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第一百七十四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來自遠方 本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最快更新桓容 !

    十二月的盱眙,天氣正寒,隔三差五會落下一場薄雪。

    走出房門,一陣冷風迎面襲來,從領口灌入斗篷,似有冰水當頭潑下,冷得桓容直打哆嗦,本能的緊了緊斗篷。

    不想再吹冷風,腳步瞬間加快。

    嗒嗒的木屐聲回響在廊下,伴著呼嘯的冷風,竟有一種奇異的和諧。

    行進東院,立刻有婢僕迎上前,請桓容往東廂。

    整個府邸經過改建,長居院落皆鋪有地龍。冬日依舊溫暖如春,壓根無需燃燒火盆。

    停在廂室前,桓容除掉木屐,邁步走進房內。

    一個之隔,仿佛兩個世界。

    暖意籠在身周,熱氣從腳底竄向脊背,舒服得他直想嘆氣。

    內室中,立屏風被移到牆邊,一鼎香爐擺在架上,爐蓋掀開,婢僕正投入新香。

    南康公主坐在屏風前,身前放著兩摞竹簡,竹簡旁則是一封攤開的書信。

    李夫人挽袖磨墨,白皙的手指和烏黑的墨條對比鮮明。指甲未燃蔻丹,淡淡的淺粉,經墨色襯托,意外有幾分濃烈。

    桓容捏捏手指,不知該不該同情渣爹。

    見南康公主抬頭,當即收斂心神,上前半步,正身揖禮︰“阿母。”

    “恩。”

    南康公主似有煩心事,臉上並無笑容,反而深深皺著眉心。

    聯系到婢僕之前所言,桓容心思微動,視線掃過堆起的竹簡,落在攤開的書信的之上,隱約有了答案。

    “新安從建康送來書信,你且看看。”南康公主沒有解釋,直接將書信遞給桓容。

    “諾。”

    桓容雙手接過書信,從頭開始細看。

    數息之後,桓容臉色變了。

    金印?司馬昱親授?

    這是從何說起?

    想起司馬奕的密詔,對比信中金印,桓使君不禁磨牙。莫非司馬家的皇帝都好玩這手?

    “阿母,此事需從長計議。”真假不論,說不好就是個燙手山芋。

    “沒太多時間。”南康公主搖搖頭,嘆息道,“信送出隔日,新安即動身離開建康,此刻怕已抵達姑孰。”

    已經去了姑孰?

    桓容再看書信,神情變得凝重。

    “阿母,如果金印之事被大君得知,恐不好收場。”

    “這倒無需擔心。”

    南康公主捏了捏額角,沉聲道︰“司馬昱做過多年丞相,沒少和士族權臣打交道,不會不知道新安的性子。如今病入膏肓,兩個兒子不孝不忠,決心為女兒尋條生路,理當留有後手,不會讓新安往死路上撞。”

    事實上,書信本不該這時送出。

    司馬昱不知桓溫重病,在他看來,即使建□□出變故,最終皇位易主,稱帝建制的也該是桓溫,而不會是桓容。

    至于司馬曜和司馬道子,早讓他寒透心,是生是死全看上天。他甚至暗中在想,既然投靠褚蒜子,那就親自體會一下,這女人是不是真正護得了他們!

    桓濟已經廢了,司馬道福不可能有親子。與南康公主和桓容相比,對桓溫構不成任何威脅。

    無論禪讓還是起兵,他日登上皇位,為彰顯仁慈,桓溫都會留著她,用來堵住世間幽幽眾口。

    假若桓大司馬未能如願,憑借手中金印,司馬道福亦能尋到庇護。即使不能如以往自在,總不會輕易失去性命。

    可惜司馬道福沒有听親爹的話,提前將消息透出,增出太多變數。

    難保桓大司馬不會听到風聲,繼而下令嚴查。如此一來,司馬昱的苦心恐將白費。

    “倒也未必。”南康公主垂下眼簾,嘴角掀起,“你父未必會留意此事。”

    “阿母?”

