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結束又一天的跋涉,勞累的眾人在飽餐一頓之後安排好守夜早已鼾聲四起。除了周圍幾個篝火堆散發出的火光,和滿天星斗灑下來的點點星光,只有丁奇那個特別的帳篷傳出來一片光暈,還有光暈中那個長長的投影,引來守夜人一絲絲羨慕和濃濃的敬畏。
羨慕是因為頭領使用的明顯和獸皮帳篷不一樣材質的輕型帳篷,溫暖舒適,還有那可以自己發光的陶壺。敬畏則是因為這明顯不一樣的東西,肯定是神造之物,被打上神祗標志的物品,自然讓人敬畏,因此對丁奇那是敬畏有加。
帳篷還是和丁奇一起穿越過來的那頂帳篷,保護得很好。尤其是讓強壯的丑牛來隨身看護這頂帳篷,他更是拿命來保護。而這頂有別于其它的帳篷,有荒神的光環加持,大家也就見怪不怪。
至于燈光,可不是手電筒的燈光,而是來自一盞酒精燈的燈光。
陶制的玉壺春瓶樣,瓶口一個銅錢大小青銅蓋,中間穿過一筷子頭粗細的銅管,里面由一縷葛布制成的燈芯露頭而出,三樣東西組成燈頭,瓶體旁邊還放著一個用來蓋滅火焰的銅燈帽。陶罐圓圓的腹部里裝有一大半提純出來的酒精,被點燃之後,將端坐在小桌前書寫的丁奇的背影投射在帳篷上。
這個酒精燈和丁奇小時候上晚自習使用的煤油燈有些類似,只是燈體不一樣。以前煤油燈燈體是墨水瓶,現在的燈體只能是陶制的,玻璃還沒有研發出來。陶輪的發明,使得部落制陶技藝大大提高,制出來的陶器也更加平滑細膩。
丁奇最近一直在利用晚上空閑的時間書寫一本類似于百科全書類的書,名字叫《認識世界》。雖說是類似百科全書,但離百科全書還差得遠,只是一點兒皮毛,或者說基礎。就像他現在所書寫的內容,就是講的酒精燈發光發熱的原理。
內容涉及物理、自然、地理、天文等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力、光、聲音、風雨雷電、日月等內容,比如諺語“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這些內容都是丁奇以前的知識積累,想到哪寫到哪,算是一個總結,也是丁奇害怕隨著時間的消逝會將這些知識忘卻。
可丁奇卻不知道,除了作為穿越者自帶的最大金手指之外,他的記憶力卻是被大大的加強了,甚至還將他以前一些過目就忘的知識也給加深了不滅的印痕。可這和他身具的那個最大的金手指相比,這也只是毛毛雨啦!
酒精燈的發明,從側面也刺激丁奇要將農業發展起來,有糧食了才能大量生產酒及酒精,這樣大荒的世界中,晚上也會有一個比較明亮的未來。而且,酒精燈還有殺菌消毒的作用,只是安全上要特別注意。
滿天星斗發出明滅不定的光,如眼楮般眨個不停,而遠在山南部落的天空,黑雲密布,偶有閃電穿梭,卻無雷聲震天。幽暗的叢林中,一道道黑影不斷穿梭,時不時傳來一兩聲某種動物的慘叫聲,令得周圍的部落處在一種莫名的肅殺氛圍之中。翻滾的雲霧將星光全部遮住,將整個大地都籠罩在黑暗之中,讓人感覺有些壓抑,仿佛有什麼陰謀正在滋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