人尋味地笑著道︰“提學大人既是賞識他,不如听听這學童,自己想要什麼獎賞。”

    林延潮心底一 ,看向周知縣心想自己莫非是哪里得罪你了,要這樣害我。(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文魁》,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文魁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文魁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並對大明文魁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