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零七六章 鳳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哼哈大王 本章︰第一零七六章 鳳凰

    總的來說,沈器遠對自己的便宜女婿楊振,還是挺夠意思的。

    不管是不是出于私心,總之,當他意識到他之前的雲山之謀,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可能補救。

    這一點,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大不了,但實際上對他來說,卻是需要莫大勇氣的。

    畢竟,他在平舾纁阮棈熒� 潁 濟桓抑苯佑才 駁慕 崢氨救思捌淙 迓財銼⑴ 渡保 譴π幕塹厴杓屏艘桓 忠桓黽頗保 雲讜詬邪鹽盞氖焙蠆哦 幀br />
    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沈器遠麾下所謂的十萬之眾,恐怕多半,甚至是八成,都是一群烏合之眾。

    很可能里面有相當大的部分,都是老弱難民,把他們拉出來站個隊、湊個數還行,但要他們上戰場,而且是直接與清虜騎兵作戰,恐怕當場就得潰散了。

    若非如此,那就是沈器遠對清虜八旗馬甲兵的忌憚或者說畏懼,已經深入骨髓里了,沒有楊振或者金海鎮兵馬的參與,他以十萬朝人兵馬都不敢或者沒有信心吃掉尼堪的三千虜騎。

    當然了,不管實際情況是以上哪一種,只說眼下,沈器遠敢于帶著兵馬前去補救他認為是他造成的漏洞,也足以證明,他的心里還是有點數的。

    起碼他很清楚,楊振要是不好了,他肯定是好不了。

    只不過,現在的沈器遠,已經被尼堪的操作搞得完全亂了方寸。

    再加上他與楊振那邊的溝通聯絡不及時,以至于他的很多判斷,都建立在之前的種種誤判之上,自然也不可能正確。

    好在四月二十日的清晨,當他帶著相對精銳一點的幾千前軍,一路不敢停歇,緊趕慢趕終于趕到雲山城外的時候,雲山小城或者說雲山故城內外靜悄悄的,絲毫也沒有剛剛經歷過大戰的戰場痕跡。

    雖然,小城殘破不堪,到處都是斷壁殘垣。

    但是,沈器遠及其麾下部將們知道,雲山小城的這番景象,是上一次胡虜入侵時燒殺搶掠所致。

    畢竟城內無處不在的廢墟上,早已長滿了荒草。

    只有行經破敗的城門洞處,方可見大量馬匹踩踏的蹄印。

    顯然,從昨日下午至今晨,雲山小城一帶根本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戰斗。

    面對這個意外情況,沈器遠驚訝不已,然後,他半是疑惑,半是慶幸地接連派出了兩隊人馬前去打探消息。

    其中一隊穿過荒草叢生的雲山小城,繼續往北挺進。

    而另一隊則掉頭往南,前往寧邊城方向去了。

    至于沈器遠本人,則非常果斷的選擇了率部停留在雲山小城休整。

    一邊休整,一邊等待新的消息,同時也等待著落在後面的大批隊伍趕上來。

    至于說執行尼堪的軍令,南下攻打安州城,或者就近攻打早有金海鎮明軍駐扎的寧邊城,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楊振在接下來的大戰中失敗,而尼堪貝勒再次率領大軍回來。

    但是,還有這個可能嗎?

    不管別人怎麼看,至少在沈器遠心中,已經沒有這個可能了。

    盡管他之前的布置,幾乎都落空了,但至少有一樣他做到了,那就是建議尼堪率軍走雲山方向這條路。

    沈器遠非常篤定,只要自己兒子沈越仁順利把信帶到新義堡明軍大營,那麼以楊振金海鎮軍隊的實力,即使來不及在雲山附近設伏,那也必定會在雲山通往新義堡的路上等著尼堪。

    畢竟,連清虜偽帝黃台吉親率大軍都不是楊振的對手,何況一個貝勒尼堪呢?

    總而言之,得知雲山這邊沒有弄巧成拙,沈器遠一下子變得對自己的女婿楊振更有信心了。

    無獨有偶,在四月二十日的清晨,沈器遠一再念叨的女婿楊振,看著再次出現在面前的疲憊不堪而又興奮異常的許廷選,心中非常高興。

    對于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業,對于北上以來采取的戰略,楊振同樣是信心倍增。

    因為許廷選再次出現,給他帶來了一個他期待已久的捷報。

    就在四月十九日的上午,巳時左右,頓兵在湯站堡對面湯站河西岸的多積禮和辛達理部兵馬,再次向著湯站堡發起了猛攻。

    這場猛攻,同樣是以重炮攻擊湯站堡開始的,打得湯站堡面對湯站河的那面堡牆到處是坑坑洞洞。

    但是只過了半個多時辰,清虜的重炮剛剛摧毀了渡口上面的工事,還沒來得及摧毀湯站堡的任何一處城牆,它們的炮位就被湯站堡上的重炮所命中。

    隨後,著急渡河打出聲勢的多積禮,不僅沒有下令停止進攻,反而親自指揮僅有一個牛錄的瓖藍旗護軍巴牙喇當起了督戰隊,很快就揮刀驅趕著辛達理統領的大批高麗牛錄發起步卒沖城的行動。

