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香爐裊裊。
寧王朱權拜在香案之下,口稱微臣接旨。
郝風樓只是看他一眼,取出聖旨,便開始念起來。
這份聖旨,對寧王並沒有任何指責之處,論起來,算是恩旨,無非是想念寧王這個兄弟,大家許久不見,不知近況如何,又有某某國貢上了貢品若干,轉賜寧王,望他保重身體,又聞他近日熱衷茶道,撰寫了茶經,于是命寧王呈上茶經,屆時在修書時,將其收錄。
無論是郝風樓還是朱權,心里都明白聖旨大致就是什麼內容,這聖旨既是給寧王的,某種意義來說,又何嘗不是給天下人看的,既是給天下人看的,自然而然,不會有什麼指責。
朱棣是做樣子,朱權自然而然,也得乖乖的做樣子,他誠惶誠恐的行了禮,感激涕零的道︰“陛下鴻恩浩蕩……”
旋即,接了聖旨,命身邊的人好生收藏,才勉強擠出笑容,朝郝風樓拱拱手︰“郝大人,咱們入內說話吧。”
這個時候,該來的還是會來,朱權一個請的姿勢,而那寧王府里,更不知隱藏了多少個刀斧手,戲也演完了,郝大人,請吧。
郝風樓豈會不明白,自己拖延的了一時,可是該進去還是要進去,只是一旦進去,事情可就不是這麼好說的了,郝風樓絕不是膽大的人,事實上,他越是身居高位,就越珍惜自己,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道理便是如此。沒有把握,進去之後,性命就在別人手里。他郝風樓豈能上這個當。
可朱權是寧王,你作為欽差,沒有不進去的道理,而且也不免弱了朝廷的威風。
進……還是不進……
問題又擺在了面前。
朱權臉色冷漠,也在等待著郝風樓的答案。
而其他人等,有人期盼,有人擔憂。
楊士奇捋著須。闔目不語,他也有點擔心,這件事一個不慎。就可能引發極為嚴重的後果,寧王現在是殺氣騰騰,羊入虎口,老會還會將它吐出來麼?
“噢。”郝風樓微笑。他背著手。似乎將要踏入府中的意思,突然,他又駐足了。
這家伙磨蹭起來,真教人難受。
可是他腿勢一收,卻又笑了︰“且慢,還有一件事,忘了請教寧王殿下。”
朱權這個時候,不願意和郝風樓發生什麼沖突。他心里想著的,一切都等進了這王府再說。所以這時候,臉上依舊帶著笑容︰“郝大人有什麼見教?”
郝風樓嘆口氣︰“我們抵達九江時,卻遇到一群亂賊,襲擊欽差行轅,而且這些人,卻都是身穿王府護衛的衣甲,其中一個酋首更是可笑,哈………他竟是自稱,是寧王世子,是上高王,本官听了,差點飯都要噴出來,此人誰不好冒充,偏偏冒充天潢貴冑,可見這賊人奸邪,狡詐無比。這樣的人,本官自是見都不見,直接叫人將他綁了,直接沉入江水之中,寧王殿下,我有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上高王殿下是鳳子龍孫,可是卻要小心,切莫讓一些賊人打著他的招牌壞了名聲,這件事,我已修書一封,上奏天子……”
朱權眼眸里閃爍著痛苦,他的手在顫抖。
這個沉江的,就是自己的嫡長子,是自己栽培了二十年的兒子啊。
這個被郝風樓拿來取笑的,就是上高王,郝風樓知道這個人的身份,可是他在裝糊涂,自己也知道這人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這話被郝風樓說出來取笑,自己還能裝糊涂麼?
他嘴唇哆嗦,身軀在顫抖。
他的變化,所有人都看到了。
大家都假裝糊涂,都裝作,什麼都不知道,還有人臉上依舊掛著笑,只是這笑,實在有些生硬,有些滑稽。
郝風樓又淡淡的道︰“陛下若是知道此事,怕是要將那惡賊千刀萬剮,陛下是素來喜愛上高王的,他經常對我說,上高王少聰穎,及到年長時,知書達理,實在宗室子弟們的楷模,現在有人惡他的名聲,豈會不震怒?可惜啊可惜,可惜本官當時一怒之下,直接命人讓這廝喂魚去了,這等欺世盜名的惡賊,最是可恨,寧王殿下,你說是不是。”
郝風樓笑吟吟的看寧王。
朱權的腦子里,一下子浮出無數畫面,他想到了朱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