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團

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允鋒 本章︰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

    干不干?

    當然干啦!

    索尼作為咱大金年輕一代的精英,其實已經多次深入大明。

    他想潛入很簡單,隨便找個走私商的馱隊就能解決,這些年陸上的走私早就已經恢復,說到底只要他們那里的人參還在源源不斷挖出來,那麼總會有商人想方設法通過明軍的封鎖線。

    這種事情誰也解決不了。

    別說是孫傳庭了,就是楊信去也沒什麼好辦法。

    尤其是野豬皮連朝鮮都控制後,幾乎可以說壟斷了人參產地,關內人參價格的不斷上漲,給了走私商們巨大的動力,這時候的野生人參可不是現代都快變成鳳毛麟角了。這時候人參在長白山區可以說遍地都是,萬歷年間野豬皮還恭順時候,曾經因為犯錯誤被萬歷懲罰性關閉互市兩年,兩年里野豬皮那里的人參因為保管不善爛了十幾萬斤……

    好吧,就是十幾萬斤。

    這個夸張的數字是歷史記載,應該是沒曬干的,曬干的十幾萬斤就實在是太夸張了。

    但即便是如此也意味著這時候的人參在野豬皮那里不比蘿卜強多少。

    而關內呢?

    干的十兩銀子一斤。

    據說原本歷史上崇禎年間漲到過十六兩。

    這樣的暴利還能阻擋住走私,那大明的邊防體系效率得比美墨邊境警察們還高。

    索尼就是化裝之後,跟著走私商進入遼東,然後拿著購買的假路引堂而皇之地進了大明的京城,這些年他幾乎每年都得走一趟,為野豬皮帶回大明這邊的情報,同樣他也眼看著明軍實力的增強。遼東已經到處都是稜堡,原本的舊城堡逐漸被廢棄拆毀,奉集堡之類重要堡壘全部包磚的稜堡化,遼陽沈陽之類城市雖然因為成本問題沒有稜堡化,但卻在外圍附加大量三角炮台。

    效果差不多。

    孫承宗一年往遼東扔五百萬也不是白扔的。

    所有城牆上都堆滿了大炮。

    而精銳騎兵們全都火槍化,雖然大金勇士還有自詡的悍勇,但弓箭終究射不過轉輪打火短槍也是事實。

    哪怕過了戰區,到山海關一帶同樣也是銅牆鐵壁般,雖然山海關城並沒有稜堡化,但卻大量使用水泥加固,實際上兩個翼城也是稜堡,而且在關城新增加的三角炮台上,據說還架著炮彈重達十八斤,一炮糜爛數十里的巨炮。當然,這種說法其實夸張的,準確說其實是二十四磅加農炮,一炮糜爛數十里肯定是不可能的,不過靠近到山海關五里內,基本上就該承受這些巨大的炮彈了。

    而且是經過反復測試,就跟岸防炮一樣編制了射擊表的。

    總之,哪怕不是很懂這些,索尼也知道,大明這個龐然大物已經從最初的萎靡中逐漸甦醒,開始真正展現出這個龐然大物應有的強大。

    然後就是他們的末日了。

    事實上他們已經在末日邊緣了,去年就是靠著殺無糧人撐過來的,這種吃自己的苟延殘喘方式玩不了幾次,而今年的災情比去年更嚴重,朝鮮境內因為他們武力收繳糧食,已經出現饑民造反了。為了維持他們這邊的供應,野豬皮只能從朝鮮人那里榨取所有能榨取的,雖然造反都會遭到清洗,最後無論人還是糧食統統變成食物,但清洗過程中也是要付出傷亡的。

