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路上走的不算慢,很快便到了一處巷子外。那巷子極長,四處都沒什麼店家,只看見綿延的紅色牆磚,里頭是林林而立的一座座房屋,還有數不清的樹木。
江楓路見我看的新奇,與我介紹道“娘娘,這條胡同名叫香樟胡同,因種了許多南方而來的香樟樹得名。但因里頭住的多事王公卿貴、朝廷大員,人們便叫他富貴胡同。”
“那富察大人的家便在這富貴胡同里麼?”我問道。
“是的。”江楓路答“還有許多在外建府的貝子、包括那慎親王家楊氏的娘家府邸,都在這里。”
我點了點頭,不一會兒便到了一處前門,看見門口紅色燈籠高掛,牌匾上寫著懷府。想來這便是富察大人,富察•子懷的府邸了。
滿族當中,其實並無稱呼姓氏的習俗,如這富察大人,遇人其實並不會自稱為“富察•子懷”,如我並不會自稱“索綽羅•蘭兒”一般,應當是自稱“在下子懷,富察氏族人。”而漢人當中,習慣以姓氏相稱,便隨了這漢俗,取名字當中一字為假姓,子懷,便一般稱之為懷大人。只有與皇後見面時,習慣以姓氏相稱,便也稱之為富察大人了。
如同前朝那位和 和大人,其實應當名為“鈕祜祿•和 ”一般。
這懷府門口兩個石獅子威嚴肅立,大門緊閉,並無人進出。只看遠遠的一個偏門打開,一個小丫鬟伴著一個老嬤嬤從里頭挎著籃子出來,似乎要出門買菜。
我還沒等給江楓路使個眼色,江楓路便很有心的上前詢問道“嬤嬤叨擾,請問懷大人與夫人可在家。”
那老嬤嬤見我們幾個來了,有些驚訝,又突然變成了一副了然的樣子,邁著漢人的小步子走到我們面前,跟悄悄話似的道“你們也來了?”
我與江楓路正一頭霧水,榮貴妃更是滿眼茫然,還好皇後反應敏捷,便順著道“我們也來了。”
“哎喲喲,這可不得了。”老嬤嬤拍著手道“你們是誰介紹而來的?”
皇後這回則看向了我,我認認真真的答道“還有誰呢,不就是那位。”
“哎喲喲,原來是那位大人!”老嬤嬤又拍了拍手。榮貴妃的眼神更顯茫然了,榮貴妃低聲問我道“怎麼回事?”
我低聲回到“不知道,先將計就計再說。”
老嬤嬤看向我們,十分熱心道“幾位夫人自己來,是家中大人不方便吧。”
“是,男人總是有不方便的地方。”我說道“但女子拜會夫人,那怕是較為便利了。”
“確實如此啊。”老嬤嬤嘆了口氣“只是這進來風頭緊……瓜爾佳氏的消息你清不清楚?”
榮貴妃忍不住搭茬,只是還好中間她回過了神來“這怎麼還有我……我最喜歡的瓜爾佳氏的事情呢?”
老嬤嬤意味深長的道“我們家大人早就說,瓜爾佳氏那麼招搖,遲早得出事,因此瓜爾佳氏子弟,或是他們舉薦的人,自己一個也不見。哎,你們跟瓜爾佳氏沒關系吧。”
“沒關系沒關系。”我們連忙一起搖頭。
“那就好。”老嬤嬤話多,忍不住感慨起來“如今日子愈發的冷了,找我家大人的人也多了起來,既然你們是付大人引薦的,我也不好不通報。只是丑話說在前頭,哪怕是付大人的子嗣,也不一定能麼能說通道理了。”
“那就勞煩嬤嬤了。”皇後躬身謝道,江楓路更是掏出了一點碎銀子遞了上去。
老嬤嬤心有靈犀的接下,打發那丫鬟去買菜,自己急匆匆的回了院子。
我們幾人站在秋風當中,大紅的門前,互相疑惑的看來看去,但似乎只有皇後和江楓路算是明白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榮貴妃問道。
江楓路不好意思的道“回娘娘的話,這官場里面,互相盤結關系,上下打點總是有的。懷大人身為皇後之兄,又娶了瑾嬪娘娘的妹妹,自然風光無兩,往來人多了,也是正常。”
“那這付大人又是誰?”榮貴妃問道。
“是付霖。”皇後說道“他與我兄長同科進士,乃翰林院大學士,算得上是至交。他們二人來往密切實屬朋友情誼,只是……”
皇後微微一頓,疑惑道“這付大人頻繁引薦人與我兄長見面,還扯上瓜爾佳氏,這又是何意?”
我也皺了眉,說道“皇後莫怪。我也覺得此處有些蹊蹺。若是普通的好友相識,甚至是引薦門人後輩,也無需像剛才那般說的仿佛做賊似的。而且依那老嬤嬤所言,平日里來拜會富察大人的人只多不少,現下應當都拒了,只是留下付大人所薦的不好駁了面子。”
“感覺不大對。”皇後搖搖頭。
我也搖搖頭“是不大對。”
不一會兒,那老嬤嬤又邁著腳從院子里小心翼翼的走了出來。有了江楓路的銀錢打點,她這會子顯得更熱情了些,搓著手就走了過來“幾位夫人,不好意思,我家老爺今日身體不適,不見客。”
“那這可如何是好?”皇後故作為難問道“懷大人幾時能身體康健?”
“這就不好說了。”老嬤嬤有些為難道。
“那夫人呢?”我問道“夫人可見得?”
老嬤嬤也搖搖頭“夫人與大人共在一處。更何況夫人年幼,不太當事。”
老嬤嬤念叨了一會兒,又抬起頭來道“不過我們家夫人性子活潑,你們要是能送些討她歡心的禮物,或許能行。”
“以前可有這麼做了的?”我感覺有些心虛。
“有。”老嬤嬤很是開心的拍著手“以前見不著大人的,就買禮物送夫人,也就見著大人了。”
我更心虛了,頭深深的埋在了胸口。
皇後倒是沒有在意這些事,皺眉問道“那送過禮物的人有哪些,老嬤嬤可能教導一番?”
“多了去了。”老嬤嬤道“不過近來尤其多的是瓜爾佳的那個四郎,就是江湖中聞名的白虹幫老大,還有昱郡王與廉郡王。”
“昱郡王我知道。”我問道“那廉郡王是……?”
“廉郡王是先帝的十七弟,昱郡王的同母兄。”皇後道“不過這廉郡王向來深居簡出,不問世事,怎麼突然開始拜訪起我家長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