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風听後,沉吟了下來。
正如郭嘉所言。
此戰過後,這五萬黑山軍,基本會被全部剿滅。
要知道,現在黑山軍已經炸營了,不管黑山軍最後還剩多少士兵,只要天亮以後,趙雲便會率領一萬五千騎兵,來全部剿滅掉。
以黑山軍現在的情況,根本抵擋不住趙雲的騎兵。
而且,一萬五千成規模的騎兵大軍,黑山軍就是想跑,也根本跑不掉了。
這五萬黑山軍覆滅以後,趙風要面臨的,也就只剩高城那一路的十萬黑山軍。
以南皮的七萬余守軍,這十萬黑山軍,根本攻不下來。
所以郭嘉才會建議,趙風應該分兵前去處理劉和的大軍了。
雖然公孫瓚暫時在抵御劉和的大軍,但公孫瓚一但見勢不妙,趙風也不知道公孫瓚最後會如何。
比如帶領殘部,進行轉移。
當然,也可能會直接投靠趙風。
畢竟公孫瓚,現在只佔據了一個易京。
這易京還只是易縣周圍的衛城。
而一但公孫瓚進行轉移,單憑薛俊在 縣的五千守兵,根本抵擋不住劉和的大軍。
不過,郭嘉並不知道,趙風已經派遣張 與文丑,前去暗殺劉和。
暗殺劉和之事,趙風這邊也就只有田豐、熊大知道詳情。
就連魯肅都不太清楚,郭嘉就更不清楚了。
畢竟這種事情,傳出去以後,對趙風的名聲不好。
趙風自然也不會讓太多人知道。
沉吟了一會︰“此事容後再議。”
郭嘉對趙風行了一揖︰“喏!”
時間緩緩流逝。
在中軍撤出黑山軍大營後一刻鐘,高順也帶著陷陣營,撤出了黑山軍大營。
這時,雖然趙風的所有大軍,都撤出了黑山軍大營。
但從黑山軍大營里,傳來的混亂廝殺之聲,說明黑山軍依然處于炸營狀態。
片刻後。
高順快步跑到趙風身前,對趙風一拱手︰“末將幸不辱命!”
趙風點了點頭︰“陷陣營傷亡情況如何?”
高順對趙風一拱手︰“陣亡七十六名士兵。”
趙風心中頗為驚訝。
廝殺了這麼久,居然才陣亡了七十幾名陷陣營士兵。
這陷陣營的盔甲,果然有獨到之處。
或者說,高順有什麼獨到之處。
要知道,中軍的廝殺時間,比陷陣營少了一半。
但陣亡人數,最少也已經上千了。
只是現在因為天色的原因,中軍暫時也沒辦法統計具體人數。
另外,也是因為天色的原因,一些在戰場上沒有完全斷氣,但重傷不起的士兵,也不好搜救。
事後,中軍的傷亡情況,絕對不會小。
時間緩緩流逝。
當時間過去了一個半時辰後。
黑山軍內的嘈雜之聲,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也就是說,黑山軍將領,用了一個半時辰,才結束了炸營。
只不過,這時候,天色已經出現了蒙蒙亮光。
也就是說,用不了多久,就要天亮了。
而天亮以後,等待黑山軍的,便是趙雲的鐵騎!
黑山軍經過一晚的混亂,根本無法抵擋趙雲的鐵騎。
沒過多久。
當天色微亮以後。
趙風看向熊大︰“傳令趙雲,即刻率兵攻入軍營!”
熊大對趙風一拱手︰“喏!”
說完,便掉轉馬頭,迅速往趙雲騎兵的方向,策馬離去。
趙雲的騎兵,在听到趙風這邊開始廝殺以後,就已經率領騎兵,距離趙風的大軍不過一里的距離。
這點距離,熊大自然能看到,趙雲騎兵手持火把散發出來的亮光。
不到片刻功夫。
趙風便看到,趙雲率領著騎兵,直接沖向黑山軍大營。
在騎兵沖到黑山軍軍營口時。
趙雲怒吼一聲︰“殺!”
接著一萬五千騎兵,一起響應道︰“殺啊!”
一萬余人,共同喊出,瞬間殺聲震天。
然後這一萬五千騎兵,就如一股洪流一樣,直接沖入了黑山軍軍營。
趙雲率領騎兵沖入大營後,只是片刻功夫,黑山軍營內又四處出現了喊殺聲。
郭嘉沉吟了一下︰“看來經過一夜的混亂。”
“黑山軍現在還驚魂未定,趙將軍剛殺入大營,黑山軍又營嘯了。”
這時候,天色雖然蒙蒙亮,但還沒有全亮。
就連趙雲的騎兵,都依然還需要一些火把還提高照明。
所以黑山軍神經緊繃了一晚,在情況不明的狀況下,又炸營了。
趙風點了點頭︰“早知道黑山軍這麼容易混亂,我們應該早點派士兵進攻一次的。”
“現在馬上就要天亮了,等天亮以後,黑山軍自然能分清敵我。”
“何況,這次進攻大營的,乃是騎兵,實在太好分辨了。”
郭嘉沉吟了一下︰“事已至此,多想無用。”
接著換了個話題︰“主公是準備剿滅這部分黑山軍,還是準備俘虜這部分黑山軍?”
趙風略作思考︰“南皮已經有了兩萬一千余黑山軍俘虜。”
“這里如果再俘虜一批人的話,俘虜人數太多,只怕不好管理。”
對于其他諸侯,俘虜太多,要擔心的是糧食供應問題。
而趙風基本屬于不太缺糧的諸侯,所以擔心的只是管理問題。
畢竟,如果再俘虜幾萬人,看押到南皮以後,哪怕這些俘虜,沒有攜帶兵器,但在南皮內亂起來,也能造成很大的影響。
郭嘉沉吟了一下︰“如果是擔憂管理問題的話。”
“主公可以把于興與鮑建調派過來,進行安撫工作。”
“這二位本就是黑山軍將領,安撫黑山軍俘虜,應該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趙風听後,沉吟了起啦。
于興、鮑建、瞿澤、毛嘉、楊經五人,原本就是黑山軍的將領。
當初黑山軍士兵太多,趙風擔心會出現造反作亂的情況,才對他們進行各種壓制、削弱。
最後于興和鮑建,已經退出了主力軍團編制。
于興早先帶著大軍裁撤的士兵,如今這些士兵,基本都打散編入到各地的縣兵當中去了。
于興只是掛個將軍的名號,早已沒有了兵權。
鮑建則直接轉成了清河相,算是從武轉文了。
毛嘉因為與張燕暗中勾結,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但為了避免情況惡化,趙風用毛嘉與呂布交換了高順。
至于瞿澤和楊經,一個在河東郡坐鎮,一個在雁門郡坐鎮,一南一北,早就打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