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第二百二十五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來自遠方 本章︰第二百二十五章

    ,最快更新桓容 !

    抵達廣陵郡三日,賈秉以郡公舍人的身份遞上拜帖,順利見到劉牢之。

    自從京口轉調,劉牢之始終駐守軍營,壓根不插手廣陵郡政務,連郡兵都未接管。

    郡治所上下都在議論,包括廣陵郡太守都有幾分疑惑,弄不清這位鷹楊將軍究竟是什麼路數。想要遞帖拜訪,順便打探一下,皆被擋在軍營門外,就連太守也鎩羽而歸。

    幾次下來,眾人更是滿頭霧水。

    如果此人不是一根筋,過于憨直,那就是別有打算,怕是比想象中的心思更深。

    然而,思量歸思量,劉牢之所行並無過錯,眾人總不能無理取鬧,硬闖軍營。到頭來也只能繼續觀望,期待能抓住些許線索,看看這位鷹楊將軍究竟是何打算。

    賈秉遞上拜帖,隔日就被請入大營。

    不知其真實的身份的,大概會猜測軍營缺糧,這才許商隊入內。知曉他的身份,必定會心頭一驚,對劉牢之的“忠誠”產生懷疑。

    歸根結底,廣陵郡屬于郗𨰹�賓怗Z段⑶ 猶 匾韻攏 嗍僭倍嘉ㄛ種 惺隆W萑幻揮腥 逋犢浚 僦 芬埠哇滯巡豢 叵怠br />
    劉牢之同這些人撇清關系,甚至連郡兵都放到一邊,單獨面見淮南郡公舍人,這其中的關竅,實在值得考量。

    此時此刻,賈秉的身份還是秘密,不為眾人知曉。故而,短期之內,後一種情況並不會發生。等眾人意識到情況不對,大網早已經張來,再多掙扎都是徒勞。

    得到入營許可,見到劉牢之派來的部曲,賈舍人微微一笑。一路之上仔細觀察對方,見其態度中帶著幾分客氣,明顯是事先得到吩咐,笑意不由得加深。

    如此來看,此行的目的很快能夠達到。

    只不過,劉牢之能如此快的改換旗幟,心性值得琢磨。日後共事,需對此人多加關注,莫要使今日事重演,釀成不好挽回的局面,損害明公的大業。

    賈秉坐在車里,腦中的念頭轉了幾個來回,面上始終不顯。

    很快,一行人來到城內大營。

    整齊的軍容、沖天的煞氣、布局精妙的營地,再再證明劉牢之確為帥才。桓容手下不缺猛將,缺的就是領兵之人!

    高岵同樣能練兵,但他練出的兵和劉牢之麾下又有區別。

    通過在營地所見,賈秉有終于明白,桓容為何如此重視劉牢之,幾次三番想要將他拉入幽州陣營。

    不提其他,單是這份練兵的能力,在當下絕對是數一數二。

    大車陸續停下,車板拆開,健僕和士卒一起動手,卸載車上的粟米、燻肉和粗布。

    賈秉下車之後,叮囑領隊幾句,隨後由部曲引路,很快來到主帥大帳。

    帳前列有兩排刀盾手,各個身高八尺、腰粗十圍。一手掛著盾牌,一手扣住長刀。賈秉出現時,長刀同時出鞘,架在通往帥帳的路上,寒光四射。

    想要進-入帥帳,必先穿過刀林。

    賈秉挑了下眉,絲毫未見膽怯,無需部曲繼續引路,視頭頂長刀如無物,信步踏入刀林。

    哪怕刀盾手刻意放出殺氣,也沒見他動搖分毫。反而腳步愈發穩健,意氣自如,仿佛面對的不是長刀,而是一陣清風罷了。

    走到帳門前,賈秉揚聲通報身份姓名。

    不倒片刻,帳中傳來一陣大笑。

    帳簾先開,現出劉牢之紫紅的臉膛。

    見到賈秉,劉牢之大步上前,把住前者手臂,親切笑道︰“賈舍人前來,牢之未曾遠迎,實是不該,快請!”

    不是剛剛走過刀林,遇上一場實打實的下馬威,任誰看到這幅熱情的樣子,都會以為兩人是摯交好友。殊不知,掰著指頭算一算,這還是兩人首次當面。

    “將軍客氣,秉不敢當。”

    劉牢之再次大笑,右臂隨意一揮,帳前的刀盾手立即收刀還鞘,行禮之後,轉身退下。其動作整齊劃一,令行禁止,讓人嘆為觀止。

    賈秉不動聲色,暗中留下觀察,心知此乃刻意為之,為的是讓他看清楚,這兩千人听命于誰。

    “劉將軍統兵之能著實不凡,秉大開眼界,實是敬佩。”

