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之南方王

第一百五十二章 立府和招賢令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熱來襲 本章︰第一百五十二章 立府和招賢令

    大爭三年的第一個月,對于司馬宇麾下的一眾文武而言,既是豐收的一個月,也是繁忙的一個月。

    大爭三年元月十六日,大年夜的煙火氣息尚未完全散去,司馬宇就召集了麾下的一眾文武大臣召開了一統永州後的第一次會議。

    在會議上,司馬宇駁回了眾臣勸其稱帝的呼聲,緩稱帝,先稱王,自號南方王。

    這也是經過兩年時間的奮戰後,司馬宇第一次正式作為一方諸侯向其他勢力發出了自己的呼聲。

    確定了稱王建府的方針以後,原五間縣令王猛向司馬宇提出了推行郡縣制的建議。經過一番商討,南方王司馬宇及其麾下一眾文武大臣一致認同了王猛的建議,正式在司馬宇治下原11縣之地推行郡縣制改革。

    在王猛的主導和國淵、向朗等文臣的配合下,經過近十天時間的商議劃分,將整個南方王王府治下劃分為36郡和318縣,其中大郡16個,中郡14個,下郡6個。

    由于原麒麟縣、聚美縣、陳食縣、中壩縣四縣境內的經濟較為發達,人口也更加稠密,大郡主要就集中在這四個片區,後來收降的五間、來甦、紅爐、雙石、吉安、何梗、金竹七縣則因為頻繁戰亂的原因,地方經濟遭到破壞,人口密度也無法同麒麟四縣相比,多以中郡、下郡為主。

    麒麟城作為司馬宇的大本營所在,經過兩年的時間發展已經成長成為了一座佔地80平方公里,擁有超過40萬人口的巨大城市,並未納入郡縣的劃分範圍,而是連同周邊方圓20里的區域單獨劃分為了京畿要地。

    根據上郡、中郡、下郡的大小不一樣,所配備的官員也不一樣。

    不過,每郡均會置郡守一人,都尉一人,郡丞一人,此三人為郡官,郡守由司馬宇直接選派,其余兩人則由王府議定,報呈司馬宇閱覽即可。

    郡守主掌一郡民生政事,推動郡內屬縣的農業和經濟發展,賑災救急,擁有選賢任能,鏟除奸猾的權力和義務,上郡郡守為從三品官職,中郡和下郡太守為正四品官職。

    都尉治郡兵,負責統領和整訓郡兵,日常主要負責防備賊盜和維持一郡治安。上郡都尉為正四品官職,掌2000郡兵,中郡都尉為從四品官職,掌1500郡兵,下郡都尉為從四品官職,掌1000郡兵。

    郡丞主掌治民,負責協助郡守處理一郡政務,上郡郡丞為正四品官職,中郡郡丞則為從四品官職,下郡郡丞為正五品官職。

    除了這三名固定的郡官以外,每郡還設有郡守府,府下設有諸曹、掾、史等屬官,直接負責各項具體工作,各郡郡守府屬官並無定數,由郡守、郡丞等根據各縣的經濟和民生發展狀況自行上報,七品以上由王府選派,七品以下由郡守自行選募。

    不過,一般上郡郡守府配置屬官一般不超過150,中郡郡守府配置屬官不超過120人,下郡郡守府配置屬官不得超過100人。

    在縣級一般就配備有縣令、縣尉、縣丞、主簿、廷掾、門下賊曹等官員,由縣令主掌縣內所有政務,縣尉掌縣內軍事,縣丞、主簿、廷掾等則負責協助縣令處理政務,門下賊曹則主掌兵衛和治安,歸縣尉統轄。

    縣官中除縣令為正七品,縣尉為從七品官員外,其余皆為從八品和九品官員,不管上縣、中縣、下縣,每縣縣府均配屬屬官不得超過30人。

    至于縣級以下,則依舊沿用村為行政級別,同樣分上中下三個級別,上村500戶,中村300戶,300戶以下為下村,所有村內皆設有三老、薔夫、游繳共計3-5名無品級的官員。

    三老掌教化,薔夫掌一鄉之行政,兼收賦稅,游繳捕盜賊,官治安。

    而在王猛、國淵等人對整個南方王府治下地域進行郡縣劃分的同時,關于一統永州以後的戰後封賞,也由原楊武將軍府眾屬僚議定,並報呈司馬宇審定。

    隨著司馬宇正式稱王,南方王王府取代楊武將軍府成為官方的最高行政機構,負責協助司馬宇治理整個王國。

    在王府內設置有長史、軍師、司馬、司直、東西曹掾、十二曹、主簿等主官,各主官下又各有門下從事、門下史、門下掾等屬官若干,整個南方王王府共計官員近500人。

    其中,王府長史為眾官之首,負責輔佐司馬宇督率諸吏,處理各種政務,正二品官員,由原揚武將軍府長史國淵出任。

    軍師,主謀略諫言,參謀軍政大事,有監察軍政要務之職,從二品官員,由王佐之才王猛出任。

    本來以國淵的意思是想要讓出長史之位,由王猛出任的,不過考慮到王猛畢竟投效時間日短,未必能夠服眾,司馬宇才特意讓其出任軍師之位,待其積累足夠的威望後再行提升不遲。

    王府司馬,掌軍事,負責組織募兵、軍訓、裝備配給、統計軍功、執行軍法,從二品官職,由徐庶出任。

    王府司直,輔佐司馬宇,檢舉不法,有監察百官之權,從二品官員,由向朗出任。

    東曹掾,領郡事,主長史的任命,外出督郡縣,正三品官員,由跟隨司馬宇的老人範致出任。

    西曹掾,領百官奏事,主府中吏之進退,從三品官員,由陳北出任。

    余下十二曹、主簿、,則由原揚武將軍府十二曹和主簿升任,全為正四品官員。議曹,主謀議事。辭曹,主評訟事。奏曹,主章奏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集曹,主簿計事,秩俸比三百石。戶曹,主民戶祭祀農桑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運事。倉曹,主倉谷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錢幣鹽鐵事。計相,主郡國上計事。主簿,省錄眾事。

    在這以上主官之下的眾多屬官,則多由原揚武將軍府屬官和地方能吏充任,以五六品官員為主。

    隨著郡縣制的確立和南方王府的立府完成,整個司馬宇勢力的文職官僚體系就超過2萬人,較之先前擴充了數倍之多,急需選任大量的官員來擴充王府和各郡縣。

    大爭三年元月底,南方王王府正式對外頒布招賢令,在各地設立招賢館,選聘人才。不管是王府治下還是來自其他地區和勢力的人,唯才是舉,只要有能力,通過選拔就可被提拔為官員,到王府或地方任職。

    招賢令一出,整個南方王府治下及周邊區域的百姓風起雲動,凡是自覺有些才干的人都紛紛涌向各地招賢館。46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群雄逐鹿之南方王》,方便以後閱讀群雄逐鹿之南方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立府和招賢令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群雄逐鹿之南方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立府和招賢令並對群雄逐鹿之南方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