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奪唐

第七十章 空歡喜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江謹言 本章︰第七十章 空歡喜

    武德末年時,李淵為帝,李建成為太子,而李世民為親王,那時居于天策府的李家兄弟間還沒有那麼多的利益瓜葛,自然手足和睦。

    而自打入了貞觀年後,李世民登基稱帝未久,各皇子間又都年幼,尚不曉事,兄弟之情也還尚存。

    但隨著貞觀四年李恪為質南歸,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位年長些的皇子漸漸長成,大唐的諸位皇子間已經隔閡漸深,如李承乾與李泰雖是一母同胞,但私下已然悄起暗爭,至于和李承乾年紀相仿的李恪,便更是如此了。

    李恪雖為庶子,但諸皇子中對李承乾的儲位威脅最大、最深的卻也是他,甚至就連嫡子李泰也比之不得。

    李恪有大功在身,在朝在野聲望隆重,尚在太子李承乾之上,只要李恪尚在一日,哪怕李世民自己沒有動過易儲之心,李承乾也同樣會被李恪壓的喘不過氣來。

    因為李恪,李承乾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踏錯半步;因為李恪,李承乾時常能在耳邊听兄不及弟的風聞,叫他面上無光,因為李恪,父皇和東宮的先生也會拿來比較,以此鞭策與他,李承乾知道,現在的他之所以每日如此壓抑,都是因為他的那個三弟。

    李承乾也曾想過要同李恪一較高低,但無奈李恪實在是出挑地厲害。論功績,李恪少年為質,在塞北四載,救關中百姓于水火;論武藝,李恪拜秦叔寶為師,于昆明池春獵中力斃猛虎;論文才,甚至就連父皇的貞觀年號都是依李恪之言而定,而那一年,李恪才八歲。

    李承乾與李恪不同,他的太子身份也決定了他做事的方式,他能做的只是在這皇城,在東宮之內規規矩矩地做事,又如何去與李恪一較高低。

    這一切都曾是每日縈繞于李承乾心頭,使他揮之不去的陰翳,而現在,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了。

    因為李恪在淮南失蹤,落入蕭梁余孽之手,而這些蕭梁余孽與大唐有生死之仇,李恪到了他們的手中,豈還有活命的道理?

    李恪若死,那壓在他心頭那座大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復存在了。

    隨著淮南各地尋李恪而不得的消息如雪片般傳入長安,李承乾的這幾日過地也是暢意非常。

    就在李恪自江陵東歸的當日夜晚,戌時,天色已是漆黑的一片,天邊也遁去了最後一縷殘光,而在東宮麗正殿的書房中,仍是明燈高懸,通亮的一片。

    而就在近日,李承乾竟然一改前些日子的放浪,似乎又成了父皇和東宮臣屬眼中那個敏而好學的賢德太子。

    除了李承乾自己,沒有人知道他會突然如此變化的原因,因為在這偌大的長安,偌大的東宮,從未有人真正站在他的立場之上考慮過他的問題。

    太子是儲君,做得再好,也是應有之意,而李恪是親王,非嫡非長,他走的每一步為人所稱道,贊為賢能。

    以往李恪身在長安,除了出身之外,文采武略,政績名望無一不是穩穩地壓了李承乾一頭,可以說,只要李恪在,無論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華之下,他都無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蕭梁余孽掠走,凶多吉少,多半已是命喪黃泉,而在李恪隕落之後,大唐諸皇子中最為耀眼的便仍舊是他這個嫡長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讀之聲朗朗,也傳入了今夜輪值東宮,在一旁侍讀的東宮左春坊中允薛讓的耳中,薛讓看著李承乾的模樣,臉上也不自覺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貪圖玩樂,也曾被朝中御史彈劾,最後被李世民責罰的無非也就是他們這些有教導太子之責的東宮屬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潛心向學,身為左春坊臣屬的薛讓自然心中欣喜。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庶子奪唐》,方便以後閱讀庶子奪唐第七十章 空歡喜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庶子奪唐第七十章 空歡喜並對庶子奪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