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葉之dnf的忍者!
一路上倒也是平靜,花了幾天時間大家倒也是來到了砂隱村。
坐落于風之國的沙漠地區,砂隱村仿佛是沙石堆砌的巨大堡壘。走進高聳的的沙石高牆,里面的建築也多是用沙石堆砌而成。
作為中忍考試的參與者,在遞出參加考試的憑證後,一行人很順利的通過了守衛的檢驗。
風之國的土地貧瘠多為沙漠,但是卻並不貧窮。風之國出產各種貴重金屬,四代風影的磁遁更是控制著珍貴的沙金。可以說風之國是建立在珍貴礦產上的國度。
住進砂隱村的住所,大家也都很累了。看著三個孩子們躺下休息火羽轉身走出的房間。
”砂隱村就這麼不放心我嗎?居然需要派個忍者跟著我們。”
火羽朝著房間外道通道拐角喊到。之間隨著火羽的話語落下一個墨綠色頭發的美女慢慢的走了出來,和眼楮一樣是土黃色的劉海垂在臉頰兩側。
”您的實力讓人無法忽略。”
她平靜的回答著火羽的話語。她並不是砂隱的暗部,帕庫拉在忍界名聲還是挺大的。在忍界大戰後各國的邊境之間還有許多摩擦。帕庫拉是幫助砂隱村抵擋岩隱的英雄。
”我好像看過你的情報,砂隱村的英雄帕庫拉。听說你擁有灼遁的血繼限界?”
火羽一下子就認出來了眼前的這個美女的身份。這個美女也是火羽此行的目的之一。他擁有著火羽提升實力必不可少的灼遁。
與其花費時間學習風遁,在想辦法和火遁組合成灼遁血繼,火羽覺得不如和這個灼遁的使用者交手,從戰斗中感悟灼遁的力量本質。就像當初領悟熔遁一般在戰斗中領悟灼遁。
”我也听說過你,千川火羽。曾經被木葉通緝的忍者居然加入了木葉,還真是可笑。”
火來不是什麼好脾氣的人,听著對方的挑釁火羽身後一道殘影閃過緊接著,在火羽的面前一把半人高的巨大火焰苦無突然凝聚,朝著帕庫拉的位置旋轉突進。
雖然在砂隱村的地盤大鬧一番對于現在木葉所需的和平沒有好處,但是火羽為了讓對手施展灼遁和自己戰斗。暗處的敵人充滿了未知性,誰也不知道暗中的敵人到底有多少強者,火羽必須盡快提升自己的實力。
帕庫拉連忙朝著後方跳躍,不過還沒等她躲多遠。炙熱的苦無在一瞬間炸裂。化作一點點的岩漿覆蓋著整個區域。
那沙石堆砌的房屋,在熔遁的力量下也只能慢慢的受熱融化。不過對手擁有灼遁血繼,這點溫度也不能對其照成多大的威脅。
對手躲過了熔岩的的攻擊,但是他身旁的牆壁在岩漿的包裹下,慢慢的開始融化。
”正好,到外面去打。讓我見識見識你的灼遁。”
看著帕庫拉順著火羽熔遁融化的牆壁跳出屋子。火羽笑著追了上去,朝著屋外的帕庫拉喊到。
”到村子外去。”
听著火羽的話語帕庫拉在心中做出決定,朝著村外奔逃。帕庫拉的灼遁威力不俗,不過也容易誤傷他人。她是砂忍的英雄,村民是她要保護的對象。
一轉眼,兩人在你追我趕中來到了砂忍村的村外。看著火羽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後,帕庫拉也是火氣十足。
”就因為一句冒犯的話語就一定要開戰嗎?既然你想要開戰,那麼我就全力奉陪!”
說完帕庫拉雙手快速的結印,剎那間在她的身旁一團團火球憑空凝聚。看著這凝聚的火球,火羽差點以為帕庫拉也擁有自己的傳承。
不過對于帕庫拉來說,這凝聚的火球是一個又一個武器。由熾烈的火焰變化而成的火球,可以隨著帕庫拉的心意變化使用。同時還可以配合著帕庫拉灼遁的力量,可以使人瞬間蒸發成干尸。
”來吧,讓我試試看你的灼遁。”
面對帕庫拉的話語火羽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很清楚對方已經生氣了。而火羽挑釁的話語,就好像在一瞬間點燃了火藥桶一般。帕庫拉在憤怒中朝著火羽投擲出了幾枚火球,但是都被火羽輕而易舉的躲閃過去。
”你不是擅長灼遁嗎?怎麼都在這玩球啊。就憑這點小伎倆可傷不了我。”
在火羽接二連三的挑釁下帕庫拉貝怒火沖昏了腦袋,巨大的火球在她的手中慢慢的凝聚,一瞬間擴大數倍。帶著這巨大的火球帕庫拉朝著火羽的方向扔了過去。
火羽本來打算躲閃,不過也在這一瞬間巨大的火球突然爆裂開來,方圓百米全都在灼遁的查卡拉籠罩的範圍。
炙熱的感覺席卷火羽的整個身體,但是在這炙熱的高溫下,他感覺到自己身體里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歡呼。
火焰的力量在火羽的身體里膨脹。火羽在一邊承受著灼遁的攻擊一邊解析著灼遁的本質。沒有什麼比親身經歷更容易了解其中的真相了。
不過即使火羽不懼怕這灼遁的攻擊,但這畢竟是來自于對手的攻擊,火羽感覺得到身體里的水分在不斷的流失。這就是帕庫拉最擅長的忍術,灼遁過蒸殺
此時在灼遁的攻擊中,火羽非常清晰的感覺到灼遁的力量。火爆的火焰進入了火羽的身體,剎那間火羽的表皮瞬間干癟了下去。如果帕庫拉的攻擊持續下去,火羽很快就會因為缺少水分而死。
風助火勢,灼遁擁有著比普通的火遁更加巨大的威力。帕庫拉可以用灼遁的力量將周圍空間里的水分蒸發。面對這樣的敵人換做事普通人已經死了。而火羽畢竟經歷了炎界的洗禮,對于高溫的忍耐程度遠超于常人。
在帕庫拉灼遁攻擊的下,火羽並沒有死去。甚至在接觸到灼遁的力量本質後,火羽知道掌握了這一份力量,他距離達成不知火的境界又更近了一步。
看著眼前在自己的攻擊下仍然頑強存活的火羽,帕庫拉感到十分的驚訝,而此時領悟了灼遁的火羽準備開始真正的反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