    “不敢。”達到目的,劉牢之見好就收。

    所謂過猶不及,表現得太多,顯得過于急切,實不利于同賈秉商談。若是造成反效果,更是得不償失。

    亮出一張底牌,讓對方知曉深淺,才好方便開口,也能為今後鋪一條大道。

    郎有情妾有意,很能說明現下的狀況。

    賈秉肩負使命,為的是將劉牢之拉入陣營,順便拿下廣陵郡。

    劉牢之早有離開京口之意,同賈秉一拍即合。並非他不念郗嫃茼蹙吽@撬鸞У闖觶 種 螅 咂桔 峽治蘗煬 恕1鶿低 甘舷嗾 胍  紙袢站置娑己芾 選br />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劉牢之自負一身將才,有報國殺敵之志,不想埋沒于平庸,更想統兵千萬縱橫戰場,身後史書留名。

    繼續跟著郗陻G 懦剎換嵊姓庋幕帷br />
    桓容則不然。

    從桓氏發展來看,桓敬道的野心絕不止于牧守幽州。如果他沒料錯,此次召南康公主和桓容入建康,是司馬曜蠢到極點的舉動。

    無論這位天子打什麼主意,結果都能預料。說不得,元帝渡江創立的司馬氏政權就會毀在他的手里!

    或許正是看出這點,郗丞相才會提前布局,從京口調兵,下令嚴守廣陵郡。

    他未必是想和桓氏刀兵相向,八成是為展示力量,讓對方知曉,他固然老邁,手中的權力和軍隊卻不是虛的。

    無論桓容作何打算,最好別輕易招惹高平郗氏。

    換做幾天前,郗𨰹�R肥譴蛘飧鮒饕狻br />
    然而,同郗超一番長談之後,郗丞相輾轉反側整夜,天明時終于發出一聲長嘆,忽然間明白,無論做出多少布局,都無法擋住桓氏的腳步。

    與其被對方視作威脅,想要除之而後快,不如退讓一步,盡量保住高平郗氏。

    如果他有桓容一樣的兒子,未必會如此輕易做出決定。

    關鍵在于他沒有!

    為家族考量,他必須退讓。

    如若不然,等他咽氣之後,高平郗氏必將遭受各方打壓,勢力保不住還在其次,怕是家族根基都要斷絕。

    對于郗超提及劉牢之腦後生反骨,郗氜頦諈h行┌冑虐胍桑 抵信扇飼巴懍昕ィ蛺劍 魏緯倭艘徊劍 桓顯詡直 啊br />
    于是乎,賈舍人催動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劉牢之投入桓氏陣營。後者面上為難,心中早已經樂開了花。

    賈秉給足面子,劉牢之擺足姿態,明面上,雙方未能馬上達成定議,實際都是心知肚明,事情已成,接下來,就是“討價還價”的問題。

    商隊停留廣陵五日,賈秉拜訪劉牢之三次。

    三次之後,劉牢之親筆寫成書信,蓋上私印並落下指印。

    “勞煩賈舍人,將此信呈交淮南郡公。”

    “劉將軍放心,秉必定不負所托。”

    劉牢之鄭重抱拳,賈秉正色還禮。

    大事既定,接下來,就看劉牢之是不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接掌廣陵,用實際行動為桓容送上一份投名狀。

    寧康三年,六月上旬

    賈秉離開廣陵郡,由水路返回建康。

    桓容和南康公主一行在姑孰停留兩日,隨後棄車登船,同陳郡謝世和瑯琊王氏運送戰利品的船隊同行,一路趕往都城。

    此時距天子大婚不到二十日,建康城內極是熱鬧,百姓皆喜氣洋洋。

    廛肆之中,銀樓、布莊以及香料鋪都是賺得盆滿盈缽。

    尤其是銀樓,王氏為準備嫁妝,幾乎搬空樓中的珍品。銀樓的掌櫃不得不向鹽瀆“求救”,希望能再運些珍品過來。

    如若不然,其他士族夫人和女郎登門,拿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金釵玉簪,委實不太好看。

