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關羽、張飛因涉嫌聚眾斗毆,被判處有期徒刑2小時整。
其中劉備因為有官身在身,可以減免至一小時。
不過大家畢竟一起斬過雞頭燒過黃紙,劉備很講義氣的表示不必了,兩位義兄弟在哪里,他就要在哪里。
這是一座不到十個平的小號房,三人便需要在這里度過接下來的兩個小時。
越獄?不存在的。
游戲里可沒有什麼越獄的說法,別看那牢房的木柵欄細細長長看起來稍用點力就能掰扯開,除非是相關特殊任務,否則就算你是呂布用方天畫戟全力掃講上去,都無法再上面留下哪怕一絲劃痕。
號房之內,三人面面相覷,場面一時有些尷尬。
半響,終于還是劉備這個當大哥的率先開了口。
只見他站直身體,對著關羽、張飛二人深深一揖。
“二位兄弟,這次全是為兄的錯。”
嚴格說來,還的確是劉備的鍋。
這次投奔劉虞的計劃乃是劉備提出來的,但為了避免走漏風聲。劉備甚至沒有提前寄出書信告知劉虞,這也最終導致此行撲了個空,鬧了個大烏龍。
當然,劉備這個人,最大的優點便是敢于承認錯誤。
關羽張飛哪里肯讓劉備拜下去,只見二人一人一邊,一把將劉備的身形牢牢扶住。
“大哥切莫如此,你我兄弟三人本為一體,共同進退,何來誰錯誰對?大哥無須自責,誰能想到,這般賊人竟然如此下作,實在枉為人子!都是因為雲長無能!”
關羽,踫瓷事件的直接受害者,便是因為二哥一時收不住手,這才導致了執法捕快的出手擒拿——事實上,在關羽看來,自己才是害三人被抓獲的罪魁禍首。
“二哥說得對,俺也一樣。”
嗯,俺也一樣張翼德,我們就不過多贅述了。
事已至此,討論誰錯誰對已經沒有意義。
“二位兄弟,不過是一個時辰而已,眼楮一閉一睜,就過”
正當劉備在安撫二位有些失落的小胸弟的時候,一聲略有些浮夸的聲音突然響起。
“玄德公?”
——————
系統提示︰“你完成了任務力挽狂瀾,由于你的出色表現,你開啟了後續劇情劉備的來意,請盡快前往劉備之處與其交談。”
騷操作圓滿成功。
力挽狂瀾這個任務,與其說是平息騷亂,不如說,是給玩家一個與劉備接頭,決定其幫助劉虞還是公孫瓚的機會。
事實上,在歷史中,劉備一直和公孫瓚為伍,也是因為游戲里,劉虞機緣巧合之下獲取了玉璽的加成,才有這新的if分支。
但眾所周知,無雙之中,想要改變歷史走向並沒有那麼簡單。
劉備一旦決定撤離,以關羽和張飛的戰斗力,這個組合幾乎是不可阻擋的——而接到任務的王一元卻是要返回代郡需要整整半個小時,這個時間,足夠劉關張三人從代郡殺出,沖上前往右北平的官道。
按照原本的任務設定,王一元要做的,實在劉備抵達右北平之前利用劉虞暫借給自己的兵權設置層層防線,阻礙其行動,最終與其踫面。
不過現在卻是不用這麼麻煩了。
劉備甚至來不及逃跑已經身陷囹圇,這個任務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我可真是個小天才。”
王一元如是說。
咳咳,現在不是夸耀自己的時候。
王一元馬不停蹄,直奔劉備所在的牢房——放眼望去,劉備、關羽、張飛,三位叱 三國演義的風雲人物,今天卻和霜打了的茄子一般,懨懨地隨意蹲坐在牢房的地上,正在為他們違反亂紀的行為付出代價。
面對這種場景,只見王一元迅速打開了自己的拍攝工具,調好光度和角度。
“咯擦”。
鐵窗淚,主演︰劉備,關羽,張飛——ps︰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點擊發送。
這種照片,怎麼說也得上個貼吧主頁熱門。
做完這一切,王一元這才清了清嗓子。
“玄德公?”
“哎呀!果然是玄德公當面?玄德公何至于此?來人,干什麼吃的?快把玄德公幾位兄弟放出來!”
——————
劉備這代郡之行,可以說是充滿了波折。
他棄了公孫瓚給他的剿滅黃巾的差事千里迢迢來到這里,誰曾想,卻是被一幫完全沒法溝通的憨貨團團圍住,當成bss刷了近一個小時。
期間他甚至沒有進行太多的反抗,只是在極克制的範圍內發動了反擊。
結果被人踫瓷,送進了大牢。
那一瞬間,劉備心中其實暗自懷疑過,自己棄了公孫瓚投奔劉虞的行為是不是錯的。
一直到,王一元如救世主一般出現在自己的身前。
“這一次,多謝守義相助了。”
系統提示︰“由于你幫助劉備兄弟脫離困境,你與劉備的友好度提升了,當前為知己,你與關羽的友好度提升了,當前為感激,你與張飛的友好度提升了,當前為感激。”
唉?還有這種好事?
“誒!玄德公太客氣了,大家都這麼熟了,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王一元說的倒也不是什麼客套話。
劉備等人犯得並不算重罪。
以王一元的爵位和在幽州城的聲望,撈個人真不是什麼難事,像這種輕罪的罪犯,隨便交了點罰款,三人便重獲了自由。
更何況,三人之所以會進這班房,還是王一元親手安排的。
咳咳,這不重要。
總之,客套話說完了,接下來就該進入正題。
“玄德公此次來我幽州,所謂何事?州牧大人最近正在各郡巡查軍務,若是有事,可先與我說。”
說話間,王一元悄悄瞥了那劉備一眼。
眉頭皺成一團,雙手無處安放,雙腳來回踱步
嗯,看來是不想說了。
行吧。
“或者,三位可以先在官邸內住下,我這邊馬上安排傳令兵通知州牧大人速速返回,玄德公可當面和大宗正商談,如何?”
劉備這邊仍是躊躇不定,終于,他似乎是下定了什麼決心一般。
“守義是我等救命恩人,自然應該知無不言。”
“我就直說了罷我是來投誠的!”
咦?
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