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行不過半天,回府正值午後,兩人偷偷摸摸溜進家門,可憐的小嵐嵐還死守在房間里,將房門推開一條縫翹首以盼。
見離家的二人回來,秦嵐面露喜色,急忙上前打量賽康,問他還好嗎?問他有沒有感覺哪里不適?倒是把夏商給晾在了一邊。
如此情形讓夏商莫名尷尬,甚至有些不理解。這少爺對她那麼凶,為何還一門心思記掛著?
站在賽康的房中,夏商有些頹然,不知道這算不算吃醋,總之決定還是先離開吧。
“少爺,我先走了。在這兒呆久了怕惹人懷疑。”
“好好。”賽康意猶未盡地點著頭,忽然又想到了什麼忙說,“喂喂!我們什麼時候再出去?”
“這個……到時候再看吧。”
無力地應答著,夏商已走到門口。
忽的,一只小手從背後伸了過來︰“我送送你。”
“少夫人……”看著秦嵐淡淡的笑容,夏商有些痴。
“對對對!夏商勞苦功高,必須要送送。”
連賽康都這麼說了,秦嵐便順理成章地走在夏商身側。
賽家少爺的房間很偏,基本不會有下人往來,兩人並肩而行,走得很慢。在屋檐下,踩著光影,平淡中透著愜意。
兩人都沒有說話,想到昨夜依偎一起時的曖|昧,感覺非常奇妙。
“少夫人,就送到這兒吧。”
“為何還是少夫人?人前你喚我少夫人可以,但這四下無人,你為何還那麼生分?難道你我還算不上朋友?”
“那我叫你小嵐嵐好不?”
“小嵐嵐?”秦嵐臉唰地紅了,心說這稱呼也太親昵了些。
“怎麼?不行嗎?”
“沒……沒說不行。”
“那好,以後無人的時候我就叫你小嵐嵐了。”
秦嵐嬌羞頷首,從鼻腔里擠出兩個音節︰“恩……恩!”
……
和秦嵐分別,途徑外院時被一個家丁攔住,說是大夫人找。
于是夏商又重新回到內院,到大夫人房中。
大夫人正在房中誦經,身邊點著香爐,模樣很是虔誠。
“夫人。”
夏商遠遠地看了一生,大夫人輕輕抬手,示意不要說話。
于是夏商只得在一邊等著。
據說大夫人每隔幾日便會誦經禮佛,這個儀式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夏商在一邊站了一會兒耐心不足,便自顧自到里屋屏風後的圓桌前坐下了。
這是大夫人廂房里屋,里面全是大夫人最貼身的物件兒,比如金銀首飾,比如胭脂水粉,還比如床上那件兒沒來得及收拾的紅肚兜……
“這估計得是特大號吧?”
看了一圈,夏商忽然發現面前桌上放著一封信。
信封已被拆開,露出信紙一角。
夏商不是個愛看別人隱私的人,但眼前實在是無聊了些,除了眼前的這一封信,四周在沒有任何可以消磨時間的東西。
幾番猶豫,夏商還是擋不住心中的無聊,悄悄地從屏風後探出一個頭,確定大夫人尚在誦經之後又回到桌邊,小心翼翼地將信封拆開。
信中字跡娟秀,但運筆還有些生硬,一看便知書寫之人是個年紀不大的姑娘。當夏商看到頭兩個字的時候便知道了寫信之人是誰。
“娘親。”
這必定是賽家大小姐的信件。
對于這個漂泊在外的大小姐,夏商這些日子也對她了解了不少。
听說她叫賽江南。因為出生在江南,賽家老爺希望她日後能成為的賽過一切江南美景的姑娘,所以起名叫賽江南。結果這妮子還真不負眾望,年僅十六便已有了匹配自身名字的資本。據家中下人傳,這大小姐的姿色比那秦嵐好看得多。對此話夏商還是有所懷疑的,畢竟在夏商看來,小嵐嵐的姿色已經是他心目中的極品了,除了武媚娘比不上,腦海中再無任何女子能出其左右。
看過信件之後,夏商知道心中的謎團很快就會解開,因為大小姐在心中提到此刻她已經踏上在返回長安城的途中。信中說了一些生意上的事情,還有在荊州的見聞,最後還提到一個跟夏商有關的事情。
“近日听聞家中新添一名廚子,據說不甚規矩,望娘親酌情處理,實在不行可將之踢出家門。”
這簡短的一句話把夏商氣得夠嗆。
“不甚規矩?嘿!老子那里不規矩了?一門心思為了你賽家,你丫的遠在千里外,如何知道老子在家中不規矩的?對啊!我的事情怎麼傳到大小姐耳中了?自己明明記得來賽家之前大小姐就已經出走了才是,自己的事情她不該知道才是。而且听這口氣,想必是大小姐停了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話,不然也不會在信中說出這等話來。”
這其中的門道可以讓夏商稍微推敲推敲了。
“賽家之中到底誰對老子不滿意?會在背後嚼舌根呢?桑桑?大夫人?秦嵐?少爺?以及那些丫鬟家丁?好像沒有誰對我有敵意啊?要說另外一個廚子阿寬?那人顯然不可能跟大小姐搭上線。嘶……難不成是小蓮?”
剛想到關鍵處,外面忽然傳來了大夫人的喊聲︰“夏商!去了哪兒?”
“這……這兒呢!”夏商趕緊將信放好,慌慌張張地走到廳中,“大夫人,您可算誦經完了。”
大夫人狐疑地看著夏商︰“你怎麼跑里面去了?”
“我在廳中等得累了,就……”
“好了好了,以後不準再去里面。”
“是是是。”
“說正事兒吧。”大夫人將誦經用的蒲團丟在一邊,起身擦了擦汗水,“早上香食天下的掌櫃來了,說是想買一些番茄、辣椒等物。開出的價錢也頗為不錯,我看你後院鐘的也不少,本欲答應。可一想這些東西畢竟是你的,願不願意賣還得你說了算。”
“買番茄?”夏商沉思起來,“他們開的多少錢?”
“所有東西都是十兩銀子一斤,這價錢比一般蔬果高了十倍,我看這買賣做得。”
“十兩一斤?想得美呢!”
“啊?十兩還少?”
“夫人,您好生想象,咱院里長得那些個蔬菜,可都是獨一無二的珍品呢!他們十兩一斤收走,一轉頭便會用百兩不止的價錢賣掉,這便宜可不能讓他們賺。再說了,眼紅我這些作物的可不止他們一家,再等幾天,相信會有人開出滿意的價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