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到了四月初,郭小武帶著北溟號抵達了苦夷人領地,也即庫頁島的南端。
由于島上人口稀少,分布又相當分散,郭小武一行上岸後沒有找到定居的部落,只好重新登船北行,但是越往北走,海面越是狹窄,擔心受困的他們,在海峽最窄處折返了回來。
往南返航的途中,他們一直沿著右側的海岸航行。
這一回,倒是沒有遇上什麼像樣的島嶼,只在一些適合停靠的海灣內上岸尋找淡水補給的時候,見到過一些石頭城牆的廢墟。
與此同時,在繼續南下的途中,也遇到了幾條河流通往海上的出海口。
再然後,就是五月里,他們一路南下,在一處不知名的海岸上停靠休整,並想辦法補給物資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小漁村。
從抓捕到的當地人嘴里得知,他們已經返航到了和寧國北方咸鏡道南部一個名叫清津的地界了。
郭小武是知道當年臥牛島密約的條款的,知道和寧國的北方二道之一咸鏡道,是金海鎮的地盤,或者說是自家都督的地盤。
這不就等于是到家了嗎?
于是在那個名叫清津的小漁村里,他們一行人休整了幾天,而後繼續沿著海岸南下,抵達了後世叫做東朝鮮灣的地方。
正是在這里,停船靠岸補充食水的郭小武手下,遇上了奉命前去探查海岸,預備設防的楊佔鰲手下。
北溟號上高懸的黑底白星的北斗七星旗,是金海鎮人盡皆知的水師旗,正是自己人的標志。
雙方驟然相遇,自是又驚又喜。
而且既然知道了楊振有意佔領東朝鮮灣內的元山小城以及南大川東側的安邊城,那麼自覺一路巡海卻無所獲的郭小武,自然不會繼續南下。
而是就地決定與楊佔鰲聯手,水陸並進,迅速佔領了本地人口本就稀少的兩個小城。
最後,楊佔鰲按照楊振的叮囑,南下入駐了安邊城,而郭小武則入駐了距離海岸更近,更利于水師駐泊的元山城。
等一切塵埃落定,五月二十五日一大早,郭小武帶了一些隨從,在楊佔鰲出兵護送之下,快馬往西,來到了平舾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