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本在平凡中度過,大福子不再打工。強逼之下慕容田華也與大福子又起了復婚手續。這好像那個康寧的日子又開始延續了,但李景祿的轉業使這個家不再安分起來。
李景祿從軍已七個年頭了。在那次大福子打電話後,他幾次請批假都沒請下來。但也就在此時轉業或轉志願的時節又到了。在往年,李景祿的連長會主動找李景祿談話,可如今連長被調往別處。看著同齡的士兵都在向家里要錢送禮等待轉志願,惟李景祿已知己的家庭境況是干瞪眼拿不出一分錢的,于是轉業名額下來,李景祿首當其沖。
在即將離開西北高原的那個夜晚,幾個老戰友在那座小鎮內唯一的一家歌廳里聚會喝酒。他們也說不出是對部隊的留戀還是對前途的渺茫。李景祿的戰友吳奇,一曲翻唱李春波的《小芳》,弄的戰友們無不泣淚。這幾年的光景,吳奇借士官衣服穿著回家,然後就訂了媳婦。可前些天他打電話告訴家里要轉業,媳婦便也要隨之打水漂了。吳奇心里面痛,他的歌聲更痛。戰友們這幾年在部隊的拖靠與奢想此時均化成無名的瑣細與憂愁。面對即將離別的戰友,李景祿抹撒了一把淚水高聲喝唱了一首遲志強的〈鐵窗淚〉。這《鐵窗淚》替代了戰友們干嚎已久的軍旗之歌還有吳奇的《小芳》之音。喝彩聲悲泣聲,仿若也只有這首《鐵窗淚》才能代表戰友們彼時的心情。酒在一杯一杯地灌,戰友們在一個抱一個的哭。結果在酒精的催咄下,他們七八個戰士齊力砸了那家歌廳。當然結果是可知的,部隊也不想讓老兵們再有什麼不快才離去,部隊的干部也理解他們彼時的心情。于是部隊也只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從他們的安家費中扣除了一小部分錢然後部隊又搭了許多賠給歌廳也就算了。
李景祿回到家里,看著庶近破敗的家。李景祿不知該從何處下手來從事正常的生活。但李景祿要比他哥大福子強上許多。在家待了月余他便進城找事做去了。
真是部隊是成長人的搖籃,李景祿有退伍證很快他即被我們縣刨花板廠聘為安保隊長,月薪一千五百元。李景祿有了事做不再常回家。由于臭味相投,幾個月下來他也就接觸到黃叔的人二驢子他們。看著二驢子他們出手闊綽,李景祿有說不出的寒酸。于是他沒事時便找二驢子他們求發財之法,也因此他見到黃叔也就投靠了黃叔,李景祿也就成了黃叔手下唯一一個有正當職業且是退伍軍人的弟子。
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想那滿清康熙大帝南征北戰治國安邦是何等的威武,可他老年面對自己的二十四個兒子卻束手無策。李春耀也不例外,況他還沒有康熙的智商。一日他進城來找李景祿,進門見沒外人,他老人家即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哭出來了。李景祿忙問怎麼回事,李春耀道︰“小祿呀,當爹的對不起你。你大哥他家那小野種慕容逸夫病了,你娘竟背著我將你的安家費還有這些時日你寄回的錢都偷出去給那小野種看病了。”
好嘛!李景祿不听還則罷了,這一听是火冒三丈。這個錢他是要預備著蓋房娶妻的,明顯父母老耄指不上了。哥哥大福子又羊尾苫不過羊 自顧不暇。自己好不容易攢倆錢準備明年蓋房用,可如今?李景祿一邊勸慰老父李春耀一邊打算該如何找慕容田華算舊賬。
自從李景祿歸來,他便不再與嫂子慕容田華說話。慕容田華看在眼里心里的委屈也只有對著大福子發發牢騷。但後來李景祿進城上班了,家里也就恢復了往日的寧和。可前幾天慕容逸夫發高燒,鄉里說可能是肺炎,他們要大福子最少帶足七千元去縣里治病。天呀!七千元,這對不再打工的大福子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無奈中他想起了弟弟小祿的安家費。于是大福子找了朱大娘,朱大娘在沒和小祿商量的情況下動用了小祿的安家費。
小祿進家,朱大娘忙迎了出來。小祿不喜的道︰“媽,我談對象了,我回來拿錢。”朱大娘就怕小祿提錢,可小祿偏偏提到這了。朱大娘沒有辦法只且言道︰“小祿呀,你的錢讓你大哥拿去給逸夫看病去了,你大哥應了等有錢先還你。”
李景祿一皺眉道︰“啥?拿我的錢去給那個小野種看病。我大哥他樂意養,他養著,可憑啥動我的錢?”朱大娘道︰“小祿,我豈不知,可你嫂子要不哄著她過,你大哥這一幫孩子可怎份好。再說憑你大哥這條件要與慕容家的離了,恐再也說不上了”說著朱大娘的淚水已轉滿了眼眶。李景祿看著娘的淚水本想說點什麼,但也就在小祿站在自家院里只皺眉的功夫。只見朱大娘眼楮一翻。頭往下攮腳往上蹬。朱大娘給急昏過去了。正是︰
只緣兒女累,染出病癆身。
若無兒女孝,誰救病中親。
盡得孝與累,方成父母恩。
