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萬界之大拯救

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放羊小星星 本章︰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

    翌日。

    一封詔令由中書簽發。

    詔,甦、湖、秀旁近州兵疏導積水,修堤,令江淮發運副使、知泰州張綸,及泰州西溪鹽倉監範仲淹董監督)之。

    遣直集賢院徐𠺖往之,促其役。

    王相公府。

    傍晚時分,王曾又將呂夷簡叫到了家里,昨日承明殿中,官家竟然涉政,且太後也沒有反對。

    這是之前從未發生過的事,必須好好商議一二。

    後院。

    還是熟悉的位置。

    “坦夫,對于昨日之事,你有何看法?”

    本來,這場談話昨天就該進行的,但昨天晚上王曾這邊有事耽擱了,所以才會推到今天。

    經過一天的思考,呂夷簡回答的很是干脆。

    “官家恐有親政之意。”

    其實,呂夷簡早就看到了苗頭,自打他姐夫上了那堂課之後,他便有一種預感。

    當今的官家,年紀雖小,卻不是一個甘于寂寞的人。

    之後,又有晏殊上書一事,此事無疑是印證了他的猜想。

    這一結果,既讓他驚喜,又讓他憂慮不已。

    聞言,王曾默默點了點頭,他的消息要比呂夷簡更靈通一些,他的看法和呂夷簡是一致的。

    只是,王曾也不知道,此事到底是福,還是禍。

    最近這幾個月,官家的表現雖然遠超預期,但官家今年畢竟才十三歲。

    他只听說過十三歲的神童,但神童更多是文學上的天賦。

    文學和治國,完全是兩回事。

    前者靠的是天賦,後者靠的是積累,性質截然不同。

    因此,王曾不是很贊同官家直接親政。

    若是時間往後再推兩到三年,他肯定會支持。

    “唉。”

    沉默半晌,王曾微微一嘆。

    多事之秋啊。

    內有太後專政,外有丁謂等奸黨,如今官家又欲親政,這時局,簡直是一團亂麻。

    “王相,可是另有高見?”

    和王曾不同,呂夷簡是支持官家盡快親政的。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他已經權知開封府,下一步便是出將入相。

    但一個蘿卜一個坑,上面的位置就那麼多,如果時局沒有大的變化,他不知道還要熬上多久。

    盡管他今年才四十多歲,還等得起,可權力這東西,誰不希望要的更多,來的更快?

    王曾緩緩道︰“官家實有聖君之相,然尚在幼沖之年,若是親政,對于國朝而言,只怕是福禍難料。”

    “王相所言,確實入木三分。”

    呂夷簡斟酌片刻道︰“坦夫亦是贊同,不過,如若繼續維持現狀,亦不可取也。”

    “何所言?”

    王曾眼中閃過一絲意外,這樣的回答,和他預想中的可有些不太一樣。

    在他的印象中,呂夷簡向來是那種老成持國的人。

    呂夷簡坦言道︰“宮中之事,坦夫亦有所聞,官家平時里看到的札子,皆是過去之政。”

    “且,太後詔我等議政,亦是將官家摒除在外。”

    “如此一來,對于官家的成長,卻是大有所害。”

    今日的呂夷簡也算是豁出去了,雖然眼下只有他和王曾兩人,但這等話若是傳到太後耳中,絕對是大不逆之言。

    只是,他也很清楚,以王曾的性格,極大概率不會支持官家盡快親政。

    所以,呂夷簡思慮再三,覺得有必要冒點險。

    風險和收益並存,官家想要親政,僅憑他一人,絕對是獨木難支。

    王曾的支持,很重要!

    身為北方士人的領頭人之一,如果能獲得王曾的支持,也就意味著北方士人的支持。

    雖然北方士人暫時受到了打壓,但北方士人集體仍然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有王曾的支持,呂夷簡再動用呂家的關系,推動官家親政一事,大有可為!

    另一邊,听到呂夷簡的逆言,王曾沉默許久。

    他在分析呂夷簡的意圖。

    事出反常即為妖!

    素來穩重的呂夷簡,今天竟然說出了這等‘大逆不道’的言論,必然有其深意。

    呂夷簡是想取‘從龍之功’啊。

    這一點,並不難猜,官家如今雖然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但如今的情況像極了東漢故事。

    呂後听政之際,天子亦是幼沖之年,朝堂內外皆有呂後一言而決。

    所以,用‘從龍之功’來形容,很貼切。

    自古以來,從龍之臣,出將入相只是尋常,呂夷簡出自東來呂氏,系出名門,他的叔叔更是位列宰輔。

    PS︰呂蒙正和呂夷簡雖然是出自同一個呂氏,但自呂蒙正和呂蒙亨,也就是呂夷簡父親那一輩,雙方便分家了【有點忘了,也有可能是呂龜圖,呂龜祥祖父那一代分的家】,一個在洛陽,一個在東來,不過,分家不久,他們的關系仍舊很是親密)

    有此出身,呂夷簡想要更進一步,實屬正常。

    王曾擔心的不是呂夷簡的野心,而是擔心官家能否擔得起天下之重。

    一個國家的擔子,重若千鈞,一個孩子真的能扛得住嗎?

    ‘罷了。’

    思慮片刻,王曾心中有了主意。

    “坦夫所言,確是謀國之言,官家確應多多參與听政之務。”

    听到這話,呂夷簡頓時心中大定。

    此計,成了!

    不過,促成听政之事,他還需要仔細籌謀一番。

    做事得講究方法。

    如果由他直接上言,等待他的只怕不是扶搖直上,而是貶黜出京。

    太後顯然是一個權力欲望極強的女人,且此時太後又手握先帝遺詔,佔據著大義。

    所以,這事只能從長計議。

    先找一人上書,行那投石問路之舉。

    ……

    ……

    ……

    福寧殿。

    李杰並不知道王曾府中發生的事,雖然皇城司被他掌握了一部分,但像王曾這樣的高官,即便是皇城司想查,也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的他,正在看張綸,準確來說是範仲淹之前呈上來的札子。

    天禧末年,泰州那邊海侵現象嚴重,海水倒灌,淹沒了大量的良田,因此方有了這份札子。

    半晌,李杰放下了札子,然後走到窗邊,向著南方的天空看了一眼。

    他很希望盡快在朝堂上看到這位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臣典範。

    調範仲淹去甦州治水,想必他對這份差事應該會很滿意。

    畢竟,範仲淹是甦州吳縣人。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諸天萬界之大拯救》,方便以後閱讀諸天萬界之大拯救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諸天萬界之大拯救第三十七章 呂夷簡的算盤並對諸天萬界之大拯救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