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四嬸,屋里桌上有熱水,你自己續茶啊!”王翠蓮眼楮要盯著兩個小孩子,沒工夫過去招呼劉氏。自從上回的事情後,駱家現在對兩個孩子更加緊張,眼楮幾乎不離開孩子們的心,隨時隨地都不敢掉以輕心。劉氏擺擺手︰“我又不是外人,用不著招呼。”劉氏沒有進去續茶,而是拉了把小馬扎坐到了楊若晴不遠處,翹著二郎腿,手里捧著茶碗,曬著日頭,然後看著楊若晴在那刷洗鞋子。“晴兒你不怕冷嗎?這鞋子一波一波的刷,你這過日子也太精細了!”“四嬸你這話說錯了,我咋能不怕冷呢?我又不是鐵打的。”“可這些鞋子總得洗呀,洗得干干淨淨的,走出去,才體面嘛,髒兮兮的總歸難看。”劉氏嘖嘖著嘴,“你是過日子的好手,閑不住。要我是你啊,有這麼好的條件,早找十個八個丫鬟回來伺候了,哪里還要親力親為?”楊若晴則搖搖頭︰“四嬸,能親力親為,也是一種福氣。”為自己家里人漿洗,楊若晴不願意假借別人之手。劉氏朝楊若晴豎起大拇指︰“好媳婦兒。”“不過,我家金釧也還不賴,剛出月子就開始收拾家里了,我這段時日輕松了許多。”“晴兒你是不曉得啊,前陣子我天天都要洗十幾條尿布呢,害得我都沒空出來串門了。”“四嬸,你做奶奶了,本就該多留在家里帶孫子,門串多了也就那麼回事,對吧?”“不對,串門才有意思呢!”“咦,你是有意思了,可被你串門的人家忙啊,有事啊,那就沒意思了嘛。”“哎呀晴兒,咱倆好些時日沒坐一塊兒拉家常了,咋 兒剛坐下你就跟我這抬杠?”“行了行了,咱不抬杠了哈,咱好好說話,我跟你說個好玩的事兒。”“啥事兒?”“小黑和徐巧紅。”“他們?”楊若晴一陣恍惚。提起小黑和徐巧紅,楊若晴感覺都已經小半年沒見過他們了。“他們回村了?”楊若晴又問。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自打七月份老楊家這邊為了楊華梅改嫁的事情跟老王家那邊攤牌,然後徐巧紅大鬧了一場後,徐巧紅就被氣到渾身僵硬大病一場。病好後,徐巧紅和小黑就收拾二兩東西去投奔徐巧紅娘家大哥去了,後面再沒回過村子。即便八月頭上楊華梅嫁給徐元明,小黑和徐巧紅也沒有露面。劉氏眼中八卦之火已經熊熊燃燒起來,她喝了口茶,興奮的說起了小黑和徐巧紅的事情。“這小兩口也真是哈,那小黑,壯得跟牛犢子似的,徐巧紅也是漂漂亮亮,”“兩個人也年輕,可是湊到一塊兒卻死活生不出娃來!”“昨天這兩口子從外面回來了,大包小包的拎,看來這半年在外面混的還不錯呢!年貨辦的滿滿當當的!”“呵呵……”楊若晴干笑了聲,“四嬸你快些撿要緊的說,我趕著刷鞋子。”“晴兒你可真是個急性子,要緊的來了!”“有人跟我說,這兩口子準備去抱養一個娃來養了!”“這還沒到臘月,就提前回來了,是因為那邊說好了,抱養的丫頭片子估摸著這兩天就要接到老王家去!”“抱養?那是抱養哪家的閨女啊?”楊若晴再次扭頭詢問劉氏。若是別人家抱養孩子,楊若晴倒不覺得有什麼稀奇。在莊戶人家,這種抱養來,抱養去的事情很常見。很多人家閨女生的多,就想去兒子多的人家抱養個兒子回來過繼啥的。而有的人家兒子多,偏生家里條件又不咋地,也很樂意跟有閨女的人家對換,抱養個閨女回來將來給自家某個兒子做童養媳也行,如此還能省下一份彩禮錢呢!所以在莊戶人家,這種事情很司空常見,靈靈也是小朵他們抱養的啊!若是擱在後世,各方面手續估計就很難了。“不是咱這邊村子里的,听說是徐巧紅她娘家大嫂給幫忙找的,應當是那邊的丫頭片子。”劉氏說。楊若晴又問︰“多大的閨女?”劉氏想了想,“這個我沒打听,照理說肯定不可能超過一歲啊,太大的娃都記事啦,養不熟的!”“可是,太小的娃,像小黑和徐巧紅那樣的人,他們有耐心去帶嗎?”楊若晴反問。劉氏愣住了,她邊想邊搖頭冷笑︰“那小黑,前兩年還要梅兒追後面擦 兒的人呢,還有那個徐巧紅,天天搽脂抹粉的,看著也不像能帶孩子的樣子。”“可憐那丫頭片子,命苦,怕是要遭罪了……”不過,人家親爹親媽都不在意,都樂意拿來送人,遭罪也沒法子,這就是命。……劉氏在這邊坐了沒一會兒,隔壁院子那邊傳來了孩子嗷嗷的哭聲。楊若晴還沒來得及提醒劉氏,便見劉氏已經站起了身。“哎呀我沒法坐了,健健哭了,我得回去看看咋回事!”健健這個名字,是劉氏這個當祖母的親自為大孫子取的。兒子的名字里帶個‘康’字,所以孫子的名字里就帶個‘健’字。連在一塊兒就是康健的意思。當時劉氏取這個名字的時候,還得到了四房上下的一致夸贊,這讓劉氏飄了好幾天,逢人就自詡自己是取名的高手,往後誰家小孩子要取名都用不著去請先生糟蹋那個錢,直接找她就行了。“四嬸你快些去吧,叫金釧得空帶健健過來玩,我家小孩子多。”楊若晴隨口招呼了句。劉氏說︰“行,她不愛串門,我愛,哪天不起風了,暖和了,我抱健健過來玩。”劉氏離開後,王翠蓮跟在團團圓圓們後面又往這邊來了。看到劉氏離開了,王翠蓮跟楊若晴這感慨道︰“你四嬸自打當了奶奶,跟從前有點不一樣。”楊若晴笑︰“是的,換做從前,她這趟出來串門,不等到晌午飯點隔壁喊,她是斷然不會回去的。”“這會子才听到兩聲健健的哭聲,都不要金釧出來喊,她自己就先回去了。”可見,隔代親這句話,用在劉氏的身上也是再貼切不過了。不過從前,看劉氏對三個閨女的外孫和外孫女,雖然也疼愛,但是,那疼愛的程度和在乎的心思肯定是沒法跟健健相比。外孫和家孫,這一點上,劉氏跟孫氏還有鮑素雲截然不同,;劉氏在這一塊估計分得非常的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