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第七十六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來自遠方 本章︰第七十六章

    ,最快更新桓容 !

    桓沖欲購五千頭牛羊,高于市價五成,對秦氏塢堡來說,算是一樁不錯的生意。

    秦和秦火燒河東鮮卑營地,獲取的牛羊總數超過五萬,因各種原因折損,仍留有四萬余頭。除半數留在塢堡,余下均可用來交易。

    即便數量不足,問題同樣不大。

    來自涼國、吐谷渾和烏孫的商隊絡繹不絕,秦氏塢堡大可以市價購入,加價賣出。需求的數量足夠大,這些胡商和番商多會主動減低價格,力求能維持長久生意。

    連年戰亂之下,像秦氏塢堡這樣的買家並不好找。

    遇上氐人或者鮮卑人,稍有不慎,交易就會變成搶劫,損失貨物錢財不算,命都可能丟掉。

    遺晉倒是富庶,但對多數胡商來說,想要抵達建康,需要穿過其他部落的地盤,賣得貨物的價錢,甚至還抵不上路途中的損耗。

    幾番比較下來,秦氏塢堡變成最好的選擇。

    因為氐人和鮮卑人交戰,南下的商路一度斷絕,自太和三年初,秦氏塢堡迎來一波又一波胡商。

    堡內的大市和小市愈發繁榮,堡外搭起成排的帳篷。

    為確保“地盤”不會被搶走,許多胡商干脆常駐于此,由家人和合作伙伴往來運送貨物,短短幾月賺到的金帛珠寶,竟超過去歲整整一年!

    “秦氏塢堡有上等絲絹和珍珠!”

    這個消息傳出,胡商各個激動。

    絲絹不用說,運回胡地必能大賺特賺。

    珍珠,尤其是合浦珠,價值更是高得難以估量。

    此時沒有養珠技術,珍珠都是天然形成,需采珠人冒著生命危險下水。烏孫、涼國和吐谷渾均在內陸,國主貴族視珍珠為至寶,價值高過黃金,寶石瑪瑙琥珀都要靠邊站。

    因合浦珠珍貴,運珠船抵達建康之後,無需船主登岸,上等的珍珠就會銷售一空。胡商們僅能爭搶下等,多數時候連這個機會都沒有。

    听聞秦氏塢堡有珍珠,眾人都是紅了眼,恨不能馬上飛去塢堡,用全部身家換得到幾顆。回到國內,價格少說也會翻上幾番。

    到時候,無論是再走商路還是置辦家產富享天年,都是不錯的選擇。

    遠來的胡商越來越多,帶來的貨物也是千奇百怪。

    要論大手筆,還屬遠道而來的波斯商人。

    因路途遙遠,為保證安全,商隊的規模動輒超過五百人,木制大車由駱駝和駿馬牽拉,車上裝載著珠寶、獸皮、香料和大量的果干,甚至有妖-艷的胡姬和身材高大、渾身毛發的番人。

    按照商隊首領的說法,這些奴隸都是戰俘,來自極西之地。

    “那里的人十分野蠻,渾身散發著臭氣,滿嘴都是臭味,除了做苦力什麼都做不了!”

    商隊首領正當壯年,祖父和父親都曾到中原交易,對中原的絲綢絹帛尤其推崇。

    此時華夏戰亂,西域諸國也不太平,他遠走中原冒著不小的風險,只盼能大賺一筆。

    因秦前往枋頭,出面洽談的換做秦。

    秦二公子對胡姬和奴僕不感興趣,只願意交換香料果干,珠寶也可以換幾車。

    “如果這些馬和駱駝留下,我會給你合適的價格。”

    商隊首領考慮再三,咬牙留下一半的駿馬,駱駝卻要全部帶走。

    秦沒有勉強,令人抬出定好的絹布,搬上清空的大車。

    “按你的要求,一百五十匹彩絹。”

    在南北兩地,絹布均屬于硬通貨。秦氏塢堡交易的絹布由蠶絲制成,比不上建康工巧奴的手藝,在北地卻是數一數二。

    貨物運上車之前,需逐一開箱檢驗。

    箱蓋打開的瞬間,陽光直射而下,絹布的花紋愈發鮮活,剎那間閃花人眼。

    波斯商人瞪大雙眼,險些當場流口水。看著箱蓋合攏,用粗繩捆緊,一箱接一箱送上木車,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發財了,發財了!