    而且一旦朝鮮人逃進深山,他們想抓出來也不容易。

    總之大金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要麼這樣被困死餓死,要麼就干脆豁出去拼死一搏。

    像他這樣的少壯派當然喜歡後者。

    更何況這個計劃听起來還是很靠譜的。

    如果真能和林丹汗建立同盟,再加上實力強悍的碩壘,三家可以拼湊起二十萬勇猛善戰的勇士,東西夾擊完全有勝利的可能,迎戰楊信什麼的先不說,至少打下遼

    陽後那里的各種物資,可以讓他們幾年內不用擔心物資匱乏。

    索尼最終躊躇滿志地踏上了張家口的旅程。

    楊信當然不會知道這些。

    他率領著平叛大軍沿著運河浩浩蕩蕩南下,然後……

    在天津停下了。

    他為國出征,此去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不得先回家安排一下啊,話說楊都督這些年為了萬歲爺,為了大明江山東征西討,一年連夫妻生活都過不了幾回,以至于至今無兒無女,現在又要遠赴浙江為國平叛,路過家門回去住幾天安慰一下一堆妻妾也是人之常情。至于隨行將士,當然是也一起過去,都是楊都督的兄弟,路過楊都督家當然要去喝個酒吃個海鮮什麼的,至于南方的戰局,那個又不是說就指望他去。

    這時候南京的官軍已經南下。

    南京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張可大被任命為援剿總兵,率領在南京拼湊的兩萬大軍南下徽州,而且還特意調了三千虎威軍一同南下。

    另外湖廣總兵魯欽也率領湖廣軍進入江西。

    所以許都周圍也算大軍雲集,不過楊都督已經提前發出命令,各部嚴守別讓叛軍襲擾他處即可,如今快要麥收了,一切以麥收為重,就算打也得收完麥子以後再打,任何人都不得輕舉妄動,違令者軍法處置。而且他的這個命令居然得到了絕大多數文臣的支持,就連新舊東林黨都一致說楊都督難得做了回好事,所以南下什麼的暫時不用太急。

    其實大家也都不希望他太著急。

    新城。

    “河間侯,此等巨艦除了炫耀之外還有何用?”

    高弘圖站在這座稜堡上看著前方航道。

    他是楊信的監軍,大明武將總督軍務必須有文官監軍,以前楊信在外總是胡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身邊沒有個監軍念緊箍咒,這次是在京城出征,這監軍自然不能少了。為了顯示對他的尊重,孫承宗把一堆資歷夠,而且目前相對來講比較清閑的官員名單拿出來讓他挑,然後他挑了高弘圖。

    而且各方對此還皆大歡喜。

    高弘圖是膠州人,閹黨核心的齊黨當然歡迎,而且親東林黨。

    反正他不是閹黨,之前還觸怒過九千歲,這樣的人無疑各方都滿意。

    他的職責就是楊信的軍紀,後勤,記功之類。其實主要是防止楊信南下途中節外生枝轉到甦松去,按照孫承宗的千叮嚀萬囑咐,高弘圖必須保證楊信的大軍走西路,也就是走江西路線。為了防止他走運河,孫承宗特意下令把運河線的軍糧全部運到北方,同時在南昌儲備物資等著他過去。

    不得不說孫承宗也是煞費苦心。

    而此刻被邀請來做客的高弘圖,正看著四艘巨艦在滿潮的海河緩緩駛過,雙層炮門全部打開,一個個炮口伸出,所有船帆張開,仿佛四座浮動的山岳。

    “炫耀難道不夠嗎?”

    楊信說道。

    這是他的四艘戰列艦。

    它們即將前往登州,不過登州也不是目的地,蓬萊水城的水太淺,無法讓這些吃水超過五米的巨艦停泊,所以真正的目的地是威海衛,並且在那里與等候的十二艘巡洋艦共同組成新的北洋水師。

    而香港的兩艘戰列艦和三十六艘巡洋艦,則單獨編成南洋水師。

    其他沿海水師全部撤銷,戰艦改為各地總兵下屬海防營,比如原本登萊水師的小型巡洋艦,分別編入登萊總兵,東江總兵,朝鮮總兵下屬海防營,不過登萊總兵管不著北洋水師,這支水師和南洋水師一樣,都是直屬總督沿海軍務,水師提督與登萊總兵平級。

    就是兵部也管不著。

    水師的錢糧也不是戶部出,直接由皇帝的內庫出。

    甚至楊信還在攛掇天啟成立單獨的海軍大都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混在大明搞社團》,方便以後閱讀混在大明搞社團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混在大明搞社團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並對混在大明搞社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