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戰役

第九百七十一章 國家左右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核動力戰列艦 本章︰第九百七十一章 國家左右

    ,最快更新井口戰役 !

    在旗艦中,陳儒臉上陰晴不定,他認為自己的價格已經出的足夠了。八千噸超重核元素,簡稱靈力晶石。價格絕對超出了實際價格的二十多倍。這里的二十多倍還是鐵塔沒奔潰前,能夠穩定提供靈力晶石的身價。現在鐵塔簡直是一文不值。

    然而未來公司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已經為王多年的陳儒。手上一對星門張開著,劇烈的離子能量從一個星門放射轉移到另一個星門中。在陳儒掌心是一截能量光柱。

    過了幾秒鐘,陳儒控制了情緒,兩個星門逐漸合攏,中間的光柱隨之消失。這時候,一位猶如白玉一樣的銀白色頭發,白色服裝的少年沿著空間上一個個漂浮的空間界面組成的階梯。緩緩走到了和陳儒平行的地方。

    這位白衣少年,是白蛟,六級神獸,已經可以將本體分別藏入各個星門後的穩定節點上,然後以自己想要的形態出現。白蛟現在給自己的名字叫做白靈。

    白靈說道︰“將軍,從你的表情上來看,未來公司那里沒有好消息?”陳儒點了點頭說道︰“是的,他們不願意開放道路。”

    陳儒面前浮現了星際地圖,在前方小行星帶中一個直徑上百公里的星門正在緩緩的漂浮著。這看起來有點像星環位面的巨大星環。一個鋼鐵環,然而內部的界面透露的是另一方星空。

    這是一個星門,當然技術到達了這一步,用星空傳送門這詞比較恰當。這個星空傳送門是擇業和雅格接壤的部位。

    白靈看到陳儒面前浮現的這個圖像,問道︰“準備強攻邊境嗎?”陳儒頓了頓,將平面投影刪掉,說道︰“現在用不著。”陳儒看著白靈說道︰“你知道,我已經不是宗師了。”

    白靈點了點頭說道︰“明白。”陳儒頓了頓說道︰“對了,我想問一件事情。”

    白靈看著陳儒,表示在听。陳儒說道︰“如果我把他接回來,你會怎麼做。”

    二人對視著。

    白靈在被陳儒收服後,闡述了自己第一任主人,隨後雙方均明白,各自要找的人就是任迪。

    白靈做宅獸的日子,並沒有了解任迪在做什麼,只知道任迪在原始星球上不斷的實驗者科技,至于科技水平,以白靈的知識量,也僅限于了解任迪在搞火箭,在天空軌道上發射衛星。

    至于任迪真正的力量,白靈並不曉得。當陳儒解釋,任迪和他一起接受了一個高等文明的傳承後,白靈接受了這樣的解釋。

    在隨後陳儒決定將任迪找回來的時候,白靈對這個工作是最積極的,一路上帶領著分艦隊完成了一次次戰役。拿下了關鍵的星空節點。

    而現在陳儒對白靈非常看重,現在陳儒面對一個問題,很現實的權利問題。在原來,如果沒有白靈的時候,陳儒很有自信的和任迪合作,因為通過傳承陳儒知道,任迪不走x型道路,只會走y型道路。

    這就注定了任迪不是最適合領軍作戰的領袖。在接下來的權利團體中,陳儒將保持主導地位。然而自己的團隊中有一位x型存在彌補了任迪的劣勢。那麼陳儒就感覺到威脅。

    白靈就是這個x型的存在。一位有著軍事才能的存在,若是白靈和任迪過于近。任迪就對陳儒有了威脅。

    然而任迪一定要接回來,現在陳儒取得力量後已經對那個八級文明非常向往。期望用那個八級文明的科技實現自己的雄(野)心(望)。

    為了排除威脅,陳儒是不介意對白靈下手的。剪斷任迪的未來的羽翼。

    兩位存在相互對視,最後白靈低頭說道︰“你為王。這點不會變。”听到白靈這個回答,陳儒點了點頭說道︰“你記住這點最好。”

    鏡頭切換到鐵塔星上。

    時間迅速的流淌,比以前任何時候都要迅速,因為鐵塔在變革,變革的時間總是昨日宛如今天的。

    自鑒會在二十年的時間內完成一次產業革命,這次產業革命,以自動化芯片為引領,隨後隨著新的工人責任制度在所有需要大資金投入的產業工業應用。各種材料工業也開始發生變革了。

    在鋼鐵廠中,最新的鋼鐵高爐。從外部來看就像一個佔地面龐大的百貨大樓。內部圓柱形建築結構就像外星飛船一樣。這個高爐總體積到達了六千立方。

    這是什麼概念呢,每天可以生產一萬四千噸鋼水,灌滿九十多個150噸的鋼水罐,然後這些鋼水罐直接倒入轉爐中,在電子控制技術下吹入氧氣進行精煉。

    這是自鑒會在北方擊敗擇業後,獲取大量工業人口後,發生的技術變革之一,也是重工業上最直觀的技術變化。

    這種技術變化直接導致了自鑒會在天行會主導的貿易秩序下,已經停止了對同類型的工業品采購。自家的鋼鐵產能已經開始過剩了。

    在二十一世紀中,很多人有種錯覺,將鋼鐵,電解鋁,精煉銅。看成是高耗能,低技術產業。將芯片看成,看成高技術行業。

    正確的工業價值觀,是任何一個工業行業均不分貴賤。只要在完整工業體系的發展過程中無可替代,那就必須要發展。;