李景祿見自己的老娘一個跟頭栽在了台階上。李景祿忙上去抱起老娘,李景祿是一邊掐老娘的人中一邊拚命地呼喊。良久朱大娘才甦醒緩過神來。她睜眼看著正在抱住自己的二兒子小祿,朱大娘的淚水嘩下子流了下來。朱大娘掙扎著對小祿道︰“小祿,別著急。媽沒事。小祿呀!媽對不住你,把你的錢給花了。可媽也沒辦法呀!常言道老小子、大孫子是家里最享福的人。可咱這窮家荷業的就苦了我家小祿。你哥沒出息,這些年他把家敗得已經沒個家樣。小祿呀!媽也不想動你的錢,可媽沒辦法呀!不僅咱家,咱們村誰家都是。大的結婚,小的拿出的錢那就是紙。那是小的給家里的添撥。做父母的沒能耐也只能顧一個算一個。可小的結婚時,大的拿出的錢那就是錢。小的成家後必須還上。這就是窩囊爹媽沒給打下江山的結果呀!”說著朱大娘哇地一聲哭罷復暈過去了。
小祿的心碎了。他看不得老母親如此傷心。他大聲地呼喚老娘,良久朱大娘再次甦醒過來。
這些年朱大娘讓慕容田華給作踐壞了。朱大娘其實早就有了這暈厥的毛病。可農村莊戶人家天生就受苦的命,她自個包括李春耀只不把它當回事罷了。
朱大娘再次抽搐著咬著紫青的嘴唇再次醒了過來。這會小祿已經和鄉鄰把朱大娘抬到了炕上。朱大娘慢慢睜開眼,強打精神坐了起來。她下意識地給鄰里都問了好,然後道︰“小祿,我養的兒我知道。小祿你一小就比大福子聰明。現在你也成人了。以後你自個掙錢你自個拿著吧。媽老了,也拿不住了也管不了了。”
小祿痛哭失聲跪抱住自個老娘朱大娘道︰“媽,你別說了。錢是王八蛋,花了咱再賺。媽,你放心,以後無論小祿干什麼也不會讓你和我爸缺錢。我說到做到。。。。。。。。”
正是︰
壟上立事陳勝,1投筆喟嘆秉忠2丈夫生來勢豪雄,禍福本由天定。
武元生來倔強,3阿蠻幼即梟雄,4自古人分三六等,膽略成就功名。
晚上,慕容田華在醫院照顧孩子,她要大福子回家打理家中的瑣細。也因此大福子他們爺仨個又坐在一個桌上喝酒了。酒桌上小祿問大福︰“大哥,你真打算養那個野種一輩子?”大福子看了看小祿道︰“那還咋地?”小祿又道︰“大哥你想想看,慕容田華偏疼這個孩子吧。等逸夫大些她肯定擇兌著把好的東西都給了逸夫或給逸夫留著。那你想想咱自己家樹民還會有什麼好嗎?”說完這小祿喝了口酒又接著說道︰“啊、大哥你受了半天累都供了野種,自己家孩子啥也撈不著你圖啥?大哥你難道就不覺得逸夫不順眼?”李春耀道︰“可不是,那野種我可一回都沒抱過,我只疼咱們家樹民。”
1隴上立事陳勝︰陳勝字涉。年輕的時候因生活所迫在地主家,給地主在田間干農活。因為太累,陳勝扔下鋤頭坐在地壟中休息。陳勝十分厭倦眼前的奴役生活而唉聲嘆氣。良久陳勝對和他一起做工的人道︰“苟富貴,勿相忘。”做工的人都嘲笑陳勝是痴人說夢。一個給人家做工的人怎會富貴呢?陳勝仰天嘆道︰“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後來通過大澤鄉起義,陳勝真的富貴,坐上了草頭皇帝的寶座。
2投筆喟嘆秉忠︰指的是元朝開國元勛漢臣劉秉忠.劉秉忠,字仲晦,初名劉侃,因信佛教改名子聰,任官後而名秉忠,邢台人。劉秉忠自幼聰穎,八歲入學就能日誦文數百言。及長為邢台節度使府令史,劉秉忠為令史時常郁郁不樂,一日投筆嘆道︰“我家累世衣冠,乃汩沒為刀筆吏乎?大丈夫生不逢時,當隱居以求志耳。”從此便棄了那小吏的營生,隱居到武安山中。
後來他通過一個和尚海雲禪師的介紹投奔了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對劉秉忠的話言听計從。可以說劉秉忠在忽必烈那地位不次于劉邦時期的曹參,叔孫通之列。忽必烈的廣有天下功不可沒者有二人。一是謀臣耶律楚才,第二個便是劉秉忠了。是劉秉忠為蒙漢的融合還有元朝初始的制度作了典範。甚至是大元這國號都是劉秉忠定的。後來劉秉忠官至光祿大夫位少保參領中書省事。也就相當于丞相之職。現今北京故宮的修建還有北京城區的運河創制都是劉秉忠和他的徒弟郭守敬完成的。
至元十一年八月,劉秉忠忽然無病而卒,年五十九歲。元世祖忽必烈聞耗驚悼,對群臣說:“秉忠為朕盡忠三十余年,小心謹慎,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學問之深,惟朕知之。“下令出內府錢將其安葬于大都。至元十二年,贈太傅,封趙國公,謚文貞。元成宗時,贈太師,謚文正。元仁宗時,又進封常山王。在整個大元朝,漢人位封三公者,僅僅劉秉忠一人而已。
劉秉忠的墓就在盧溝橋北不遠的地方。到明初燕王朱棣的謀臣怪和尚姚廣孝曾兩次拜謁劉秉忠的墳墓,並賦詩曰︰
芳時登壟謁藏春,兵盾松楸化斷薪。
雲暗平原眠石獸,雨荒深隧泣山神。
殘碑蘚蝕文章舊,異代人傳姓氏新。
華表不存舊鶴怨,幾多行客淚沾巾。
劉秉忠墓後來由北京遷回老家邢台,劉秉忠墓位于邢台市橋西區賈村,原本完好,規模宏大,是邢台三大古墓之一,如今經過六幾年那場浩劫,已經被邢台人破壞殆盡,石人石馬被砸毀了,墳被挖了,只余一個殘碑。後有人詩曰︰
一朝皇帝一朝臣,墓碑幾座世上存?