    “官家派人往姑孰送信,請你父入朝輔政。可惜你父出行不便,固辭不去。”

    “沒下明詔?”

    “沒有,僅是一封私信,未用天子印,三省一台都不曉得。”南康公主又捏兩下眉心,李夫人放下墨條,以絹帕拭淨雙手,移坐到公主身後,替她輕輕揉著額角。

    這樣的情形,桓容見了不是一次兩次。

    起初還有幾分不自在,如今已能淡定以對,安然處之。

    “官家重病,遲遲不立皇太子。如今一邊送出金印,一邊秘召你父入京,難保是什麼心思。”

    南康公主靠在榻邊,唇邊的笑意更冷。

    “且看吧,不用多久,台城和建康都會亂起來。”

    思量可能出現的情形,桓容不禁心頭發沉。

    如果沒有金印之事,他大可以置身事外,全當看一場大戲。等到幾方勢力力氣耗盡,再背靠幽州伺機行事。

    可惜時不待人,留給他的時間太少。

    本想囤積糧甲兵器,大量征召州兵,進一步壯大實力。自此手握錢糧人丁,縱然不能馬上入主建康,也能割據一方,立于不敗之地。

    哪料想,計劃沒有變化快。

    司馬昱病得突然,眼見命不久矣。司馬曜和司馬道子壓根沒心思做孝子,直接撇開親爹,爭相與褚太後聯手。

    渣爹重病在床,沒法踏出姑孰半步,未必活得過司馬昱,後者想禪位都不太可能。

    建康人心難料,王獻之已有整月未送出消息,彼此的盟約愈發顯得脆弱。

    桓容不得不繃緊神經,告訴自己不能急躁,務必要鎮定。

    他要面對的不是小河淺溪,而是一場滔天洪水。稍有不慎就會被卷入漩渦,被藏在水下的大魚撕碎,終至尸骨無存。

    貿然闖進激流是愚者所為,很可能會葬身水底。

    然而,想要達成目的,又不能完全置身事外,成為真正的“看客”。

    “阿母,日前阿父上表,言指東海王有逆反之心,請廢其庶人,因官家病重,至今朝中沒有絕斷。兒欲上表為其說情。”

    話題轉得有些快,饒是南康公主也不免愣了一下。

    李夫人停下動作,斟酌片刻,笑言道︰“殿下,郎君此舉大善。”

    大善?

    南康公主沉吟良久,神情未見輕松,反而更顯凝重,“瓜兒,你可想好了?”

    表書一旦遞上,父子不和即會擺到世人眼前。

    桓溫重病不假,手中力量仍存。他一日不死,南康公主就不能完全放心,更不想桓容一時莽撞,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她不擔心桓大司馬,只擔心兒子的名聲。萬一被有心人利用,“不孝”“父子反目”的大帽子壓下來,為天下指摘,桓容如何自處?

    “阿母,兒已深思熟慮。”桓容正色道。

    渣爹為何要將司馬奕趕盡殺絕,他之前有幾分糊涂,現下卻相當明了。

    如果桓大司馬沒病,司馬奕還能頂著諸侯王的虛名,平安度過下半輩子。

    奈何渣爹病重,心知命不久矣,為免留下禍患,決定將司馬奕一擼到底。只要聖旨一下,司馬奕必定活不了幾天。

    不是桓大司馬病中糊涂,而是司馬奕的身份太過特殊,讓他不得不提前做出防備。

    萬一建康有人突發奇想,撇開昆侖奴生出的兩個皇子,扶持廢帝重登皇位,以之前的種種,桓氏必遭大難。

    司馬奕沒有相當的能力手段,建康士族和郗鍳斯◇r悴蝗薄br />
    皇位上只需要一個傀儡。

    對比司馬曜和司馬道子,廢帝有發瘋之兆,明顯更好掌控。

    若是追責被廢之事,完全可以推到桓大司馬頭上。

    人死沒法開口。

    桓溫囂張跋扈之名天下共知,這頂帽子扣下去,沒人會產生異議。更能借機削弱桓氏實力,為自己撈得好處。

    桓容深吸一口氣,想到建康的王謝士族,想到京口的郗陻G 氳焦誒襠霞降淖迦耍 氳轎茨芴降哪鞘椎亞 炖錟  揭凰靠嗌  嗟盟  簦 乜詵 隆br />
    世事如棋。