    二十一世紀之所以有工業行業貴賤之分的錯覺,純粹是東方某國,把自己能生產的東西做成了白菜價。由于自己內需太大,自己不能做的東西,需要從世界購買的東西,買不到。因為那些世界分工的一個個小國家產能不足,在不正常供需關系下,價格賣得太貴。

    像現在這種能日產萬噸鐵水的高爐蘊含的科技絕對是高科技,對燃料的利用比小高爐要高得多。

    二十一世紀那種工業體系搞出來,到最後就是所有工業成品都不需要,只需要從世界進口工業原材料,等著做靠工業發達國家的公敵。農業國家,資源國家的友人。

    不過這個時代自鑒會不會惹得天怒人怨。因為每一個勢力內部都有自己的工業體系。在天行會中,各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貿易份額,這些貿易份額是不會被擠壓的。每一個勢力的經濟都有資格獨立。

    不可能自鑒會的廉價工業品能夠長驅直入,進入所有勢力範圍內,也不可能將他們的產業揍的稀里嘩啦。

    不過自鑒會也用不著通過大規模貿易汲取發展的養分。因為養分足夠了,新星是一個星球。獨佔一個星球絕對夠了。

    每年大量的鋼鐵除了在鐵塔星上修建鐵路,以及堡壘。然後就是在新星修建鐵路,修建輪船,港口碼頭。大量的鋼鐵資源支撐著全球基建的巨大消耗。完全沒有產能過剩。

    工業國就在物資消耗中,積累生產物資的經驗,然後積累出科技。

    當真正治理國家的時候,曾經的平民會發現一件非常讓過去的自己不能接受的事情。那就是戰爭對國家損害問題。

    當一個國家遭遇到戰爭,國家會有多少損失?當所有房屋街道都被摧毀的時候,國家到底會有何等損失?幾千億幾萬億?

    答案是零!只要人沒死,或者說人只死了一點點。預先保存的工業設備農田等生產資料能夠在戰後啟動。國的財產沒有損失。那些民房財產是民間的損失。不是國的損失。

    相反國家的力量更加強大了。因為所有人都赤貧了。所有人在戰爭中被團結了一遍。所有人在戰後都有建立國家,保障自己下面人生安全不受戰爭威脅的需求。重新積累財產的需求。

    這種需求該怎麼滿足呢?只有勞動,參與工業生產,換取自己所需的,而這個過程中,生產經驗被總結了,有了這個過程,工業細節,也就是科技就在數據越來越齊全的情況下發展起來了,然後科技就有了躍進。

    火箭這個設想,在中國古代就有。然而為什麼在二戰後,火箭送人上天才變成現實呢?因為工業技術達到了。為什麼工業技術達到呢?因為所有工業生產步驟進一步細化了。是怎麼細化的呢?是人們在重建過程中,大量生產的過程中,總結的。為什麼會總結呢?為什麼會反復的生產呢,並且還浪費精力觀察呢?因為每個人一無所有了,每個人要大量消費。必須要用勞動兌現自己的消費需求。至于戰爭中損耗的資源,若是能夠提高生產經驗,那則是值得的。若是和平時代,所有人都在享受,不思進取,那麼從歷史發展角度上來看,這段和平時期是在浪費資源。

    國家的財富不是黃金,不是房屋。而是人類集群最先進的生產能力。

    戰爭不是發展的原動力,但是卻是破除人類社會中虛妄的最快方式。老實勞動,帶著敬業精神對國家勞動。不要作,過分的所求,不宣泄彌漫和頹廢。戰爭到來的腳步,到來的會緩慢一點。

    站在享樂主義,絕對自由,無政府主義的角度上來看,這樣的國家絕對是敵人。

    而站在人類原初仰望星空的探索願景上,也只有這樣的國家,才能讓大批的人類智慧團結起來爆發。

    當自鑒會最初平民年輕人們等上高位,思考這個國家的方向是,最終推演出了國家的未來。

    現在自鑒會曾經的年輕人們,現在面臨的選擇非常清晰,向左還是向右。冰冷無情未來只給了兩個選擇。沒有第三條路。當初任迪在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沒給任何回答,只有一聲嘆息,演變軍官的道路,注定任迪只能選擇向左。

    向左,為了理想,將其他一切干擾到理想的東西都放在可以犧牲的位置上。一旦國家受到內在或者是外在的原因停止前進,或者前進受阻,所有人都要犧牲。

    向右,向著人性的柔軟妥協,不願意放下就不不放下,當不得不放下的時候,在選擇不重要的放下。鐵塔在天行會發起核戰的時代,那些被轟炸的平民,就是可以被選擇放棄的。或許他們在幾萬年前和貴族有一個先祖,但是到了現在是可以選擇被放棄的。

    向左,自鑒會人員流水更換,然而發展的精神永存。

    向右,自鑒會貴族化,就像鐵塔其他家族那樣,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國家最最關鍵的骨干產業的產權證書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井口戰役》,方便以後閱讀井口戰役第九百七十一章 國家左右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井口戰役第九百七十一章 國家左右並對井口戰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