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里的日子本以為難捱,沒想到卻十分快意。
早年間見母親和姨娘生產,總是將窗戶封的密不透氣,十分悶熱難受。可宮中太醫卻說五月暑氣極盛,不宜過悶,便將屋內好生通風,更有太醫宮女來時時檢查溫度。待到半月以後,我便能下床稍事走動,太醫給我診脈時也稱我身體不差,因此我除了胖了一圈,倒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我母親一直陪伴在我左右,我苦惱于是否胖的太過厲害,她卻勸我說這是有福,如今圓臉越發的喜慶了。
等到六月初六,舒嬪那兒傳來了生產的消息,听說是舒嬪體弱,因此早了幾日,生產也比我慢了許多。
我還在月子里無法出門,差了織心去探听消息贈送禮物,等到初八天蒙蒙亮,才見織心急匆匆的回來傳消息。
“生啦,生啦,是個公主!”織心還沒進大門就嚷道。
我抬著頭向外看“舒嬪呢,還好麼?”
“耗得力氣太多,暈睡過去了,不過皇上和皇後都陪著呢,讓諸妃都散了,應當無礙的。”織心道。
我便讓織心再送了點補品過去,還替舒嬪再菩薩面前拜了拜。
等過了幾日,便來了舒嬪好轉的日子,到了七月初又是盛夏時節,我與舒嬪一同出了月子,恢復了晨昏定省,早晨間我來到坤寧宮與皇後拜會,與眾人許久不見,都是一副思念的面孔。
“妹妹許久不見,近來可好?”皇後問到。
我與舒嬪都答很好,謝了恩。只是舒嬪面色還顯有些蒼白,皇後便將了些名貴藥物賞了下去。
說話間,只看見尾端的劉答應不似其他人般熱切,眼神總有些躲閃。雖說是新人,但祥常在都找了機會與我攀談,玉貴人也時不時蹦出帶口音的幾個字,怕是漢話還未學好。只是不知這劉答應為何垂著頭一味絞著手帕,抿著嘴似乎有話要講。
我對身旁的繡畫微微一抬頭,繡畫便找了機會將劉答應身邊的宮女帶走,細細耳語了兩句,她們兩出門還沒說兩句話,我便看見繡畫匆匆跑到了門口睜大了眼楮望向我。
“怎麼了?”我招手讓她過來問道。
繡畫卻只是站著,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她站在門口顯得太突兀,皇後也察覺到有所異常,將目光望了過去。我心下覺得有些難堪,沒想到繡畫竟然是如此不知規矩之人,卻看見繡畫猛地道出兩個字。
“懷了。”
“什麼?”皇後不明就里。
繡畫連忙邁進門來,匆匆跪下“恭喜皇後,賀喜皇後,劉答應懷了。”
“什麼?!”皇後騰一下子站了起來,眾妃也頓時喧嘩開。
我見皇後拿著帕子的手都在顫“可是真的?”
繡畫伸手一把將劉答應的宮女拉了進來,那小宮女與劉答應一個性子,低著頭,戰戰兢兢的不敢說話,半晌才叩了頭出聲“是、是真的,今個兒早晨叫太醫來診過脈,說、說是喜脈。”
榮貴妃當即就轉向了如嬪“你怎麼不知道?”
如嬪也一臉發懵“我不知道呀,劉答應一直身子弱,我讓太醫每逢五日來與她診平安脈,並未听說此事。”
所有人又刷一下看向劉答應,劉答應被看的頓了半晌,才終于開口“是……是我教太醫不要說出去的。”
“這是大喜,為何不說?”皇後問。
“是呀。”如嬪一臉著急。
“怕……怕出了差池,可怎麼好。”劉答應怯生生道“我攏共就承了兩次寵,哪曉得……”
“敬事房的本子在誰那兒?”皇後轉頭問向容妃。
容妃回到“在我這兒,劉答應入宮承寵一次,三個月前皇上無人可召,點了一次名,便在沒有了。”
“也就是說……”皇後有些不可置信。
“也就是說……”榮貴妃也有些不可置信。
“也就是說……”如嬪肯定是要跟上的。
愉嬪則瞪著眼楮問“這一次,就懷上了?”
眾妃又刷的一眼看向劉答應。
劉答應被這麼一瞅,都快哭出來了“所以……所以我才說不要往外講。我也覺得不太可能,太醫診錯了可如何是好?豈不是欺瞞皇後皇上?”
榮貴妃問如嬪“她這幾月,月事如何?”
“沒來過。”如嬪道“正是因為沒來,我才以為是身體不好,讓太醫專程多看看她的。”
“既然怕太醫診錯,那就叫太醫來再診一次。”還是皇後果決,手指一揮,珠夏便急匆匆的去了。眾妃凝神靜氣的等了小一炷香,林太醫便進了坤寧宮,再有小一會兒,林太醫便赫然下拜。
“恭喜皇後娘娘,賀喜皇上,劉答應有喜了。”
一時間,滿座嘩然。
再過了不消一個上午,滿宮便嘩然了。
都說初夜不宜有孕,等于說劉答應一夜間便懷上龍子,這讓太後老人家笑得合不攏嘴,忙說今年是喜年。
皇上更是下旨宣布與皇後擇吉日共謝蒼天,並下旨讓劉答應升常在並賜號,等誕下龍兒再升貴人。
傍晚的時候,我看見劉答應的宮室外圍了一圈人,都說要沾沾喜氣,我還听愉嬪與芳貴人道“這宮里頭除了純嬪、瑾嬪、舒嬪共拜的送子娘娘,第二就是這劉答應處有福氣了。”
因為這頂頂的福氣,第二日太後便親自下了懿旨,升劉答應為福常在。這可是不可多得的賜字,人人都羨慕的緊。變為福常在的劉答應也滿心歡喜,脾氣和善,無論有何時、有哪位宮妃去她屋子里坐坐要粘“福氣”,她都一應應允,似乎對宮內的熱鬧十分歡喜。
因她胎月尚早,現下已經胎象見穩,便讓她與我、容妃等幾位一同舉行冊封大典。
我永遠記得那時七月剛出頭的一天,盛夏時節卻涼風習習,吉服壓得我滿身勞碌,但心下卻十分歡喜。
宮內有規矩,只有嬪以上的店里才在太和殿舉行,也才有東珠吉服,華袍加身。
我與舒嬪並行在容妃、如嬪之後,索綽羅氏貴人冊瑾嬪,舒貴人冊舒嬪,如嬪晉如妃,容妃為避榮貴妃,改字昭貴妃。
其他人的禮節,則在空閑的翊坤宮進行,瓜爾佳氏常在復莊貴人,芳常在晉芳貴人,劉答應晉福常在。
朝華七月,心想事成。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貴人索綽羅氏,淑慎性成,嘉德含章;聰敏淑睿,敦睦純仁,風姿雅悅,深慰朕心;著即冊封為嬪,號瑾,賜居儲秀宮,欽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