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斗在甲午年

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瓜是水果 本章︰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

    當養心殿里,皇帝大臣都是惶惶然,茫然無助的時候,京師的權利風向,卻在毫無征兆之中陡變。

    歷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軍戰爭,剿捻,中法戰爭的皇太後慈禧,這頭從甲午年清日戰爭開始就一直隱居幕後的大清巨梟。

    在17號上午知道薊州戰情以後,終于強硬的拿過權柄,繞開光緒皇帝和一群軍機大臣,直接插手清日戰事。

    慈禧太後懿旨恭親王奕?,令其去東交民巷登門拜訪英國公使歐格衲,要求英國履行他們之前的承諾,阻止日軍攻擊通州,並且退到寧河東南渤海邊的楊家泊鎮。

    之後,慈禧指示步兵統領九門提督榮祿,封閉燕京九門,嚴禁閑雜出入。

    同時電令在長崎等待的使節團,要求立即啟程去廣島和談。

    得到懿旨的奕?,連忙備馬車跑到東交民巷的淳親王府,求見歐格衲。

    歐格衲雖然在之前就得到了倫敦發來的密電,知道日軍威海衛軍隊即將登陸直隸,而且之後的局勢演變,復雜得很可能會失控。

    然而他依然信誓旦旦的向奕?承諾,大英帝國一定會保證大清的燕京城不會受到日軍的任何攻擊,日軍黑木將軍在接受第1軍軍權以後,也一定會奉守承諾,率軍東退寧河。

    而在事實上,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給歐格衲的密電里說到,無論局勢如何演變,都需盡量勸說哄騙,不要讓大清的皇帝離開燕京南逃,以免清日戰爭滑入長久的深淵之中。

    雖然東洋借著山海關第3旅團被殲滅為借口,動用威海衛軍力進入渤海,意圖增援第1軍,這種行為很讓英國惱火。

    然而大清的使節團到了長崎卻不再乘船去廣島,光緒反而強硬電令各地勤王。

    這一切都讓英國認識到,因為山海關的變故,又使得歷來習慣反復,不守條約的大清,又有了繼續打下去的打算。

    那麼,也許東洋這次是對的!

    因此,金伯利在給歐格衲的密令里提出了英國政府的底線,日軍可以擊潰所有燕京城外的清軍,但是絕對不容許踏入燕京城內一步。

    否則,就意味著東洋是一個完全不值得信任的野蠻國度,英帝國將會斷絕和東洋的一切外交和經濟聯系,同時不排除用武力幫助大清抵御外辱。

    得到歐格衲鄭重承諾的奕?,興沖沖跑到頤和園呈見老嫂子慈禧,慈禧在初聞大喜之後,卻依然有些游移不定的遲疑。

    于是,慈禧又把是否離京巡狩的選擇權,交給光緒。

    用慈禧的原話來說,‘他是大清的皇帝,這硬要和東洋打是他下得旨意,現在人家打到家門口了,是逃跑還是死命的硬撐,也不是我一個在園子里養老的老太婆能拿得起主意。’

    因為‘歐格衲’這碼子事兒,結果在朝堂里面幾乎都快統一了觀點,認定巡狩西安的主意,隨即又被推翻。

    尤其是光緒皇帝,作為一個二十出頭一身熱血,雄心勃勃的要再現祖宗‘萬國來朝’的昔日榮光的年輕皇帝。

    是更加難以忍受注定將被記錄史書的‘倭兵犯,帝倉惶西狩’這句羞辱。

    “即使是談和,也要站著正氣凜然的談和,不得讓倭夷島蠻笑我大清無膽!”

    在西洋歷2月17號的夕陽西斜之中,光緒帝幾乎是帶著一種狂熱,吶喊出這句‘鏗鏘誓言’,從而一錘定音。

    既然皇上下了決心,下面的大臣就是再苦著臉,心里面再忐忑埋怨,也得把皇上的旨意貫徹下去。

    第一是京城的城防,這可是頭等的頂天大事兒,十三萬大軍,只是各自的城防劃分,吵吵嚷嚷的就讓兵部的一群大佬頭炸。

    其次是京師的糧秣燃煤儲備,雖然已經有了世界頭號帝國的許諾,然而朝中大臣哪一個不是老成之人,有備無患的基本道理還是拎得清。

    然後就是京師的治安,別讓那些流痞無賴趁亂生事,禍害了京城。

    還有——

    ——

    就這樣,亂糟糟的忙成一片,一直忙到了夜黑時分,也沒忙出個頭緒出來。

    “噠,噠,噠——”

    “快讓開,快讓開!”

    這時候,幾匹快馬從廣渠門揚塵而入,大吼著沖向紫禁城。

    不久,倭夷大軍出現在通州城東,潮白河跨過的消息,在京師傳遍。

    京師,隨即擾動起來。

    “居然來得如此之快!”

    雖然已有預料,然而這個消息還是震得光緒和文武大臣們,內心都是重重一‘咯 ’。——該來的,還是來了!

    通州城。

    夕陽西下,恭親王奕?,直隸提督聶士成,湖北提督程文炳,安徽皖南鎮總兵李佔椿,滇軍總兵丁槐,曹州鎮總兵萬本華,浙江提督張國林,兵部左侍郎王文錦,津門道李岷琛——

    一群清軍大臣,站在通州城頭,遠望著東方潮白河一帶。

    在他們的視線里,英國公使歐格衲,津門總領事寶士德,煙台領事阿林格,美國公使田貝,法國公使施阿蘭,俄國公使喀西尼,德國公使紳柯,意大利公使馬蒂納。

    六國使節乘坐著六輛大馬車,馬車上面各自插著一面顯眼的本國國旗,在兩百名西洋騎兵的護送下,駛向東五里處的運潮減河日軍營地。

    “諸位將軍,這仗打到現在,基本也算是停了;打得如何,這事兒理兒也都在這里現擺著,不用我多說,唉——”

    恭親王奕?想說些什麼,只是現在這些將軍,除了個光桿司令聶士成是和倭夷打過的,別的今兒才算是和倭兵見面,頓時也乏味的失去了說話的興致。

    看了一會兒,奕?就覺得精力疲憊,擺擺手示意眾將都在這里等著洋人的回信兒,就自個徑直下了城牆,休息去了。

    城牆上面,眾人臉色個個難看,沉默無語。

    “倭兵怎麼還有這麼多,不是說何長纓,劉督憲他們,在山海關滅了3個步兵聯隊和1個騎兵大隊麼?”

    聶士成之前在薊州防線的時候,在平緩的平野里面,一直都沒有取得今天這種居高臨下的視角。

    此時,當他站在城牆上面,又借著通州區域西高東低的地勢,從單孔望遠鏡里面算是對日軍的情形一覽無余。

    看到從甦坨村,耿莊村,一直到霍屯村,在這運潮減河的南北兩岸,綿延數里的軍營,聶士成不禁失色驚問。

    “劉坤一在山海關俘虜了近千俘虜,包括倭夷第3旅團的旅團長山口素臣少將;根據倭兵的交代,在破關之後,倭軍大約還有兩萬七八的兵力,留下一萬在山海關,不過山縣有朋又把一萬倭夷軍夫納入了軍隊。”

    一邊的王文錦開口解釋道︰“這事兒傳出去彰顯倭兵的軍力,所以就沒有發電各地告知,我也是在昨兒才知道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戰斗在甲午年》,方便以後閱讀戰斗在甲午年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戰斗在甲午年第六百八十七章 通州城東並對戰斗在甲午年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