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劍長安

洪波涌起 第二百零七章 垂簾(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誰的塵世 本章︰洪波涌起 第二百零七章 垂簾(中)

    立政殿內,太後端正而作,她的表情有些耐人尋味,端莊容顏之下有股似笑未笑之意。這股笑意是如此的雍容平和,又是如此的沉穩大方,她的嘴角甚至沒有一絲上揚,只能從她目光身處才能感受到那種屬于勝利者的喜悅與得意。

    王延慶立于太後身前,面帶笑意恭恭敬敬地說道︰“今後朝中一切大小之事皆由太後掌控,恭喜太後!賀喜太後!”

    殿中此時僅剩下王家兄妹二人,王延慶仍然畢恭畢敬地行著君臣之禮。

    太後的思緒被兄長的話打斷,她從容地一笑,不知是因為得意還是因為兄長這般‘裝模做樣’。

    “坐吧,又沒人了。”

    “是——”

    王延慶毫不客氣地與妹妹並排而坐,他端起桌上香茗細細一品,此刻他神態放松至極,可以說是大半年來最輕松愜意的一刻,口中的香茗也仿佛是勝利者才能品嘗的甘露。

    “常之山沒有什麼表態?”太後開口詢問道。

    “沒有。”王延慶將茶盞放下,他繼續說道︰“這些年他一向喜歡做縮頭烏龜,不開口也正常。”

    “公孫錯呢?”

    “他能有什麼意見?他若有意見,這些年咱使的銀子不是白費了?況且如今他弟弟又從姜家手中搶回一些生意,若不是咱們默許,他還能東山再起?”

    王延慶輕蔑一笑,透露著滿滿‘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的意思。

    “明日?”

    “對,明日。”王延慶的神色重新嚴肅起來,道︰“雖已板上釘釘,但還是盡早為好,以免夜長夢多。明日聖上便會與我、恩相、常之山、公孫錯來此殿,儀式由恩相親自主持…”

    提及尹敬廷,王延慶心中忽然一嘆,一股傷感之色浮于面上。尹相與自己的父親相交篤深,對于自己又多有扶持,如今鬧到這般地步實非他所願,況乎那日在承天門前被亂黨所辱,更是讓他心中有絲慚愧。

    太後感知到兄長心中所想,說道︰“尹敬……尹相他老人家打算如何?”

    “估計心生退意了吧……?

    王延慶長嘆一口氣,看到今日老態盡顯的尹敬廷,他便知道這位老人也到油盡燈枯的那一刻了。

    尹敬廷被賜可座于朝堂面聖議政,此等恩寵他從未享用過,今日自上朝開時便一直坐著,或許他真的是累了,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里都累了。

    “父親總是念叨著想見尹相一面,你看……”

    王延慶一怔,隨後他長嘆一口氣,搖搖頭說道︰“算了吧——”

    太後同樣點點頭以示贊同。

    兄妹二人望著殿外,心中各有思緒。良久之後,王延慶像是想到什麼重要的東西一般,開口說道︰“文君臣他——”

    听到這個名字,太後身體一挺,目光變得犀利起來,仿佛遇到需要她嚴陣以待的人或者事一般,說道︰“此事哀家曉得,一切待明日之後再說。”

    “嗯,太後所慮極是。”

    原先,王延慶計劃在今日朝堂之上直接針對文君臣,可太後卻提醒道︰聖上雖身處弱勢,但終究是性格剛烈、內有稜角之人,若一下子逼其太甚,恐適得其反,最終只會兩敗俱傷;若真如此,于我等無益,當循序漸進以徐圖,不可畢其功于一役。王延慶听後深以為然,是以今日在朝堂上只提‘罪己詔’與‘垂簾听政’。

    又一場血雨腥風,正向太極宮席卷而來。

    ※※※※※※※※※※※※※※※※※※※※※※※※※※※※※※※※※※※※※※※

    第二日。

    珠簾後,太後的身影若隱若現。

    今日上朝前,英平會同四位顧命大臣一同前往立政殿恭請太後‘出山’。隨後在大殿內,在英平以及百官一片‘懇請太後訓政’的呼聲中,太後徹底接過英平手中的大權,成為新唐至高無上的那個人!

    大殿中,百官仍跪在地上,英平同樣躬身站在珠簾前,靜靜地等待太後訓話。太後被珠簾遮擋,一股嚴肅且不容抗拒的威儀氣息從中透過,壓得英平渾身不適。

    珠簾內依舊沒有傳出任何聲響,連呼吸聲都听不見,若不是英平仍然保持修煉,恐怕都會以為這女人不用呼吸。

    堂下的大臣們也跪得有些腰酸腿疼,就連王延慶在下面也忍不住微微抬頭,看看自己妹妹到底要沉默到何時。

    “諸位臣工請起身吧。”

    忽然,太後的聲音從簾中傳出,迅速傳遍大殿的每一個角落,此聲莊重至極,單听此聲便讓人感到一股不容置疑。

    “謝太後——”大臣們趕緊爬起身,有些由于跪得太久竟有些雙腿發軟。

    待諸位大臣都已站起身,太後繼續說道︰“先帝早逝,聖上年歲尚幼,恰逢國家遭此禍亂,倘若不能及時止住這股勢頭,我大唐恐早晚自取其禍。政事原本後宮是不能插手的,但今四位顧命大臣來立政殿對哀家曉之以天下大理,動之以先帝恩情,哀家身為大唐一國之母,自不能袖手旁觀。今應百官之請、順天下之意臨朝听證,待有朝一日聖上有能力執掌天下後,哀家再還政于聖上。”

    英平雖無奈,但依然畢恭畢敬地接受著太後的訓話︰“母後之言兒臣謹記,兒臣有負先帝期望至使臣民受難、母後勞神,是兒臣不孝!”

