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禪院,裊裊香煙,松柏相映,鐘鼓悠遠,位處正中的大雄寶殿,端坐大日如來金身法像,通高三丈有余,示現七彩祥光,身披錦斕袈裟,配以瓔珞環釧,眼簾低垂而面目慈和,正是悲憫眾生之態。
如來金身前方分列五大明王法像,左邊是東方降三世明王和南方軍荼利明王,右邊是西方大威德明王和北方金剛夜叉明王,中間則是中央不動明王。
東方降三世明王,密號最勝金剛,四面八臂而赤面怒目,雙手合于胸前結印,其余分執劍、索、鉤、綾、弓、箭六般法器,足踏大自在天與烏摩妃,凡貪、嗔、痴三毒皆可降服,又稱月 尊勝三世王。
南方軍荼利明王,密號甘露金剛,四面八臂而金面短髡,雙手交叉胸前結印,其余分執叉、杵、槍、戟、輪、瓶六般法器,身著紫色地散華錦天衣,周身盤繞無數赤黑蟒蛇,又稱甘露明王或吉利明王。
西方大威德明王,密號威德金剛,六面六臂而青面虯髯,雙手分別張弓搭箭,其余分執刀、劍、索、棒四般法器,身著青繒衣與虎皮裙,胯下騎乘一頭青牛,足踏地獄餓鬼與九幽冥龍,又稱降閻魔尊。
北方金剛夜叉明王,密號啖食金剛或調伏金剛,三面六臂而黑面五眼,分執杖、杵、輪、鈴、弓、箭六般法器,周身遍飾金珠美玉,三昧蓮焰燃如劫火,能夠啖食一切惡業終生,又稱金剛盡或大黑天。
中央不動明王,密號常住金剛,背負猛火而紫面赤眉,頂上有七髻,辮發垂于左肩,左眼細閉,下齒嚙上唇,嘴角兩側露出尖銳獠牙,手執智慧劍與金剛索,端坐一尊磐石之上,又稱不動尊或無動尊。
五大明王駕前擺放一座金剛蓮台,蓮台之上鋪設錦緞,一位紅衣僧人正自瞑目打坐。
端看此僧須發皆白,臉上卻無絲毫皺紋,一派沉靜內斂氣象,正如雪域聖山一般巋然不動,令人一見之下心生敬畏。
紅衣僧人手拈一百單八顆珊瑚念珠,口中默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驀地只見他長眉一軒,睜眼看向殿門,目光神光驟放之刻,高宣一聲佛號道︰“阿彌陀佛,葉教主果然一馬當先,老衲在此久候了。”
紅衣僧人話音未落,不世魔君昂然步入,手中邪戟頓地,睨視間哂然道︰“不錯,的確是你這妖僧,本座雖然記憶殘缺,對你卻頗有印象,看來你我之間淵源不淺。”
紅衣僧人微微一笑,緩緩點頭道︰“葉教主記得老衲,老衲感慨之余倒也欣慰,至于你我之間的淵源,不知你可還記得蜀中唐門?”
葉行歌皺眉道︰“自然記得,本座當日為義姐伸冤報仇,曾舍命一戰唐門諸惡,可惜最終功敗垂成。”
“但本座豈容惡徒逍遙法外,神教立足西疆之後,立刻揮師征討唐門,將其滿門老幼盡皆誅殺,連帶數百年基業付之一炬,非如此難消心頭之恨!”
紅衣僧人輕嘆道︰“葉教主雖是為義姐伸冤報仇,但造下如此殺孽,實在有傷天和,日後必定返諸己身。”
葉行歌冷哼道︰“妖僧不必苦口說教,難道你與蜀中唐門有何瓜葛,所以才為他們鳴不平?”
紅衣僧人搖搖頭道︰“葉教主想岔了,你說到當日舍命一戰唐門,那結局自是十分慘烈,甚至險些當場隕落吧?”
葉行歌眼神一凜,頓了頓才又道︰“本座似乎想起來了,當日本座身受重傷,承蒙一位前輩相救,但他並不精于岐黃之術,于是將本座帶往雪域,尋訪名醫救治。”
“本座記得那是一座寺廟,建在巍峨雪山之頂,寺中有座九層寶塔,每日朝陽初生之際,塔頂便現出金色佛光。”
“那位前輩正是在寺中取得靈藥,又與你合力沖開本座血脈淤阻,本座才得以痊愈。”
紅衣僧人莞爾道︰“善哉善哉,葉教主還記得這段經歷,那處寺廟喚作金頂浮屠,如今已更名作正法浮屠,而老衲正是浮屠住持,號曰十方法尊。”
葉行歌了然的道︰“倘若本座猜得不錯,當日助我痊愈的靈藥,正是那懺靈佛手了?”
十方法尊和聲道︰“正是,懺靈佛手三花五葉,本座與恩師牟尼聖尊各服一葉,另有一葉則救下葉教主的性命。”
葉行歌呵的一笑,抱起臂膀道︰“老和尚不必在此市恩,本座欠的是那位前輩的情,而你最多算一名故人罷了。”
話雖如此,但稱呼已經由“妖僧”變作“老和尚”,十方法尊心中有數,搖頭輕嘆道︰“葉教主多心了,老衲絕無市恩之意,那位自稱‘非天’的施主能為通神,即便老衲不肯交出懺靈佛手,他也足可自取。”
“最終老衲只能順水推舟,只是沒想到紅塵撥弄,竟為天下帶來一場大劫。”
葉行歌淡淡的道︰“老和尚倒也坦率,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數,並非你一人能可左右。”
“至于你說到那位前輩自稱‘非天’,本座還是首次听聞,只記得他黑衣蒙面,你可知他究竟是何來歷?”
十方法尊低眉咳聲道︰“老衲枉活百歲有余,直至與‘非天’一較高下,方知世上真有近神之人,恐怕終此一生都難望其項背。”
“當日‘非天’為葉教主單挑闔寺眾僧,真有‘雖千萬人吾往矣’之勇,想必與你關系匪淺,若是連你都想不起他的來歷,老衲更加全無頭緒了。”
葉行歌微覺失望,皺起眉頭道︰“罷了,前塵舊事談之無味,今日本座只為競逐懺靈佛手,老和尚有何把戲,盡管劃下道來吧。”
十方法尊收回思緒,微頷首道︰“葉教主文武全才,只用短短一個時辰便破解外間迷陣,老衲衷心嘆服。”
葉行歌鼻中一哂,不以為然的道︰“區區句芒大陣,在本座眼中形同兒戲,根本不值一破。”
“唯一有趣之處,便是那座黑石矮丘構築的環曲道,以山水鏡像混淆視听,尋常之人恐怕難以窺破關竅。”
“但本座身具六識天通,自能察覺個中詭謀,若非念及陣法排布精妙,早已將其盡數搗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