挖墳掘墓輩輩有,皆因名利惹禍根。
又曰︰
蒿草淒淒似斷魂,亡人枯骨冒荒墳。
生前事物標高俊,世上惜無不死身。
3武元生來倔強︰說的是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他死後被謚武元皇帝。完顏阿骨打時期還是大遼國統治天下。當時的女真族還不是很強大。一次遼國皇帝天祚帝為了顯示國力強盛,他把附庸的小國君主都叫在了一起。酒半酣,他令所有的酋長都翩翩起舞以助興。此時惟完顏阿骨打辭以不能。天祚帝喻之再三,完顏阿骨打都說不會跳。天祚帝乃對他的寵臣蕭鳳先說︰“完顏阿骨打意氣豪雄,顧視不常。此人非常人也。可以邊事誅殺他,以絕後患。”可那蕭鳳先早得了完顏阿骨打的好處,僅是幾句簡短的敷衍之言便把個昏君天祚帝打發了。
又通過五六年的打拼,完顏阿骨打吞並了很多女真族附近的小部落。那些小部落的酋長自然都到天祚帝那去告狀。天祚帝御駕親征完顏阿骨打。
完顏阿骨打听說天祚帝來征嚇得像寡婦哭夫那樣仰天大哭對部眾道︰“我與汝等起兵,蓋苦契丹殘忍。今天祚帝來征,我等絕無勝算。眼下不如你們殺了我,迎降天祚帝,可轉禍為福也。”眾將同言︰“非人死戰,不能勝也。”
這時趕巧天祚帝內部出現了內亂。耶律章奴反立遼國的魏王耶律淳為帝。完顏阿骨打見時機來了。他通過化整為零的戰術。一小部一小部的蠶食了天祚帝的部隊。
三年以後,遼國反過來向金稱臣了。並且遼以兄侍金,歲供方物以為常例。
摘自(二十四史)
4阿瞞幼即梟雄︰曹操小字阿瞞又名吉利。幼時好游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曹操有個叔父見曹操整日的斗鷹走馬不務正業,于是告訴了曹操的父親曹嵩,要曹嵩好好管教他這個不務正業的兒子。曹操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于地做中風狀。叔父驚走以告訴曹操的父親曹嵩。曹嵩听說曹操中風很是著急,他急忙忙來看視曹操。但當曹嵩見到曹操時,曹操安然無事。曹嵩問︰“曹操,你中風好了?”曹操道︰“我沒有中風,是何人說我中風了?”曹嵩道︰“你叔父說你中風了。”曹操道︰“不知何故失愛于叔父,乃遭叔父如此譖詬。”從此叔父再言曹操做惡,曹嵩不信矣。
當時有個叫喬玄的人,見到曹操乃道︰“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陽何 見曹操乃道︰“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許邵有知人之明,曹操往見之。許邵早就听說曹操不務正業,但在十歲那年曾下水搏蛟的事。乃對曹操道︰“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曹操聞之大喜。摘自(三國演義)
A《太平御覽》卷436引劉昭《幼童傳》記載︰曹操幼而智勇雙全。十歲那年,他一個人常在譙水洗澡。有一次一條大蛟(可能是鱷魚)靠近了曹操。曹操奮力還擊,蛟無處下口才游走了。因此曹操方全身而還。
後來曹操看見有人見到大蛇而驚慌失措地奔跑乃笑道︰“我讓蛟所擊都沒有退卻,你為了一條蛇就恐懼成這個樣子。真是讓人可笑呀。”眾人忙問其故,曹操才向眾人說了他奮力擊退大蛟的事。眾人對曹操才十歲便擊退大蛟都感到很吃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