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五九章 詔曰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哼哈大王 本章︰第三五九章 詔曰

    約莫盞茶光景,張得貴親自來到總兵府的內院,報告說各部將領已經全部到齊,請楊振到前院協理營務處大堂與眾將見面。

    楊振先向張得貴說明了他禮聘方光琛為松山總兵府諮議的事情,爾後換上總兵衣甲,帶著方光琛、張得貴,一同到了總兵府前院協理營務處的大堂,又向已經到場等候的眾將宣布了這個決定。

    此時,楊振召集眾將到總兵府來的目的,他們都已經明白了,而且他們都知道,朝廷的傳旨欽差一來,聖旨傳完,眼前的這個松山團練總兵官恐怕,很快就不止是一個團練總兵官了。

    尤其是這一次楊振從邊外率部歸來,給松山城帶來的巨大驚喜,直到現在仍被各部將士津津樂道。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楊振的權威,自是達到了他入主松山城以來的最高點,他對方光琛的安排,沒有引起任何的異議。

    他一宣布,夏成德、呂品奇、仇震海以及暫時滯留在松山的俞亮泰,紛紛贊同,並站起來向剛從寧遠趕來的方光琛表示祝賀。

    至于原來就屬于先遣營的那些將領,祖克勇、徐昌永、張臣、李祿、楊等人,更是沒有例外。

    眾將紛紛上前,逐個與方光琛見面寒暄,並向方光琛表示祝賀和歡迎,堂上一時熱鬧非凡。

    這個場面,與當時方光琛跟著其父方一藻,面見祖大壽及其麾下眾將時的情景簡直是判若雲泥。

    這個情況,讓方光琛大喜過望的同時,還十分難得地讓他生出了幾分感動。

    方光琛的想法,與他的巡撫父親方一藻有所不同。

    其父方一藻讓他到松山來,那是暫時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就近監視一下楊振,免得楊振這個由他推舉和提拔起來的松山團練總兵官越來越特立獨行,越來越失管失控。

    但是方光琛卻並不完全這麼想,作為一個喜讀兵書雜學、喜談兵事陰陽,並且素來又以謀略自詡的年輕人,他並不想一直生活在其父的羽翼之下,他還是很想有一番大作為的。

    楊振及其所領的征東先遣營,甚至是整個的松山官軍隊伍,就是擺在他面前的一個絕佳的機會。

    當然,他也很清楚,他能不能有所作為,端在于楊振對待他的態度,以及楊振麾下征東先遣營將領們,還有松山官軍將領們對他的態度。

    如果楊振及其麾下的眾將接納了他,那麼一切好說,如果不接納他,那麼一切休提。

    現在看,楊振及其麾下的將領們,已經接納了他,這讓他的心中既感慨萬千,又激動不已。

    卻說楊振將方光琛引薦了給了松山眾將以後,又在協理營務處的大堂里,听了听留守松山眾將的簡要報告,大概了解了一下松山西門、南門、東門稜堡與甕城修築的進展情況。

    等到了巳時三刻,以楊振為首的松山眾將,浩浩蕩蕩地離了總兵府,往松山南門去了。

    松山南城與南門,是呂品奇的防地,按照楊振的設想而增修的稜堡式甕城,已經修了一半,看上去初具規模了。

    楊振領著眾將到來以前,南門守軍早就收到了命令,密密麻麻、內外林立的腳手架,仍然在烈日下屹立著,但是施工已經暫停了,閑雜人等都被趕往了別處。

    楊振設想的稜堡式甕城,講究的是“旁門左道”“歪門邪道”,戰爭是好用,但是用來迎接朝廷傳旨的欽差,卻並不是很合適。

    可是,松山城的南門,歷來就是迎接朝廷欽差以及關、寧使者的“迎恩門”,換做了別的門,卻是于慣例不合。

    最重要的是,西門、東門同樣是一片大工地的樣子,唯有北門保持了原樣,但是北門卻要繞行老大一段路。

    所以楊振干脆拍板,就按慣例在南門迎接欽使,反正這次前來的欽使是楊朝進,他也不擔心楊朝進挑什麼毛病。

    楊振領著眾將來到南門外道口的時候,南門守軍其實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早就黃沙鋪路,清水撒道,旗幟飄揚,人頭攢動了。