    賈秉荀宥都曾言,他當做執棋之人。

    然而,真正坐到棋盤前,桓容突然意識到,執棋不比做棋子輕松,付出的和失去的半點不少,甚至更多。

    換成三年前,他絕不會想到自己能這樣揣測人心。現如今,他只怕心思不夠深,輕易被別人帶進溝里。

    “阿母,兒手中有禪位詔書,是東海王所寫,並有宦者可以為證。”

    南康公主點點頭,這事她知道。

    “建康局勢不明,人心難斷,誰敵誰友一時難辨。真有用到詔書之日,東海王出面為證,總好過一名內侍。”

    “你不怕他反口?”

    “兒既有此意,自有應對之法。”桓容正色道,“兒上表求情,不為洗刷他的‘罪責’,只以情說事,請降其爵。”

    在這件事上,甭管目的為何,總能找到利益一致的幫手。如果事情順利,還能將人移出姑孰。

    待到時機成熟,自可設法一手掌控。

    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沒天子可以挾,卻手握禪位詔書,再有廢帝為證,世人縱有非議,亂臣賊子的罪名終可丟開。

    司馬奕貌似瘋狂,卻沒有徹底失去理智。種種跡象表明,他固然腦袋有坑,遇上性命攸關的大事,勉強還能拎得清。

    和把他踹下皇位之人相比,桓容明顯更能“信任”。而且,桓使君不介意給他承諾,保他後半生衣食無憂。只要識相些,肯老實合作,必能活到壽終正寢。

    “阿母,金印需盡快取來。”桓容認真道,“兒不便于動手,阿母可有辦法?”

    南康公主挑眉,看向李夫人。

    後者輕輕頷首,笑道︰“郎君放心,此事不難。不過,郎君需得挑選人手送往姑孰,擺出誠意,護新安郡公主安全。”

    如此一來,阿葉才能成功說服司馬道福,讓她站到桓容一邊。

    和詔書一樣,他日取出金印,有司馬道福為證,自能向世人表明,此乃司馬昱本人之意,不是桓容誑語。

    大致方向確定,細節可交給荀宥賈秉等人合計。

    “這事不好辦,務必要提心。姑孰那邊有消息送來,我會立刻讓人知會于你。”

    “阿母費心。”

    “算不上。”南康公主飲下一口茶湯,道,“世事變化無常,你需有所準備。哪日姑孰傳來喪報,莫要措手不及。”

    “再則,多和族中聯絡,尤其是你幾個叔父。是不是能接過你父手下私兵,五成靠你自己,五成仍要他人相助。”

    “阿母放心,兒日前又得一批耕牛,已挑選百余頭,分別送往江州和荊州。”

