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你奸似鬼,還是喝了老子的洗腳水。
搞定了北條氏康,津川宗治很快便告辭了,這里比較是北條家的本據,屬于是非之地,呆久了不好。倒不是怕北條氏康對自己不利,而是擔心自己在小田原城的消息暴露,到時候說不定會讓長尾家和里見家這些盟友們心生芥蒂。
.......
事情接下來的發展正如津川宗治所希望的那樣。
經過北條氏康的努力,北條、今川、武田這三個老冤家終于握手言和,比歷史上提前了倆年完成了三國同盟。西邊失去了威脅,北條氏康終于有余力來專心對抗關東的這群國人眾們。
至于上野的長尾家,已經撤出了關東返回越後。
就在津川宗治到達出羽上野城的時候,甲斐武田家當主武田晴信再次率軍北上攻擊信濃。這一次或許是吃了前倆次的虧,武田晴信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與村上義清和小笠原長時等人作戰。
武田家的實力總歸還是要強上信濃聯軍的,再加上信濃的國人眾中又有不少與武田晴信內通的,很快信濃聯軍就崩潰了。武田晴信終于攻下了砥石城,隨後又再次攻下葛尾城。
村上義清倉皇北逃向越後長尾家求援。眼見信濃的局勢如此糜爛,長尾景虎也顧不上跟北條家死磕了,經過這麼久的對峙,長尾景虎也發現北條家並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相比之下,還是去找武田家這個“軟柿子”捏吧。
長尾家雖然撤出了上野,但是上杉憲政卻留了下來,並且得到了長野業正等國眾的支持,小幡氏等國眾也暫時倒向了上杉憲政,總的來說上野又初步回到了上杉家的手中。
但是沒有了長尾家的掣肘,北條家武藏方面的壓力驟減。北條氏康當即撤回了部署在武藏的萬余兵勢,朝下總進軍。下總千葉家也積極配合北條家的行動,在下野與上總沿線駐軍對里見家施加壓力。
很快,關東的局勢再次趨于穩定,沒了長尾家之後,里見、佐竹、宇都宮之流雖然實力不俗,但是與北條家比還是有些距離。再加上三家各自為戰,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戰線,很快便被北條家瓦解了攻勢。
足利晴氏的古河御所也被北條氏康攻下,足利晴氏在逃亡下野的路上被俘獲,被迫卸任公方一職,讓梅千代王丸繼承了古河公方之位,是為第五代古河公方足利義氏。
而幸千代王丸足利藤氏則向北逃竄進入了陸奧,找到了津川家在南陸奧的代官明智光秀。最終,在明智光秀派兵護送之下,足利藤氏輾轉來到了出羽的鶴岡御所,抱上了足利義宗的大腿。
次年四月,應信濃國眾村上義清的邀請,長尾景虎下令進軍信濃,踏上了這條與武田晴信相愛相殺的不歸之路......
......
天文二十三年(公元1554年),近江,朽木谷。
足利義輝來到這里已經有一年多了,回首往事如同過往雲煙一般,物是而人非。與三好長慶的斗爭終于還是失敗了,足利義輝不得已再次逃出京都,投奔了近江豪族朽木家,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足利義輝。
就在去年,足利義輝以為“時機已到”,聯合被三好長慶擊敗的細川晴元一起搞了一波事情,然後最終還是失敗了,細川晴元也跟著足利義輝一起來到了朽木谷。
若說好消息的話也不是沒有,若狹武田家當主武田信豐在足利義輝一方極度劣勢的情況下,怒刷了一波存在感。憑借著津川家支援的大量火槍和精良裝備,武田信豐在出兵丹波的時候與波多野晴通一起將三好家在丹波的代官內藤國貞打得是潰不成軍,內藤國貞也被武田信豐麾下的火槍隊射成了篩子。
因為有津川家的財力支持,再加上各種武器的支援,武田信豐已經掃清了家中的不穩定因素,徹底掌控了若狹國。再加上隔壁朝倉家的當主朝倉宗景又屬于津川宗治的“干兒子”(津川宗治是朝倉宗景的烏帽子親),南邊的淺井家和西邊的一色家又是菜雞,所以武田信豐這段時間的日子過得十分滋潤。
武田家內部也仿照了津川家那一套,就連常備足輕的構建都是按照津川家的方式一比一復制下來的。整個若狹武田家有常備三千余人,農兵倆千多,且都是裝備精良的精銳。
毫不夸張的說,整個近縝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