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們有消息傳回來嗎?”
伍桐仰著頭看著天空,漫不經心的說道。
葉旺沉默不語,這種智力方面的事情跟他沒有關系。
情報本來是葉三叔在管,現在三叔去了京城,葉大龍不知去向,葉旺對此只有沉默。
然後靈光一閃。
牧星便被葉旺薅著領子扯了進來。
在葉旺的認知里牧星能回答這個問題,這家伙做過一段時間情報。
牧星再來的路上也知道葉旺為什麼拉他過來,雖然對過來的方式有些許不滿,不過這時候也不追究了。
“風箏沒有消息,倒是有一個消息不是風箏傳過來的。”牧星也不是沒有準備,“靖王入京之後的行動。”
“靖王入京先是去過新君賞賜的靖王府,在靖王府里和京兆尹狄英生消失在視野兩泡茶的時間,之後靖王出府去了皇陵,再然後進了宮。”
“宮里我們沒有人手,所以沒有探听到宮里發生了什麼。”
伍桐望著天空,忽然說道,“宮里其實是有人的。”
“宮里其實是有人的。”
靖王看著兒子,面露微笑的說道。
柴榮愕然,宮里有父王的眼線?什麼時候安插的?父王為什麼要在宮里安插眼線?
最後一個問題劃掉,柴榮皺起眉,“父王是否覺得皇伯父...”
靖王放下手中的卷宗,揉了揉眼楮,又拿起另一份。
皇伯父是怎麼上位的誰不清楚,說的好听叫靖難,說的難听那就是起兵造反,殺了同父異母的兄長,篡改了父皇的遺詔。
這種情況,即便是同父同母的嫡親弟弟,靖王也不敢賭親兄長會不會顧及血脈親情。
畢竟手上血親的血還沒干呢!
柴榮想了想,這是父王肯定不會告訴他了,這幫人的心都髒,還是寫信給安于說一說最近的事吧。
靖王看了一眼離去的兒子,嘆了口氣,有點聰明勁,但不多。
低頭看了一下這些奏章卷宗。
靖王面露沉思,兵部尚書如果在這些人中選擇的話,陛下那里要如何解釋才能讓自己的大佷子相信這些人不是他的人呢?
靖王想了半晌,最後放棄思考,把名單遞上去剩下的就交給陛下好了。
相比于京城的形勢,他更想知道蜀州得知他的動作之後會怎麼做?
肅國公啊,你是否真的能望三步?
由于之前做過一場,三國各自付出了一些代價,也樂得與蜀州相安無事,政策上的放開,讓蜀州的地勢得天獨厚。
真是加萬千寵愛于一身啊。
也造就了蜀州情報中心的名號。
因為蜀州對城關和宵禁的放開,讓各國的商人都樂意走這條路,情報自然而然的都要經過這里。
靖王的消息和柴榮的信間隔一日相繼到了蜀州。
武相的消息早就傳來,只是靖王上任之後,阮凌輔竟沒有一點消息傳出,讓伍桐多次懷疑蜀州的情報系統是不是癱瘓了。
那麼讓眾人都格外關注的首輔阮凌輔在做什麼呢?
兵部尚書被陛下拿了,阮凌輔的夾袋中少了顆重要棋子。
自古有三樣東西是成事的基本法則。
錢,權,兵!
錢,光有這東西也沒啥用,純純韭菜。
只有權,你見過哪個文官造反成的?
只有兵,只有兵才是基礎。
可現在,這條腿,斷了!
怎麼斷的,讓他奶奶滴周巍玩陰的給老子砍掉了。
阮凌輔提到這事就氣得牙根直癢癢,這老家伙明知道他從武相下來之後陛下絕不會虧待他,竟然還搞了這麼一手。
也正是因為周巍搞了這次事,讓阮凌輔注意到了李,宋倆個老家伙雖然離開朝堂,可勢力不小,周巍擺明了是這倆人推出來的。
四方邊軍不用想,雖然周國戰力較差,可指得也就是禁軍,四方邊軍的精銳戰力可與魏夏相較,就是這些軍隊嚴格來說都是私軍,阮凌輔想讓他們幫忙,只能說異想天開。
而禁軍,蜀州一戰坑了十萬龍神衛這筆賬還沒算呢!
阮凌輔一陣頭疼,迷迷糊糊的出了府邸坐上轎子。
一路上阮凌輔都在思索如何破局,也沒囑咐轎夫去哪,也沒掀開簾子看看,直到長隨在轎外躬身說著,“老爺,到了。”
阮凌輔如夢初醒,恍惚起身。
“史館?怎的來到此處了?”
阮凌輔這才想到方才上轎時,並未說明要去哪里。
不過,史館,也是個好去處。
阮凌輔是首輔,身上還背著昭文閣大學士的職位,次輔早就被自己擠兌走了,所以他這個首輔也兼修國史,來這里並無不妥。
反正最近也無心政事,到這散散心也好。
阮凌輔邁步進了史館。
在史館跟隨修史的翰林看到阮凌輔也是一愣,這位首輔名義上也負責史館,可他從未來過啊。
怎麼辦?
兩個翰林對視一眼,齊齊低頭,“見過首輔。”
阮凌輔微微頷首,走了兩步,旋即像想到什麼一般忽然回頭,“現在史館是誰在負責?”
“他去史館?”
柴瑾听到�窈薾鶖J 彩傾渡瘢 八 Ю飯莞墑裁矗俊 br />
柴瑾摸了摸了剛蓄起來的胡須,阮凌輔這一手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想做些事讓朕掣手?
