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大明搞社團

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木允鋒 本章︰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

    “他同意了?”

    楊信問從林丹汗房中走出的德爾格勒。

    後者搖了搖頭。

    “還挺倔強的!”

    楊信無語地說道。

    林丹巴圖爾閣下還是對他向大明皇帝稱臣納貢,而且還要交出那顆被他視若命根子的玉璽這件事無法接受。

    哪怕他老丈人親自勸說都沒用。

    “不答應就帶他去京城!”

    他老丈人冷笑道。

    好吧,他老丈人其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實際上楊信活捉林丹汗這件事,對于葉赫部來說完全可以說是驚喜,這個家伙的雄心壯志盡人皆知,金台吉和炒花堅定地站在一起,就是明白他女婿一統草原之後,肯定會惦記他的地盤。這就像炒花同樣堅定地和他們站在一起是因為野豬皮拿下葉赫部,緊接著就會把手伸向草原一樣,他們兩家都沒有擴張的雄心壯志,但問題是兩家都要面對別人的擴張。

    那麼想自保就必須聯合起來互為支撐……

    而且還得求外援。

    這個外援肯定就是大明了。

    他們對大明是完全放心的,因為他們都知道大明不會惦記他們的地盤。

    所以楊信活捉林丹汗這種事情,無論對于葉赫部還是內喀爾喀五部,都可以用驚喜來形容,這種凶殘打臉會導致林丹汗聲望一落千丈,從此在蒙古各部完全淪為笑柄,這樣的人哪還有臉繼續擺大汗架子。

    “必須得讓他稱臣納貢,另外大明皇帝陛下最好冊封他一個王,就像當初冊封俺答汗一樣。”

    德爾格勒說道。

    “然後再封炒花一個王。”

    楊信說道。

    德爾格勒笑著點了點頭。

    林丹汗擴張的主要依仗,就是他那個大汗的身份。

    可他都向大明稱臣納貢,並且接受大明皇帝冊封了,他還有什麼資格去逼迫其他各部向他稱臣?同樣如果炒花也被封王,再加上卜石兔也是順義王,這樣土默特和內喀爾喀都是大明的外藩王,他也是王,他有什麼資格管別人?實際上這樣還不夠,還應該在各部里面繼續分,那些諾顏們統統封爵,像洪台吉這樣的可以封伯,台吉封子,非黃金家族的諾顏封男。

    明朝有子男兩級爵位的。

    洪武初年就定五等爵位,縣子,縣男都有,其中前者相當于四品後者相當于五品。

    但全都是用來封贈死了的功臣的。

    只不過幾個月後真正大封功臣時候,朱元璋又把這倆選擇性遺忘。

    這樣天啟可以重新撿起來,變成一種專門用于封外藩的爵位,但是實封,所有人都有各自封地,也就是他們的牧區,大明皇帝賜建寺廟一座,他們養著,他們向大明皇帝每年進貢,大明皇帝也每年給他們發工資。

    當然,他們得接受大明征發。

    以後大明需要他們打仗時候,他們都必須派兵為大明作戰。

    以後互相之間有矛盾,也可以請大明皇帝做出裁決。

    不過這個林丹汗就更不能接受,這擺明了就是分化瓦解他的,要這樣他這個大汗算什麼?

    倒是炒花那里可以,他可以接受封王,以後由奧巴代青繼承,其他兒子一堆子爵,巴林部的額布德格依是洪台吉,可以封伯,剩下各自封子封男,只要他們听話就給他們工資。炒花按照正一品給他,額布德格依三品,剩下四十多個諾顏分別四品和五品,大明朝單純俸祿是個什麼情況就不用說了,五品一年無非就是一百來石米。

    而且實際上是折銀的。

    但肯定不會是按照目前遼東的米價折銀。

    這樣就可以用炒花這幫人作為榜樣了。

    你看人家炒花是王,人家手下就可以全都有工資,有廟,劃分了牧區也不用再互相爭斗。

    那林丹汗手下就很羨慕了。

    但林丹汗肯定不允許他們也效仿,最終結果就是這些人紛紛背叛他。

    這種事情炒花肯定樂意,他本來就沒什麼野心,又從沒想過把他那些佷子佷孫們統一哈,他是尊重草原傳統的,這樣他不但沒有任何損失,而且每年還白撿幾百兩銀子。其他那些諾顏們同樣樂意,他們同樣什麼都沒損失,每年白撿上百兩,而且牧區劃分好以後有爭奪牧場也有人做主,不用非得動刀子,需要負擔的義務僅僅是每年進貢些馬匹。

    另外打仗時候出兵幫忙。

    但現在本來就是一個聯盟,哪次他們也都出兵了。

    不過問題是,

    朝廷的袞袞諸公肯定要作梗啊。

    而且他們有足夠理由,首先這沒有先例,大明的確封過蒙古人爵位,比如恭順侯吳家,但那是內附的,像這樣的肯定沒有,更何況還要給他們建廟給他們發俸祿,完全就是喪權辱國,在這一點上他們還是理由充足。

