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歸鄉
暑假,如期而至。
這個暑假,不止林家人要出遠門,小巷這邊也有人從遠方趕來。
六月底,莊樺林風塵僕僕的從貴省趕了回來。
她一個人扛著兩個大包,裝的全是當地的特產,各種曬干的菌子,還有松茸這樣的山珍。
不過。
80年代的松茸不太值錢,賣不上什麼價格。
雖然東西不是很貴重,但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她趕在六月底過來,就是為了趕上林武峰回老家。
大一點的那一包,全是給林家的。
小點的那包,她是給莊家的,這個莊家特指莊超英。
莊趕美和莊家老兩口,半包都沒有。
這件事自然引得莊家老兩口不高興,一看女兒回來連家都不會,東西也不送,天天在街頭巷口感慨。
什麼‘女兒就是不頂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話,章口就來。
莊超英覺得作為大哥,他有責任撐起這個家,當了個中間人。
但。
兩頭都沒落得好。
莊樺林跟爸媽、二哥不來往,不是氣他們當年逼著她下鄉,事情都過去那麼多年,該慪的氣,早就慪完了。
她氣的是孩子上學的事。
要不是大哥、林家兩家幫忙,她兒子能回姑甦讀書嗎?
不能!
為母則剛。
那件事,她能記一輩子!
或許,未來某一天,她可能會和解,但絕不是現在。
況且……況且……
南下的火車上,林武峰和宋瑩看著車廂里那一大包山貨,說著,說著,又聊起了莊樺林。
“這次啊,鵬飛怕是要遭罪咯。”
宋瑩嗑著瓜子道︰“這小子,學習一點都不上心,也不知道跟誰學的。”
倏地,她愣了一下,目光投向站在床邊的林棟哲。
“林棟哲,你老實說,鵬飛是不是跟你學的?”
“天天瘋玩?”
“媽!”
一听戰火燒到自己身上,林棟哲連忙轉身,大呼冤枉。
“不是我啊,你看我看的那麼緊,什麼時候出去玩,不都是你規定好的嗎?”
“而且,而且我這次期末考試可是年級前十!”
好像也是?
宋瑩覺得自己似乎冤枉了兒子,不過,她沒有道歉的意思。
哪有老娘跟兒子道歉的?
“應該是學習強度的問題。”
一旁,林武峰道破真相。
“貴省那邊的教材、師資跟姑甦這邊不一樣,棟哲的教材我看過,比我們那時候學的難多了。”
“估計是沒適應吧,我們走的時候,莊老師不是再給他補課了嗎?”
“誒。”
宋瑩眼珠子一轉︰“有道理,好像是這麼一回事啊,還是你聰明,一眼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眼見警報解除,林棟哲便又趴在小桌板上,看著窗外的景色。
借著棉紡廠的關系,他們一家四口這次坐上了臥鋪。
不過。
姑甦那邊沒有直達南平的火車,他們需要轉二趟火車,再轉二趟汽車,最後還得做一段驢車,或者拖拉機。
這年頭的交通就是這麼不方便。
去大城市還好。
回小地方,倒個三五次車,那都是家常便飯。
很快。
林棟哲對第一次出遠門的期待,就被來回倒車消磨殆盡。
“年年,你每次出門都這樣嗎?”
又一次倒車,林棟哲憋不住了,找到弟弟問問。
“沒這麼頻繁。”
李杰直言道︰“我們出門比賽都有專門的臥鋪車廂,有時候還是軟臥,到了地方,一般都有專車。”
除了頭一回參加少年賽,剩下的比賽,交通環境都沒這般糟糕。
“那你去日本呢?”
“那邊是坐火車,還是汽車?”
“先坐飛機,到了那邊,看地方。”
李杰如實道︰“有火車,坐火車,沒火車,坐專門的小巴。”
“我也想坐專車。”
林棟哲捂著鼻子道︰“這車里臭烘烘的,我也是臭烘烘的。”
這麼熱的天,趕了兩天的路,來回倒了好幾車,別說林棟哲,連李杰身上都有點發酸。
“一會就到了。”
李杰微微一笑︰“這是最後一班車了,到站就能看到二叔他們。”
另一邊。
林武山跟鄉長已經提前到了車站,他們就兩個人過來接站,畢竟,那輛吉普車只能坐五個人。
極限狀態,可以坐六個。
前面兩個人,後排坐三個大人,一個小孩。
再多?
那是一個都坐不下了。
“大山,你看看是不是那輛車?”
遠遠看到一輛車駛來,劉鄉長指了指車子。
“是,是。”
林武山連忙道︰“應該就是,我之前去市里,坐的就是這班車。”
80年代,正是鄉鎮企業狂飆突進的時候,林武山他們村里辦的就有村辦工廠。
林武山是在茶葉廠上班。
之前跟著廠領導一起去過市里。
不一會兒,車子駛入了松溪縣汽車站,林武山和劉鄉長也轉到去了出站口。
小縣城的車站進出很隨意,他們直接從出站口進了停車場。
“大哥!”
看到林武峰背著一大包東西下了車,林武山神色激動的跑了過去。
好多年沒見了。
“大山!”
林武峰放下肩上的包裹,一把抱住了弟弟。
他也激動。
“嫂子。”
擁抱結束,林武山看著宋瑩,熟絡的喊了一聲。
“誒。”
宋瑩笑吟吟的點了點頭︰“這麼多年,大山你好像沒怎麼變啊,就是黑了一點,胖了一點。”
“�鞢I br />
林武山撓了撓頭︰“山里人嘛,都這樣。”
接著,他將目光移向旁邊的兩個孩子,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他看過照片。
“二叔好。”
“二叔。”
“誒。”
看著倆孩子喊自己,林武山樂的呵呵笑。
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
一個成績好,一個圍棋下的特別厲害,是全國冠軍。
真是老林家祖墳冒青煙了!
“差點忘了。”
林武山這時才想著介紹劉鄉長,又是一番客套,林武山扛起行李,一邊笑眯眯的介紹松溪,一邊往外面走。
“大哥,你看,這里之前的地方都拆了。”
“縣里規劃,以後要在這里建個茶葉集市,專門賣咱們縣里產的茶葉,我們村里的茶葉,以後都能在這里賣。”
提起茶葉廠,林武山的臉上滿是笑容。
閩省自古以來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單種糧食,很苦的。
茶葉不一樣,那是經濟作物,掙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