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此時此刻,丁奇他們正騎在馬背上,縱馬狂奔。交通工具的變化,使得它們前進的速度得到大大加快。
一人,一馬,上金雕,下猞猁,正跑在隊伍最前方,英姿颯爽。前後總共三十六個人,包括倉和熊及三個班的精英戰士,這三個班都歸屬于熊管轄。
他們每人座下馬匹都配得有馬鞍馬鐙,搭配青銅器,看著非常漂亮。在部落牛二帶領的皮匠們的巧手之下,馬匹身上各種配飾做得很精致,就連馬轡頭、馬嚼子、馬韁繩的搭配都很簡單、漂亮。
比如部落中給馬匹和驢身上配的那馬扎脖,這是丁奇告訴牛二之後制作出來的,為的是防止馬脖子或驢脖子被磨破了。有的地方叫馬套脖、驢套脖,好像書本上叫軛,即駕車時擱在牛馬頸上的曲木。只是牛可以用這種曲木制成的軛,馬和驢則不行,時間長了皮肉會磨破。只能用皮或者粗布、帆布等來制作,里面填滿稻草、雜草或麥桿兒,算是起到一個墊襯的作用。這種套脖或者說扎脖,在九十年代以前的農村很盛行,只要家里有馬、騾、驢的家戶都會有這件東西。
雖說牛馬身上的配飾都是丁奇指導著牛二他們在做,可他們做出來的活計卻是讓人贊不絕口。他們還制作出一種皮鞭,一點點編織出來,最前面有三個梢兒,甩在空中啪啪啪直響。如果抽在人身上,保準一抽一條血印,哪怕是再受虐的人也不敢被這種鞭子抽在身上。
因為牲口們都受不住,何況是人呢?不過,自從牛二制作出來這種鞭子之後,風得到消息去定制了一款皮鞭。每天都會在院子里練習一會兒,啪啪作響,美其名曰練功,這時候奔都會跑出去躲躲。為什麼?因為那不小心抽在自己身上是真疼,如果是沖著自己來一下,定是皮開肉綻。不過丁奇倒是很贊賞這種行為,風這可是在自創武功啊!
一代鞭神,橫空出世!
有了馬鞍和馬蹬,大家駕馭馬匹更加自由輕松,將人的雙手慢慢釋放出來。大家可以在馬上做一些動作,如射箭、沖刺、劈砍等,不用擔心自己被摔下馬來。
自從有了這些配飾,現在長途出行,大家是越來越輕松。像武器、箭袋、單人帳篷、背包、繩索等物都放在馬背上,如西部牛仔一般。可惜還差一頂牛仔帽和左輪手槍。
丁奇他們在鹿村休息一晚,上上下下檢查了一番整個鹿村的房屋和設施,特別是要迎來冬天,他們的取暖物資一定要準備齊全。至于肉食等,那都是常備物資。至于寧城那里的干貨,鹿村這里也少不了,他們都是隨取隨用,不受限制,當然,他們也不會浪費。
就比如現在丁奇面前的蒲公英茶,大家都非常喜歡,每天飯後都會泡上一碗,清清腸胃解油膩。現在蒲公英茶在各部落都很受歡迎,丁奇也將這些蒲公英茶的制備方法告訴各部落,這倒成了交換會上除了陶器、粗鹽、青銅器、獸皮之外第五種最受歡迎的物資,而且是公開制作方法的物資。
目前,丁部落已經將陶器、蒲公英茶和獸皮衣的制作方法告訴各部落,各種類型的陶器都制作出來不少,甚至還有部落生產出來了彩陶,這是白澤他們部落研制出來的。獸皮衣的制作方法公布出去,丁部落青銅針和青銅剪刀的銷量大增,獸皮衣物款式越來越多,只是他們的衣服款式仍舊充滿粗獷的原始風味。
天邊掛著一彎上弦月,再有七八天就到滿月,估計著
就是農歷的八月十五。丁奇已經安排醫巫犀牛進行嚴格的測算和繪畫,將每一天月亮的位置和形狀在草紙上進行繪畫,記錄著農歷時間的變化。中秋時間的確定,基本就能將大年三十兒和春節初一的日子確定下來。
來之前,犀牛已經告訴自己每天記錄的日晷白天時間已經和黑夜時間一樣,想必已經過去秋分日了。
按照丁奇的推測,五大部落組織的狩獵日活動大概是在中秋節前後召開。他們並沒有統一的時間觀念,只要人湊齊了,就會立即召開,避免耽擱他們回程時間。而且活動結束後,各部落還有機會回去準備更多的食物、燃料,保證自己的部落能夠在殘酷的大自然中生存下來。
丁奇曾經問過奔和倉他們,五大部落組織的狩獵日活動有沒有獎勵。他們表示不清楚,這一切都只是听說,沒有達到大型部落要求的就沒有參與資格,因此也只有到狩獵日活動場地才能得知。
第二天,丁奇他們從鹿村拿走了一部分粗鹽,每人攜帶二十斤的量,啟程前往銅村。
到達銅村後,丁奇和一眾銅村上下搞了一次聯歡,鼓勵和表揚了白牙、狐等人,並表示下一步將銅村的規模再擴大一倍,補充更多的人口,尤其是女人進來。這讓銅村一干大老爺們嚎叫了半天,嚇得那些狗們縮在自己窩里懷疑狗生,到底自己是狼還是那群人類是狼?