    好在楊信手中還有一張王牌……

    “你們負責勸說他稱臣納貢。

    就明確告訴他,我要他稱臣納貢只是要向皇上獻功的,我抓住了他,要麼押著他回去獻俘,要麼他稱臣納貢再釋放,沒有其他的選擇,如果他不稱臣納貢我卻放了他,那皇上會砍我頭的,所以我其實也沒有別的選擇。

    但他只要稱臣納貢了我就大功告成。

    至于他回去以後,會不會再次反叛,那個就不管我的事了。”

    楊信說道。

    德爾格勒笑著點了點頭。

    實際上他很清楚,他女婿最終肯定同意。

    他女婿現在也就是傲嬌一下而已,他女婿又不是傻子,楊信把他押到京城他就什麼都沒有了,最多當個俘虜囚禁一輩子,甚至有可能砍了,而他的手下肯定會另立新君。而他至今還沒兒子,他大兒子額哲原本歷史上明年才出生,那麼這個大汗肯定便宜他弟弟圖,甚至他的老婆們都會被他弟弟接手,這種情況下不同意就是真傻了。

    總之這件事就交給德爾格勒。

    而楊信事情多著呢!

    “這幫守財奴!”

    他返回前面居處就看到曹文耀捧著賬簿過來說道。

    “抄了多少?”

    楊信精神陡然一振說道。

    “除了李如柏兄弟的產業,廣寧其他參與謀反的孫,丁,郎等十二家,包括王化貞的,到目前為止抄出白銀和會票兩百二十萬兩,黃金五萬兩,其他珠寶之類,估價大概也得五十萬兩,總計三百二十萬兩,不算其他的糧食雜貨田產和房產,光財產就是這些,另外還有放貸的借據加起來本金也得五十萬。”

    曹文耀說道。

    這個數字其實在楊信看來不算多。

    十二家平均才三十萬而已,難怪孫得功為二十萬可以殺熊廷弼。

    “把高利貸借據里面本金不足五十兩的全部發還,剩下兩百兩以下只還本金,兩百兩以上依照太祖制度。”

    楊信說道。

    他對這種高利貸借據都這個原則。

    低于五十兩的肯定是走投無路,不得不借了續命的,同樣背上這種閻王債的基本上也就當牛做馬了,這樣的人不需要讓他們歸還,中間的肯定是有一定還債能力,說不定還是有點產業,要不然誰敢借上百兩高利貸。

    至于兩百兩以上不看也知道就是單純的商人做生意,這樣的人當然要加利息,只不過按照朱元璋定的標準,最高不超過一本一利,每月最高三分。也就是一個月百分之三,每年最高百分之三十六,到達本金後不得再加,無論多少年就止于一本一利,敢繼續加的先笞四十。

    如果已經逼債並且多收了,那收到的超出一本一利部分以贓款計,按照數量不同最高杖一百。

    這是朱元璋定的。

    話說楊僉事可是依法辦事的楷模。

    有法咱們就得遵守,沒有就肯定不能遵守了。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

    楊信指著賬簿上的黃金五萬兩說道。

    “呃,末將的確寫錯了!”

    曹文耀毫不猶豫地提筆改成了兩萬。

    “還有這個字!”

    楊信指著珠寶的那個五十萬中的十說道。

    “這個是末將手滑多寫了!”

    曹文耀迅速將十字抹去。

    “這個二十也是末將手滑!”

    他緊接著把兩百二十萬的零頭也趕緊抹去了。

    “你還是回去重新寫一份吧,看看要是有其他錯誤趕緊改了,不要總是我吩咐才檢查出錯誤,做事一定要嚴謹,我很看好你的。”

    楊信說道。

    “末將明白,是末將做事粗疏了!”

    曹文耀說道。

    然後他趕緊回去重新炮制賬簿了。

    這樣就可以了,給天啟兩百萬就足夠了。

    這也不能說楊僉事貪污,實際上這筆銀子他不準備要的。

    這是給曹文詔,陳策部下各將,開原各將的,接下來他還得對遼陽幾個世家動手,而這些人都不是善茬,甚至引建奴入寇都有可能,這種情況必須拉住這些真正能打的。陳策部兩萬川浙軍,曹文詔加趙率教部還有葉赫部基本上也差不多兩萬精銳騎兵,有這些人做後盾就不怕遼陽那幫搞事,他們要是敢搞事這邊立刻殺過去。

    目前遼陽各軍綁上塊,恐怕都打不過這個軍團。

    更何況還有廣寧的這些軍戶。

    “還有,把他們各家的田產,家奴這些也趕緊查清,就說我要給他們分田地了!”

    楊信朝曹文耀喊道。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混在大明搞社團》,方便以後閱讀混在大明搞社團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混在大明搞社團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並對混在大明搞社團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