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將門

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史盡成灰 本章︰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

    小彘仔細听著,他終于知道,那個周大官人叫周峰,他還隱約記得,就是因為他,掀起了一個很大的案子,後來被發配到了渤海,沒想到就是眼前這個人。

    他很好奇,“這個周大官人很有錢?”

    “那是當然。”

    旁邊有人伸出大拇指,講起了周峰的故事,這位到了渤海之後,買下千畝柞樹林,發展到現在,是最大的柞蠶絲商戶,日進斗金。

    更擁有良田、商鋪、船隊,生意做得很大。

    周峰不但自己發了財,對移民過來的人也極好。

    他拿出大把資金,幫助大家伙,安家立業,尋找工作,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息繁衍……毫不客氣說,周峰就是渤海的僑界領袖,享有極高的聲望。

    可是一直順風順水的周峰,這一次卻遇到了麻煩。

    老文連續幾刀,全砍在了他的身上。

    比如禁止各地辦紡織廠,周峰的作坊關了,他只能把生絲以很低的價錢賣給大宋,利潤一下子少了七成還多。

    因為航海法令,他的船隊也不能在大宋和渤海之間往來貿易,不得不專賣給其他人。

    唯一還安全的是他手上的田地,每年還有幾十萬石糧食,但是大宋那邊不斷調高關稅,糧價也在持續下降,周峰也不知道自己能撐到什麼時候。

    最富有的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人。

    “諸位老少爺們,大家伙听我說!”周峰猛灌了一口酒,臉色血紅,獨眼閃爍著憤怒的光彩。

    “朝廷的那幫官老爺什麼德行,我心里有數!指望著他們為了咱老百姓做好事,那是不可能的!以往朝廷是管不到渤海,讓咱們逍遙了幾年,這往後還不一定有什麼辦法折騰人呢!”他說完,又連著灌了好幾口酒,由于心情太差,周峰很快就醉了,連肉餅也沒吃,起身就要離開。

    這時候靠近大門的位置,站起一個人,看起來能有二十五六歲吧,滿身書卷氣。

    他拱了拱手,“周大官人,你先等一等!”

    周峰停下了腳步,不解地看著他。

    這個人先是一躬,然後道︰“周大官人,在下是學堂的教書先生,這些日子朝廷加征印花稅,書籍報刊,甚至連紙張都逃不掉……我的學生付不起稅金,已經走了一半了。”

    周峰吸了口氣,勉強睜開醉眼,遲疑道︰“那先生找我是想干什麼?”

    此人苦笑了一聲,“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請周大官人主持公道!”

    “公道?什麼公道?我又能主持什麼公道?”周峰語氣之中,既有怒,也有不屑。

    此人卻一本正經,嚴詞咒罵,“大官人,你是頂有名望的,朝廷如此對待我等,簡直不把我們當人看……巧立名目,搜刮盤剝,無所不用其極,簡直天怒人怨了!”

    周峰眉頭一皺,露出了思索之色。

    “這位先生,你想說什麼?難道你要讓在下揭竿起義,扯旗造反不成?”周峰狠狠一甩袖子,“我告訴你,姓周的為了大宋沒了一只眼楮,朝廷要想要,我這條命,大可以交給朝廷!有半個不字就不算好漢子!”

    此人明顯有些尷尬,他急忙道︰“大官人誤會了,我就是個臭教書的,哪有那麼多的心思,我的意思是大官人能不能帶頭上書,我們一起上個萬民折子,請求朝廷免了這麼重的印花稅,讓大家伙有條活路。”

    他這麼一說,吃飯的人也都跟著出聲了。

    “沒錯,大官人,你認識那麼多人,要是不幫我們說話,就沒人能幫我們了!”

    面對一大片哀求,周峰愣了一下,“各位老少爺們,我說話也未必管用……可大家說了,我也不能不管,這樣,我想辦法,打听一下情況……至于什麼萬民書,我看就別弄了,要是誰按照上面的名單抓人,豈不是害了大家伙!”

    他這麼一說,剛剛還頭腦發熱的一群人,全都冷靜下來,偷偷擦了擦額角的冷汗,還是大官人明鑒,差點鑄成大錯!

    他們一起道謝,拜托周峰幫忙。

    周峰點頭離開,臨走的時候,他看了一眼那個教書的,微微一笑,“俺這個人沒學過太多的道理,肚子里也有氣,但不管怎麼說,俺都是大宋的人,到了什麼時候,都不會背叛朝廷!更不會讓祖宗蒙羞!告辭!!”

    說完,他頭也不回走了,教書的略坐了一下,也訕訕離開。

    角落里,小彘和童貫目睹了這一幕,有好幾次,童貫想要起身說話,小彘都把他攔下了,等到吃完了肉餅,客人也都散了,他們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小彘就問童貫,“你怎麼看?”