現在銅村的人口不到一百二十人,有兩個排共計六十八名戰士,另外有二十幾名來自寧城的各種工匠,其他的都是原青部落的人老少,不適合當戰士。除此之外,銅村內還有三十幾名來自烏金部落的奴。所以銅村整體的規模要比鹿村大一些,畢竟這里可是整個部落的根基啊!防御和保密工作非常重要。
丁奇和來自烏金部落的奴烏金見了一面,已經認清現實和丁部落強大的烏金,將自己知道的一切關于烏金部落的消息都告訴了丁奇。特別是關于烏金刀和部落烏金的數量問題,更是回答得非常詳細。這倒是讓丁奇有些為難,到底是殺他還是留他。
本意是按照保守秘密的原則,一切知曉銅村實際存在意義的百丁部落人都要被殺死,確保秘密不會被其他人知曉。可這個烏金卻是相當慫,使勁兒地磕頭求饒,就是為了不讓丁奇殺自己。
猶豫了一會兒的丁奇,決定暫時留其一條命,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用得上。只是叮囑白牙和狐兩人,要對這些人嚴加看管。
借著火把的亮光,丁奇又查看了銅村的物資儲備情況,告訴兩人只要物資不夠就立即派人去寧城或者鹿村調取,保證人們的吃住一定要安全。
當丁奇看到堆放在一處磚房里、碼放整齊的葛根縴維時,心里面更加高興。前段時間已經帶回部落一批葛根縴維,如果再把這些帶回去,整個冬天巧她們就真的沒有其他事情可做,只需紡線織布即可。
丁奇專門和老黑及麻桿兒交待,讓他們準備好第一場大雪來臨時采挖葛根,到時候他會派人過來一起將葛根運回寧城。老黑他們表示,現在銅村人手主要用于采礦燒木炭煉銅,制葛根縴維也只是他們十幾個老家伙干的。如果能再給他們一些人手,葛根縴維的規模還會翻一倍,因此這周圍的葛根實在是太多。
丁奇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丁奇在給銅村留下一半的粗鹽之後,再次啟程前往黑水部落。只是在路過原灰
石部落的時候,早已經看不到原來的痕跡,就連他們之前生活的山洞都被一些野獸所佔據,荒無人煙。只有深草叢中偶爾看到的人骨和石器,告訴別人這里曾經有過一個部落。再過一段時間,只怕一丁點的痕跡都留不下來。
這就是歷史長河的殘酷!
哪怕你再偉大,最終也逃脫不了成為一仸黃土的命運!
快馬加鞭,丁奇終于在三天後到達黑水部落外圍。如果按照以往的速度,至少需要七八天的時間才能從灰石部落到達黑水部落。
來到這里,最明顯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河流增多,它們都朝著一個方向奔行,那就是黑水澤。黑水澤周圍水系眾多,資源豐富,丁奇甚至會看到一些枯黃的野稻矗立在岸邊。至于殘敗的荷葉和其上的蓮蓬,則偶爾可見,一片片,面積不大。
一些提前回歸南方的野鴨和大雁等都在水中覓食,還有天鵝和各種鶴類。丹頂鶴倒是沒有看到,讓丁奇有些遺憾。丁部落那邊的南湖邊上,丁奇也從沒有見過丹頂鶴在那里駐足,想必這里和南湖那邊不是它們的遷移路線吧!
之前和白水部落有過約定,丁奇來到周圍的時候,一定要先去白水部落做客。因此,丁奇就帶著眾人前往白水部落。
至于白水部落的方向,他們已經從路過的一小部落那里得知白水部落的位置,代價只是一個陶碗罷了。
現在的白水部落,上下的生活過得很富足。自從他們和丁部落結緣之後,獲得了許多工具和他們稱之為神器的東西,比如說漁網、斧頭、菜刀、多股魚叉及陶器。而且,他們還學會了如何保存更多的肉食和魚類,用陶器煮肉和魚,能讓更多的年長者或年幼者活下去。
慷慨的丁部落甚至將陶器和漁網的制作編織方法告訴了自己和白澤兩個部落,這最終造成兩個部落成為周圍除黑水部落外最富足的部落。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小型或微型部落選擇加入到兩個部落中,只為自己的族人能夠活下去。
再加上對外宣稱白水和白澤兩個部落和丁部落結盟,所以沒有哪個部落再敢打自己部落的主意,特別是黑水部落,甚至隱隱想拉攏自己部落,有時候還要看自己部落臉色行事。因為黑水部落的漁網壞了之後,就近只能找自己部落來維修或交換。
自從黑水部落和狂蛇部落互相打起來之後,周圍很多中小部落不得不選擇站隊。只有白澤和白水還有紅湖幾個部落沒有受到兩個部落戰爭的影響,照常生活,沒有受到兩個部落的攻擊。
所以,白水部落頭領源和醫巫白水兩人對丁部落的感激之情已經無法用語言表達。源曾經和白澤部落的頭領涂開過一個玩笑話,如果自己是一個女人,那麼為了感謝荒神的恩賜,他會選擇成為丁奇的女奴。
此時,源正帶領十幾個部落成員在一處水塘里捕魚。他們使用的漁網是經過改進之後織出來的漁網,網眼兒更小,大概雉雞蛋大小的眼兒,能夠捕捉到更多的魚,不用擔心那些小魚會逃跑。這可是自己派人去丁部落的鹿村學習到的技能,目前暫時只有自己和白澤兩個部落會編織,僅限于自己部落使用。
至于交換的打算,暫時沒有。丁頭領可是說過
“一定要將對自己部落有利的東西保存在自己手里,對于新生事物,一定要等到它傳播之前盡量獲取最大化的交換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