    還有幾件事,桓容不好當面說。

    桓沖有意市糖,桓豁對幽州的糧食很感興趣,叔佷三人書信往來頻繁,往返三地的商隊絡繹不絕,順便還帶上了益州。

    在利益的推動下,即便渣爹駕鶴西歸,桓氏的勢力仍會牢牢盤踞在長江中游。只要族中不發生內訌,讓外人-插-不-進手,桓氏非但不會衰落,更有可能再進一步。

    當然,前提是不突生意外,例如桓沖腦袋進水,突然神志不清;亦或是桓豁走路沒注意,猛然間撞上柱子;要麼就是天降巨石,桓容又被砸穿-越。

    母子倆說話時,屋外又飄起雪子。

    婢僕站在廊下,看著兩頭幼虎在院中玩耍,虎女和熊女未著長裙,而是穿著類似男子的短袍,提著幼虎的後頸,嘖嘖兩聲,直接用布包裹起來,回房擦爪順毛。

    三頭小馬留在院中,半點不在意飄落的雪子,厚實的鬃毛被風吹起,嘶鳴兩聲,興奮地跑了起來,互相追逐,精力愈發顯得充沛。

    袁峰自書院歸來,先往東院問安。

    “峰已征得先生同意,明歲可習六藝。”袁峰小臉通紅,明顯興奮未消,“峰不願落于人後,騎術之外當習射藝。”

    話落,大眼楮撲扇撲扇的望著桓容。

    桓容忍了幾忍,終于沒忍住,揉了揉小孩的腦袋。

    自入學院以來,小孩的性格明顯變得開朗,很少再見到壽春時的彷徨陰郁。如今還學會撒嬌,換做幾個月前壓根想不到。

    “不用再眨了,我會送去書信,請公輸為你造一把短弓。”

    “謝阿兄!”袁峰雙眼發亮。

    “先別急著謝。”桓容話鋒一轉,正色道,“既決心學習,就要做到最好,不可遇難即退。”

    “諾。”

    袁峰正身端坐,小臉繃緊,表情肅然。

    “峰讀史書,仰慕前朝英雄,欲以陸伯言為榜樣,時刻鞭策己身。他日學有所成,必會竭盡全力助阿兄成就功業。”

    桓容︰“……”

    剛說小孩終于“正常”了點,沒高興兩分鐘,又被當頭砸下一棒。

    這是一個六歲孩子該有的想法?

    無奈的嘆息一聲,桓容剛想開口,對上小孩滿懷期待的表情,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到底拍拍袁峰的肩膀,道一句︰“好,阿兄等著那一日。”

    “峰一定努力!”

    桓容默默點頭。

    小孩說他仰慕陸伯言,陸伯言……陸遜?!

    一念閃過,桓使君突然意識到,袁峰讀書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真心是學霸中的學霸。

    昌黎郡

    秦巡城歸來,眉毛上結了一層冰霜。

    大雪連日,面市鹽車。

    朔風凜冽,刮起來活似刀子,能掀開房頂。

    積雪沒過小腿,走路尚且困難,更別說排兵布陣。縱然是慕容鮮卑,照樣抵擋不住寒風侵-襲,幾次嘗試之後,交戰雙方不得不鳴金收兵,等到大雪停後繼續廝殺。

    如若不然,沒死在敵人手里,也會被大雪活-埋,活活凍死。

    “郎君,四郎君已至營中。”

    “阿弟來了?”秦翻身下馬,隨著他的動作,雪花和冰晶簌簌落下。

    用力搓搓雙手,跺兩下腳,秦丟開馬鞭,大步走向軍帳。

    剛走出幾步,秦已迎了過來,一身玄色長袍,同色的斗篷被風卷起,颯颯作響。

    秦不是獨自前來,還帶著大批的糧草和兵器。兵器用來和慕容垂交易,糧草則是桓刺使借道的謝禮。

    兄弟倆當面,秦拱手,秦一把扶起他,握拳捶在他的肩上。

    “怎麼親自來了?彭城那里交給誰照看?你也能放心!”

    “有阿嵐在。”秦笑道,“阿兄駐軍昌黎,啟程過于匆忙,糧草未能備足。大君從西河送來書信,言明此處情況,正好幽州粟米送到,我便親自送了過來。”

    兄弟倆一邊說,一邊走進軍帳。

    待身邊無人,秦正色道︰“還有一事需告知兄長。”

    “何事?”

    “晉室天子病危,桓元子似也有恙。建康恐生禍亂,皇位交替是為必然,由司馬改做他姓也非不可能。”

    “什麼?!”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桓容》,方便以後閱讀桓容第一百七十四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桓容第一百七十四章並對桓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