老東西在府里待了三五天了,出門就去史館,總不會真的履行職責吧。
柴瑾暗暗搖頭,“探清楚一些,阮凌輔去史館都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都打探清楚。”
“諾!”
魏琳輕輕的動了動手,那�窈薴晪p巳ュ 毫丈杴暗潰 氨菹攏 玫萆系惱圩印! br />
柴瑾擺擺手,“不用給朕,你念!”
魏琳展開折子,輕聲的念了起來。
和各處的焦躁不同,靖王府一片和諧。
靖王在看折子,柴榮握著筆在寫信,一旁的葉三叔淡定喝茶。
葉三叔看了看這倆人,一個一臉不滿的在折子上打了個叉,另一個一臉賤兮兮的,應該是給他娘子寫信。
輕咳一聲,葉三叔說道,“阮凌輔今日也去了史館,這老小子是想修好史書證明自己還有用處?”
柴榮抬頭看了一眼父王,見靖王並沒有想法發言,他拿起信吹了吹,“他怎麼樣都無所謂,現在陛下可不會弄他。”
葉三叔稍一思索,“為何?”
“陛下是帝皇,帝皇不能憑借自己喜好做事,而且,陛下要動阮凌輔,真的想動的話還用調我們入京嗎?”
柴榮笑著說道,“阮凌輔權勢再大,也是陛下給的,陛下想什麼時候收回去就什麼時候收回去,現在沒收回去是因為陛下的夾袋里沒有人,朝堂還要靠人撐著。”
“調父王入京這步棋我有一點看法。”
“表面上阮凌輔勢大,朝堂六部有半數是他的人,下面衙門更是數不勝數,這是人,阮凌輔有著二十年經營的鬼谷人脈,之前不顯,阮凌輔掌權之後,這些人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涌出。”
“我這位皇兄怕了,他不是不能動阮凌輔,相反因為禁軍一事,阮凌輔在朝中的威信一落千丈,這時候拿下阮凌輔不失為一個好機會,可是朝中阮凌輔的人太多了。”
“還是那句話,皇兄剛剛登基,夾袋中的人並不多,而他當太子的時候手中的人呢八成都是阮凌輔的人。”
“缺人,這才讓阮凌輔撿了一條命,這才讓皇兄下定決心調父王入京。”
柴榮說罷,看向靖王,“父王,兒子說的對嗎?”
靖王點點頭,“有點東西,繼續說。”
“父王入京,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結果,一種是阮凌輔與父王開啟黨爭針鋒相對,最後兩敗俱傷,我那皇兄在這過程中挑挑揀揀,培養自己的人手,只要三年,一次科考,足以。各地述職的大小官員,還有新科進士,三年時間足夠我那皇兄縷清這一切了,到時候無論是阮凌輔還是我父王,皇帝羽翼已豐都不在懼怕了,大事可成。”
葉三叔古怪的看了一眼柴榮,點了點頭,贊賞之余也是思考這其中的邏輯。
靖王倒是詫異,“另一個情況呢,也說說。”
“是。”
柴榮也不猶豫,直接說道,“另一個情況便是阮凌輔服軟,並未針對我父王,反而選擇聯手,不過這般下去,也是三年,一次科考,陛下夾袋中有了人,便可以罷黜阮凌輔了。”
靖王點頭,“這便是陽謀,榮兒,無論如何陛下都是贏家,這也是為什麼父王要來京城的原因,為了大周而已。”
柴榮看向靖王,“父王,阮凌輔並未針對我們,他是選擇第二種,認命了?如果這種和平轉變,皇兄或許能饒他一命。”
靖王敲了敲桌子,思索半晌,“為父也不知道阮凌輔如何想的。”
這時候葉三叔剛緩過神來,“你們這些人真是心黑,一肚子壞水,我倒是無比慶幸當初安于的選擇,我們遠去蜀州倒真是清靜了不少啊,要是在京城,怕是斗不過阮凌輔。”
靖王和柴榮齊齊看向葉三叔,柴榮有些不解,“葉三叔為何會這麼想?”
葉三叔皺了皺眉,“不是你小子剛才說的,新君不動阮凌輔是因為阮凌輔手里握著太多官員,這些官員讓新君畏手畏腳,安于不也是一樣沒有人,沒有人頂上這些位子,不還是動不了阮凌輔?”
柴榮點了點頭。
靖王反倒不這般認為,他看向一側,低聲道,“不,安于有人。”
“安于還是咱們送到京城的,他哪里認得什麼人啊?”柴榮也有些不解。
靖王倒是沒說什麼,因為這件事曾經差點胎死腹中,最後雖然成了,卻也只剩虛名,從那時候伍桐就看到了大周的未來...嗎?
靖王低頭看了一眼桌案上的折子,忽然一股火燒了上來,隨手將折子甩到一旁。
靖王起身在屋中踱步。
天博學院!
伍桐入京便提出的學院,靖王還記得當初他提的要求和想法,培養民間學子,天子做院長,學子身上天然帶著天子門生的標簽。
當時他提出的是幾年?
三年還是五年?
他入京多少年了?三年還是五年?
靖王想到那些跟著他去蜀州的人,天博學院是失敗了,不過也成功了。
他成功的培養了一批人,只不過那批人沒有留在大周而已。
靖王忽然又想到一個消息。
“天博學院啊...”
天博學院啊!
靖王長嘆一聲。
可是那個才情無雙的人已經不再大周了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