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會

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殊的東西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曉魏民 本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殊的東西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村委會 !

    “人老了,年輕的時候,還能跟孩子說說,自己守在邊線的往事,教他一些基本手藝,老了呢,啥事都做不了,只能給孫子講點故事,難免會給家里添堵。”

    大爹說道這,雙眼微微濕潤,聲音哽咽,更多的是無奈。

    過年時,他孩子,一家子從外地趕回來,準備著煙火炮竹,迎接凌晨。

    在凌晨來臨,點下新年之火,燦爛煙花,在寂靜的夜空里,綻放不一樣的光芒。

    可是,年後不久,他兒子一家子,在家里逗留一些時日,就回城市工作。

    臨行前,還開口想帶大爹一起,只不過他拒絕了,去了,也是累贅。

    他年輕的時候,下地種田,雙手提著水桶,背上還有個孩子,硬朗的不得了,老了,有些事只能看著。

    路小北眼前一亮,似乎听到了不得了的信息,在他身邊的這個大爹,身上說不定知道些什麼。

    “大爹,您老當益壯著呢,您兒子也會引你為榮,剛才听您說,曾經在這地方,您參與過邊境線的戰斗嗎?”

    大爹默默點了頭,拿著茶杯,吹了吹熱氣,一口飲下。

    路小北瞥了一眼,大爹脖子上,紅色細繩系著銀色發光物體,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再三權衡,忍不住開口︰“大爹,我冒昧的問一句,您脖子上掛著的東西是什麼,能否方便給我一看。”

    大爹臉色微變,礙于面子,他沉思片刻,摘下紅繩,遞給路小北。

    “你小心點,這東西意義非凡,弄丟了,我可饒不了你。”

    “我會好好呵護,只是看一下,便歸還給您,若是損壞,我比您還心疼,這東西對您的意義,從你的話語里就听出來了。”路小北听到這句話,連忙擔保不會損壞。

    他仔細觀察,這疙瘩,竟是一枚子彈殼!

    子彈殼這個東西,尋常人是沒辦法接觸到這個東西,眼前的大爹,身份不一般。

    “大爹,這子彈殼,您是怎麼得到,這東西,尋常人家,是拿不到這樣特制子彈殼,使用過的子彈,也沒這麼好找”

    這時,大爹不語,默默拉起袖子,滿是疤痕,觸目驚心,連他胸膛一塊,也有一大塊傷疤。

    “大爹,你這是什麼情況,您是當年參加過金竹坪村山戰役的其中一名嘛。”

    大爹一臉微笑,在他耳邊說起了故事。

    在接下來的交談,他了解到,關于百果園和熊國斌等人的故事。

    起初,百果園並不大,只有兩三個,面積跟現在相比,天差地別。

    那時,人員匱乏,大棚安裝繁瑣,無人問津,百果園一度擱淺

    熊國斌、熊國強兩人,絞盡腦汁,最後他倆親自上陣。

    去鎮上,向那些有經驗的師傅,請教一二,學到基礎知識。

    經過不懈努力,他倆的堅持精神,打動了鎮上的師傅。

    一行人隨熊國斌他倆,來到金竹坪村,打造百果園。

    搭建大棚時,他倆準備好需要的工具,包括施工線,打孔機,白灰,皮尺等。

    師傅根據場地確定好四個角,具體的朝向和規格。

    確定好之後盡快防線,間隔一米一個間距,並放出拱管的位置,之後打孔。

    他們找幾個人,負責打好安裝拱管,橫拉,卡簧卡槽,防蟲網,薄膜,最後裝門。

    後來,在大棚實驗的水果初步成功,進入市場,反響不大,一次失敗,並沒有打退他倆的信念,埋頭研究。

    通過種植大量不同品種,果實成熟,送入市場,沒想到部分水果大受歡迎,多個水果商伸出橄欖枝,準備長期合作。

    加上當地看重這項目,大力扶持,投入資金,熊國斌、熊國強兩人大顯身手,擴建百果園。

    大棚多,水果種類多樣,不管是栽種、管理、收獲方面,都需要農民幫著干,有干不完的活。

    在大棚,每天努力工作,一個月能有近2000元的工資待遇,在農村里,這待遇相當不錯了。

    一些在家沒事做的婦女,會被村里鄰居,介紹到此,沒事可以嘮嘮嗑,自由自在。

    她們的工資按天計算,一天干八個小時以上的農活,而工資卻只有五十元,快要過年了,他們在這里忙碌,很辛苦,有付出有回報。

    大棚鐘聲響起,村民陸陸續續歸來

    路小北看著土坑,好奇的問︰“為什麼這些坑,大小幾乎差不多,隨便挖一下,豈不是方便。”

    這一排排坑,一大半都是均勻大小,這技術多麼精湛,手法熟練。

    “這個坑呢,挖太深不好,不利于秧苗生長,挖太淺,也不好,這個沒點功夫在里面,容易種下去,就死了。”大姐拿起掛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拭著臉上的汗。

    大姐忙著用鐵鏟子給秧苗挖坑,地里沒有農活,村里有很多人不舍得在家閑著,都在基地干活掙工錢。

    此時,身後有人拍了一下肩膀,是農場大媽。

    “孩子,你這是在干啥呢,手里拿著黑不溜秋的東西,還會一閃一閃。”

    “這是相機,能將拍到的畫面,變成一張張照片。”

    大媽在給秧苗埋土,栽種好後有大棚灌溉設備自動澆水。

    人工澆水,弊大于利,不方便統一均勻澆灌,還耗時間,不利于種植發展

    在打工的大多是40、50歲左右的農村婦女,其中也有不少年齡大的老人,掙點錢補貼家用。

    還有人在用大鐵杴挖深坑,栽立柱,葡萄嫩苗後期生出藤蔓,柱子使它往上攀爬,栽上柱子用于支撐藤蔓,吃著容易,種著難,這其中付出許多汗水,還有農民的耕耘。

    一株株綠油油的葡萄嫩苗,在村民手下扦插整齊有序,在不久之後,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看著他們辛苦勞作,路小北心有所感,為了生活在前進,沒人肯放棄。

    “哎呀,蹲久了,血液有點不流通。”路小北眼前一黑,險些摔倒在地。

    此刻,手機鈴聲響起!

    他接起電話,手機那頭傳來小劉的聲音。

    “小北,時間差不多了,趕緊到百果園門口,就剛才我指引的地點,速度要快,我們要出發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村委會》,方便以後閱讀村委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殊的東西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村委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特殊的東西並對村委會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