    辛達理統領的高麗牛錄人數雖然比湯站堡內的守軍多得多,但是經歷過一次失敗的他們,士氣低落,戰力又差,沖在前面的還要幾個人一起抬著臨時伐木打造的長梯,跟在後面的要麼舉著盾牌,要麼扛著其他攻城之物,場面十分混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雖然雞賊的辛達理兄弟幾個,指揮著手下眾多的高麗牛錄避開了湯站堡的正面打擊範圍,同時也避開了湯站河水深的地方,以至于有大批高麗牛錄沖到了湯站堡的堡城下面,但是每次不等他們在城牆根挖好坑埋好火藥桶,他們就會被堡城上扔下來的滾木石砸個半死。

    而那些僥幸沒被滾木石砸中的朝人步卒,也會被城牆一波波投擲下來的飛將軍炸得哀嚎一片。

    以至于辛達理指揮的高麗牛錄從午時前開始,直到未時,先後發起了三次大規模沖城行動,都沒有一個朝人步卒,能順著長梯安安穩穩爬上城頭的。

    同時,被一隊又一隊朝人步卒冒死埋在城牆下面的那些火藥包和火藥桶,也沒有一個被他們順利引爆成功的。

    到了未時,已經很難發起第四次攻勢的辛達理,冒著被督戰隊鞭打甚至斬首的風險,找到了多積禮,請求暫停進攻,給他一個收攏隊伍的機會。

    多積禮雖然氣急敗壞,暴跳如雷,可是面對前方撤下來的朝人步卒,他也不可能真的把他們都砍了,只能同意他們短暫休整。

    然而等到辛達理兄弟幾個在督戰隊的協助下,剛剛收攏好逃散開來的隊伍,就遭受到了朝他們高速沖來的祖克勇部重裝騎兵的攻擊。

    楊振的命令,在四月十九日的清晨,送到了剛剛抵達鳳凰城附近,正準備伺機而動的祖克勇手中。

    經過休整之後,探知多積禮指揮清虜兵馬再次對湯站堡發動進攻的消息,祖克勇立刻率領麾下騎兵從多積禮的後方排山倒海而來。

    本就死里逃生筋疲力盡的高麗牛錄因此瞬間崩潰。

    爾後,不到半個時辰,湯站河西岸雲集的清虜兵馬,連帶著被多積禮用做督戰隊的那一個牛錄的瓖藍旗巴牙喇兵在內,絕大部分當場被殺,只有一小部分被俘。

    其中就包括了多積禮和辛達理二人。

    多積禮企圖在一隊巴牙喇的護衛下逃回鳳凰城,結果被祖克勇安排好的攔截隊伍抓了活口。

    至于辛達理,則是在麾下隊伍在重騎兵沖擊下瞬間崩潰後的第一時間,選擇了亮明身份並主動投降,于是得以暫時保命。

    當然了,如果潘喜和祖克勇命令許廷選送來的捷報,僅僅是報告這麼一場早已可以預見的勝利的話,楊振是不會高興到對未來信心倍增的。

    真正讓他興高采烈的是,四月十九日的傍晚,鳳凰城守將瓖藍旗漢軍甲喇章京李明時,在得知多積禮和辛達理兵敗被俘,所部高麗牛錄全軍覆沒,而且大名鼎鼎的楊振楊都督還給他寫了親筆書信希望他反正起義之後,非常果斷的選擇了反正起義。

    就在當天傍晚,李明時按祖克勇指示率部火並了季達理的高麗牛錄,殺死了季達理,然後打開了鳳凰城的東門,將雲集在東門外的祖克勇所部騎兵三千多人放入城內。

    除了少數朝人守城兵丁倉皇打開西門逃走之外,整個鳳凰城幾乎是完完整整的落在了祖克勇所部騎兵手中。

    與此相應的是,城中在籍的八旗老幼男子,約有兩千余人被殺,幾乎是被殺了個干淨。

    這是李明時在鳳凰城反正起義納的投名狀。

    對此,祖克勇持默許的態度。

    包括葛朝忠部、敖日金部在入城後的殺人搶掠行為,祖克勇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李明時的身份固然尷尬,可是祖克勇的身份也挺尷尬。

    所以,在如何處置 城的問題上,祖克勇的態度,有時候比楊振還要極端。

    當然,有所不同的是,楊振有時候會親自動手,而祖克勇多數時候只是默許或者縱容而已。

    就這樣,鳳凰城一夜混亂,到了將近寅時,才將查明匯總的情況,寫成捷報,交給了夜里前來接洽的許廷選,吩咐許廷選快馬送到新義堡楊振大營。

    喜歡大明新命記請大家收藏︰()大明新命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新命記》,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新命記第一零七六章 鳳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新命記第一零七六章 鳳凰並對大明新命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