    “二公子,那個姓周的是條漢子,他對朝廷有怨氣,但是心還是忠的……尤其是遠在海外,不忘朝廷,不忘祖宗,難得啊!”

    小彘點了點頭,“的確難得,可也正因為如此,渤海的事情才難辦!”說著,他負著手,在地上來回踱步……兩個兒子之中,狗牙兒更跳脫活潑,反倒是小彘,和他爹最像,就連思索事情的時候,幾乎都是一樣的。

    “如果他們不把自己當成宋人,或者說,我們面對的是倭人,高麗人,直接就征稅了,敢不交錢,抓去當奴隸,或者砍頭,都由著我們……唯獨面對著大宋的子民百姓,能忍心辜負他們嗎?”

    童貫若有所思,他也明白了,為什麼眾多的地方當中,渤海先出問題,關口就在渤海的人口結構上面。

    原來的渤海大約有三百萬人,其中一百萬是移民和發配過來的漢人,一百多萬是所謂的渤海移民和後代,還有不到80萬,是女真人和契丹人,以及部分高麗人。

    而完顏盈歌自立之後,大部分女真人不驅逐了。

    目前渤海的漢人達到了四成,如果加上大氏,渤海人,就佔到了九成!

    他們在心理上,都是認同大宋的,讀的是大宋的書籍,講的是漢話,寫的是漢字,就算還不會寫的,也在積極學習……從心理上講,他們已經把自己當成了大宋的一員。

    朝廷可以對別人無情,橫征暴斂,但是不能對自己人這麼刻薄啊!

    正是這種心理落差,才造成了渤海最先出現了反抗。

    小彘暗暗點頭,老爹真是夠厲害,隔著海,他都能猜到緣由……只是知道了未必就能拿得出辦法來。

    還有,那個教書先生,明顯讓小彘感到了不安。

    “你安排人查一下,他在哪里教書,平時都說些什麼!”

    “遵命。”

    童貫又去安排,大約一天之後,終于查清楚了。

    “那個教書的姓楊,叫楊巡,是永興軍路的人,楊家是當地的大族,朝廷當年驅逐世家,楊家就被發配到了渤海!”

    听到這里,小彘來了興趣,“你說這個楊巡是世家之後,那他對朝廷可有不滿之語?”

    “豈止是不滿啊!”

    童貫從懷里掏出了不少報紙號外,一股腦送到了小彘面前。

    小彘皺了皺眉,這些東西的印刷很差,可以說粗制濫造,墨也不好,還帶著濃濃的臭味,他只能放在遠離鼻子的地方,快速瀏覽。

    一連看了幾張……小彘真的驚呆了,原來這些報紙,幾乎九成的文章,都是抨擊朝廷的,有的干脆直接罵人了,連道理邏輯都不講!

    “這,這樣的報紙多嗎?”

    “多,多了去了!”童貫氣呼呼道︰“我問過了,以前報紙還算含蓄,都是說一些鄉愁,講一些詩詞歌賦,可最近幾年,抨擊朝廷的越來越多,這一次加稅之後,各種文章,就如同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了。”

    小彘更加憂心忡忡,他一連翻了十幾份,甚至看到有的文章赫然寫著“君者,天下之大害也!”

    “這,這不是反了天嗎?難道就沒人管?”小彘怪叫道。

    童貫無奈道︰“怎麼管?大宋境內,好歹有一堆衙門,可渤海國只有總督,只有駐軍,其他的東西,就任由那些文人隨便亂寫了。”

    小彘很快明白過來,當年老爹把世家大族連根拔除,發配到了海外。

    這幫人都是讀書識字的,最初他們還戰戰兢兢,不敢說什麼。

    但是隨著他們安頓下來,並且掌握了經濟命脈,天高皇帝遠,膽子越來越大,什麼都說,無所顧忌,甚至也辱罵嘲笑朝中諸公為樂,就連皇帝都難逃他們的揶揄消遣!

    這還不算最糟糕的,如果僅僅是發泄一下,也就算了。小彘還發現,這些文章的遣詞造句,內容主旨,有很多相通之處。

    “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二公子,我打听了,渤海的讀書人,都尊奉一位先生。”

    “誰?”

    “伊川先生!”

    “啊!是程頤!”小彘頓時大搖其頭,他太清楚這位了,小時候甦軾就沒少消遣二程的理學,後來二程和二皇子攪在一起,被王寧安給發配到了海外,最初他們也只能配合朝廷,宣講教化……可若干年過去了,他們已經漸漸成為海外的宗師大家,尤其是世家大族的子弟,爭相向他們拜師求學,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不光是渤海,包括高麗,包括倭國,都有他們的弟子。

    當年王寧安把理學從大宋趕了出來,沒想到他們居然在海外生根發芽了……小彘撓了撓頭,思想之爭,貌似不太好辦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將門》,方便以後閱讀大宋將門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將門第1053章 死灰復燃的理學並對大宋將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