    在這樣的氣氛下,王坦之的葬禮就顯得很不起眼。除了前來吊唁的親朋舊友,幾乎沒多少人注意到烏衣巷掛起的白布。

    當初桓溫去世,尚且有建康百姓自發為他哀悼。堂堂太原王氏家主,死得卻是如此無聲無息。

    台城之內,王太後和褚太後派來貼身之人,算是做足姿態。司馬曜腦子進水,派來的人竟是太極殿一個尋常宦者。

    或許不是出于本意,而是為“迎接”桓容到來,心腹之人另有安排,輕易不能改動。可陰差陽錯,徹底掃了太原王氏的臉面。

    王氏被徹底激怒,在司馬曜沒意識到的時候,徹底站到了他的對立面。

    王坦之的幾個兒子為父守靈,見到太極殿的宦者,都是理也不理,不是有謝安攔了一下,都能將人直接轟出去。

    宦者的臉色很不好看,卻沒敢當場發作。

    他知道自己的斤兩,如果敢說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話,今日十成十走不出烏衣巷。

    王坦之的葬禮之後,桓豁三次上表,請讓揚州牧。

    朝廷終于下旨許其所請,其後以謝安為揚州刺使,並加侍中,遙領州務,留朝參政。

    旨意下達之後,不出意外,引來會稽震動。

    謝安早有預料,提前布局,將其他幾姓高門的攻訐消弭于無形。隨著西邊的戰報不斷傳回,謝玄屢次立下戰功,對謝氏不滿的人開始收斂。

    即便沒有就此心服口服,面上卻不再張揚。至于會不會繼續在背地里下絆子,意圖在州內架空陳郡謝氏,那就不得而知了。

    謝安領揚州刺使第六日,桓容和南康公主抵達建康。

    船行河上,吃水不淺。

    船身上刻有桓氏印記,船頭船尾立有州兵護衛。

    十幾艘大船排成一條長龍,穿過籬門,首尾相接,破開波光粼粼的河面。不時有大魚從河中躍起,帶起一片水花,晶瑩剔透,彩光交織。

    見到這支船隊,河岸邊的百姓紛紛駐足,不知是誰率先喊出“桓使君”,一傳十十傳百,人群登時陷入激動。

    鮮花和柳枝紛紛飛來,頃刻之間,船頂降下花雨,河面點綴彩斑。

    “郎君,我念郎君心切,可請出來相見?”

    小娘子的聲音穿過河風,一聲聲飄入船艙。

    南康公主挑眉看向桓容,李夫人掩口輕笑,司馬道福沒出聲,眼底滿是戲謔。

    桓滿臉羨慕,開口道︰“阿弟,盛情難卻,還是出去吧。”

    同桓對視兩秒,桓容沒開口,而是沉默的走到船艙一側,推開雕窗,示意桓向外看,表情仿佛在說︰阿兄以為,這個時候出去,還能囫圇個回來?

    桓探頭看了一眼,立刻被如雨的鮮花和柳枝嚇了一跳。

    瞧見花雨中閃爍亮光,明顯有釵簪夾雜其間,不禁下意識後退半步,砰地一聲關上雕窗。

    太嚇人了。

    瞧這個架勢,沒一點防備就走出去,不被砸死也會被砸傷。

    過了不到片刻,岸邊響起陣陣歌聲。歌聲清亮婉轉,道盡少女的情-絲。

    未幾,有雄渾的聲音響起,伴著古老的節拍,唱起國風中的詩句,稱贊桓容北伐戰功,感慨幽州百姓生活富足。

    不知是不是湊巧,用來贊揚他的詩句,全部是先秦百姓稱頌主君之語。

    听到這里,桓容深吸一口氣,知道自己不能繼續躲在船艙里。當下起身,對南康公主道︰“阿母,兒去了。”

    南康公主︰“……”

    她知道兒子的意思,可這話怎麼听著這麼別扭?

    桓立志保護兄弟,自然要跟著一起出去。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建康百姓的熱情,剛剛踏出艙門,就被鮮花、絹花和柳枝砸了個滿頭滿臉,腳步都有瞬間踉蹌。

    看向神情自若,甚至抬手接住一根柳枝的桓容,桓滿心都是佩服。

    桓容立在船頭,身姿修長,腰背挺直,長袖輕擺,雅致不凡。面對再多的花雨,依舊巋然不動。

    “阿弟,我服了!”桓佩服道。

    桓容取下落在頭上的絹花,回頭看一眼桓,面無表情的道出一句話︰“無他,習慣而已。”

    任誰做了十幾次人-形-花-架,總是能積累出經驗。挨砸不過是個過程,砸著砸著也就習慣了。

    故而,習慣就好。

    桓容入建康時,秦繞過姑臧,追-剿什翼犍和氐賊殘兵,一路打入張掖郡內。

    期間,長安書信送到,知曉劉夫人病將痊愈,秦四郎心情略好,當下決定,短暫休整兩日,大軍馳襲酒泉郡。

    被追得丟盔棄甲,一路逃竄的殘兵來不及喘口氣,又遇大軍襲至。

    听到催命的號角聲,許多人干脆不跑了,直接就地癱倒。

    不接受投降,頂多是挨上一刀。繼續逃下去,能不能逃出生天尚且兩說,早晚要被活活累死。

    好在秦沒有下令殺俘,而是命染虎辨認投降眾人,找到首領和貴族帶到帳前。

    揪出幾個垂頭喪氣的小部落首領,染虎難得好心,當面安慰一句︰“將軍這幾天心情好,只要真心投靠,你們的頭總能保住。”

    心情好?

    幾人同時瞠目。

    心情好就攆得他們哭爹喊娘,幾乎要跑進大漠。若是心情不好,是不是要當場壘幾座京觀?

    誰說漢人孱弱,胡人殘暴的?

    有膽子站出來,保證打不死也要打殘!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桓容》,方便以後閱讀桓容第二百二十五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桓容第二百二十五章並對桓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