    中原諸國皆以孝治天下,英平身為‘兒’,太後身為‘母’,自然要以孝之名自責于重,否則文武百官、天下百姓如何服你?

    太後點點頭,似乎對英平很是滿意。

    “聖上請坐吧——”

    “謝母後——”英平回到龍椅上。

    見英平坐下,太後繼續說道——

    “哀家雖是婦道,但少女時也曾求師于京都,拜入名師門下,雖才學不如尹相這般——”

    尹敬廷听到太後當中褒獎他,從椅子上微微站起,躬身以示謙遜。

    太後擺擺手,示意尹敬廷坐下,而後繼續說道︰“但哀家卻自認才學不輸須眉,況乎哀家的老父親乃先帝重臣,哀家在身邊耳濡目染,對處理朝務也早已成熟于心。”

    “太後英明,實乃我大唐之福!”孫國其恭維道。

    “太後英明,實乃我大唐之福——”大臣們紛紛跟著說道。

    “但女流終究是女流,即便哀家有治世之能,恐還是有人不服。”太後緩緩地說道,聲音听不出任何喜與怒。

    大殿內再一次陷入窒息,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像是在等待什麼的到來。

    “哀家要立威!”太後的聲音徒然間變得嚴厲起來,她高聲說道︰“崔仁——”

    “微臣在!”

    “亂黨如今何在?”

    “啟奏太後,如今亂黨皆在牢內。”

    “為何還不將其正法?”

    “亂黨人數眾多,待一一審理後再......”

    “不用審了,明日午時全數斬了——”太後冰冷的聲音傳入百官耳中。稍作停頓後,太後繼續說道︰“此次叛亂為首何人?”

    “林豐、趙興文二人為首。”

    “林家、趙家誅滅九族,任何人等不得求情!求情者與叛黨同罪!”

    太後的聲音依舊冰冷,不帶任何感情。百官皆是背脊一涼,誅九族啊!凡是和這倆沾上丁點親戚可都得送命。

    “余者,凡是參與圍宮之人,將其家產盡數收繳于朝廷,其家眷男的發配關內為奴,三世以內不得離關,女的送至教坊司,打入賤籍。”

    崔仁低著頭听著太後的懿旨,一時間嚇得連話都不敢回。

    太後高高在上,此時的她仿佛比英平坐得還要更高。見下面文武官員無一人敢出言反對,太後甚是滿意地點點頭。

    “聖上——”

    見太後呼喚自己,英平又側過身恭敬地說道︰“兒臣在——”

    “先帝在時,理政治國、統治群臣,手中之器者不外乎有二。”太後耐心地教育著英平,好像真的是一個慈母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諄諄教誨。

    “願聞母後教導。”英平縱使不快,也只能放低姿態。

    “此二者無非是‘恩威’,威可震懾,恩可感化,恩威並施,治理天下則易。方才哀家這‘威’已懾住群臣,此時便可施加于‘恩’以安人心。”不等英平回話,太後便又恢復先前威儀的聲音,高聲說道︰“崔仁——”

    “微臣在”

    “崔大人此次辦案得力,官升一品、賞金錢、錦帛,以表其功”

    “微臣謝太後千歲——”崔仁連忙跪下,將頭磕得邦邦作響。

    “尹相年事已高,此次又遭亂黨挾持,其吏部之事暫由崔仁打理,讓尹相好生靜養一番——”

    大殿內一陣騷動,不過在太後強大的威壓之下又很快平靜下來,然而此時眾人心中皆敏銳地意識到——

    尹敬廷被架起來了!

    吏部尚書一職已有十數年不曾變動,此位一直是尹敬廷坐著。此次借著承天門之難竟然將這尊大神撤下,太後這次手段可真是毒辣啊!

    尹敬廷依然撐著拐杖低著頭,英平坐在上面也看不清他到底是睜著眼還是閉著。只听尹敬廷緩緩地說道︰“老臣謝過太後——”

    太後見尹敬廷沒有絲毫的反對,心中甚是滿意,她知道尹敬廷此次有些心灰意冷,或許過幾日便會主動請辭,告老還鄉,于是便主動出擊早早將此位定下,以免生變。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執劍長安》,方便以後閱讀執劍長安洪波涌起 第二百零七章 垂簾(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執劍長安洪波涌起 第二百零七章 垂簾(中)並對執劍長安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