    楊振借著這個機會,認真看了一番南門稜堡甕城的基底,與夏成德、呂品奇等人探討著前期工程的進展與得失。

    不一時,松山城南門外的驛道上出現了一隊打著各樣旗幟的人馬,過得片刻,這隊人馬的後面又出現了一只更加龐大的隊伍。

    遠望這支龐大的隊伍,只見旗幟林立、塵土飛揚,隊伍里有絡繹不絕的大車,更有成群結隊的騎士。

    楊振知道這是傳旨的欽差無疑,立刻派了張得貴帶人前往迎接,而他則領著松山城的其他將領們緩步向前,最後在半拉子稜堡甕城前方黃沙墊道的一條香案前面站定。

    楊振領著松山眾將,頂著烈日,等待了大約一刻鐘的時間,遠處道上的那隊車馬騎士終于滾滾而來。

    隔著一段距離,眼尖的楊振已經看清,被人簇擁著一馬當先、行在前面的那個人,正是先前見過兩次並且相談甚歡的楊朝進。

    “臣松山團練總兵官楊振,率所部,恭迎聖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振看見了楊朝進以後,立刻就領著松山眾將,在香案的後面,隔著幾步,呼啦啦地跪在了地上,爾後領著眾將山呼萬歲。

    楊振這麼做,是希望楊朝進這個欽差,這一次能夠在松山城的南門外,當著松山眾將以及南門外雲集的士卒,公開傳達朝廷給自己的聖旨。

    這麼做當然有他的考慮,除了南門外這個迎恩門被楊振設計的稜堡甕城弄成了“旁門左道”之外,他也希望能夠借助楊朝進的這次公開傳旨,進一步鞏固自己在松山各部士卒中的權威地位。

    他很確信,這一次的聖旨絕對有助于鞏固自己在松山各部士卒之中的地位。

    他想的沒錯,他領著眾將在早已擺好的香案後面跪下三呼萬歲之後,楊朝進駐足猶豫了一下,很快就在隨從人員的攙扶下下了馬,然後取出了聖旨,揮退了左右,獨自來到香案前,先往頭頂一舉,然後拖著長音說道︰

    “聖躬——安!楊振——接——旨!”

    楊朝進已是第三次來關外了,也是第二次來松山,前兩次來都是匆匆忙忙,不過眼前的這個楊振卻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尤其是第二次親赴松山,本是奉了欽命,前來調查楊振玩忽職守擅開邊釁的罪責的,但是沒想到卻與楊振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兩個人還以兄弟論交。

    如今楊朝進再次來到松山城外,又見到了楊振,而從今往後,他就要留在松山,與楊振並肩戰斗了。

    對于內臣監軍這個事情,楊朝進心底深處其實也是不贊成的,因為出身大內的他十分清楚,絕大多數的內臣中官貪婪自私,在皇帝的面前是一套,在皇帝的背後是另一套,並沒有什麼多少公忠體國、忠君報國的想法。

    特別是在他看來,宮內即便有一些內臣中官有著忠君報國的心思,但卻並沒有報效朝廷的能力。

    這些人成事不足,卻敗事有余,讓這些內臣中官監軍壞事的可能遠比成事的可能要大得多。

    但是當今皇帝陛下不信文臣,不信武將,就信身邊的這些自小陪伴左右的內臣中官,這又讓楊朝進徒喚奈何了。

    皇帝陛下這麼做是做錯了嗎?

    楊朝進自己也說不清楚,但他總覺得派了那麼多自小在宮中長大的內臣中官,出外監軍邊鎮,終歸是哪里出了問題。

    楊朝進雖然對內臣監軍這個事情並不贊同,但是能夠得到皇帝的信任,來到松山城楊振的軍中擔任監軍內臣,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楊朝進看著香案後面幾步開外伏地跪著的楊振,很快拋開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念頭,展開手中的聖旨,大聲宣讀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承天應命御極以來,迄今十又二年矣,諸邊將帥于征虜平遼之功,若論斬敵破獲之眾,未有如漢卿者也!

    “若思及清河、撫順失陷以來,朝廷靡費千百萬金錢,喪十數萬之師,而不能擒東虜之一酋,則漢卿之功尤著!朕居大內,聞卿捷報,真不勝歡欣鼓舞之至也!

    “卿有奇功,朕自不吝厚賞!旨到之日,即擢松山團練總兵官楊振,為欽差鎮守松山遼東沿海等處、掛征東前將軍印、專理征東先遣事務總兵官,加左軍都督府都督同知餃,仍駐松山!

    “所領之征東先遣營,餉額增至五千員,所需之錢糧,悉從朝廷轉輸關寧之遼餉開列支應,所缺之兵員,仍由自募!

    “且準其請,撥給征東先遣營紅夷大炮兩門,大將軍炮十五門,佛郎機炮六十門,神機營魯密銃八百桿,火繩槍兩千桿。

    “另給長矛三千支,腰刀三千口,弓弩三千張,銀五千兩,務令該營盡快成軍,再立新功。欽——此——!”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新命記》,方便以後閱讀大明新命記第三五九章 詔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新命記第三五九章 詔曰並對大明新命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