    秦微哂。

    這樣的絹過于鮮艷,阿母和阿姨都不喜歡,覺得花紋太俗,胡商卻是如獲至寶,就差把眼珠子粘上。

    想起從鹽瀆歸來的商隊,秦不禁咧嘴。

    誰能想到,小小一個鹽瀆有如此大的能量,鹽巴稻麥之外,竟運出如此多的絲絹!

    石劭的“北地財神”之名果真不需。

    這樣俗氣的絹布,庶人不能穿,士族不屑穿,在南地都是積壓落灰的下場,沒有商人願意充冤大頭,肯大量訂貨。

    石劭反其道而行,大批量買下,全部隨船送到北地。

    換做旁人,未必能看到其中隱藏的商機,縱然看到也不會有這樣的決心,行動如此之快。

    這全靠桓容對石劭的信任。否則,他壓根無法調動如此多的金銀。

    士為知己者死。

    石劭感念桓容的活命之恩,竭盡所能也要報答。這筆生意僅僅是開始,給他充裕的時間,必定發揮財神之名,為桓容賺下一座金山。

    交接完貨物,胡商取得秦同意,在靠近城牆的地方搭建帳篷,將大車圍成一圈,裝有絹布的車被圍在中間,車上有護衛把守,務求不被有心人鑽了空子。

    夜半時分,胡商猶不放心,實在睡不安穩,干脆走出帳篷,睡到了車上。

    入秋之後,北地依舊炎熱,蚊蟲滋生。

    胡商躺在車上,很快被叮出滿臉腫包,照樣笑得見牙不見眼。

    有了這些絹布,他回去後能換來數不盡的黃金寶石!

    可惜自己來得晚,沒能交易到珍珠。听說塢堡藏有金色的珍珠,一個有鴿卵大小,價值連-城。如果能帶回去獻給國王,不只是財富,更將獲得地位!

    胡商越想越美,心情愉悅之下,臉上的疼癢都減輕許多。

    塢堡內,秦翻閱記錄交易的簿冊,幾名文吏擺出算籌,核對賬目。

    不是誰都有鐘琳的本領,可以一心二用。

    因交易的貨物種類繁多,價值需要互相折算,工作量委實不小。幾人一起動手也要忙上三四天,熬油費火,才能全部核對清楚。

    文吏實在忙不過來,張參軍友情援手。

    “還需多久?”

    “至少還需兩日。”張禹擺開算籌,頭也不抬道,“因胡商突然增多,郎君交易時又不講價,一天換得五批牛羊竟是五種價格。”

    秦抓抓後頸,很是不好意思。

    “要是阿弟在就好了。”

    秦在時,這些事壓根不用自己操心。

    如今秦玖在上黨駐守,秦在洛州巡視,秦跟在長兄身邊,秦和秦少年心思,不添亂就不錯了,哪里還能幫上忙。

    塢堡的“對外生意”全落到秦肩上,阿父說是對他的信任,秦卻是一個頭兩個大,只想撞牆。

    這且不算,還要整日面對張參軍這張冷臉,秦嘴里發苦,涼氣嗖嗖向頭頂冒。

    “張參軍,日前阿弟來信,需再送五千牛羊往枋頭。”

    “五千?”張禹難得現出一抹驚訝,“僕未記錯,不久前才送去萬余頭。”

    秦點頭,道︰“阿弟做事總有道理。信中說,這五千牛羊以高價交易,還請張參軍安排一下。”

    “諾!”張禹沒有推辭,迅速收拾好算籌和紙筆,翻出寫好的牛羊簿冊,告辭離開內室。

    幾個文吏心中羨慕,手中不停,這是他們的分內之事,沒法推脫。

    秦用力搓了搓臉,飲下半盞茶湯,頓感精神好了許多。

    這種茶湯的制法是從鹽瀆傳來,少去味道濃重的香料,沒有添加蔥絲和姜絲,初飲難免覺得寡淡,次數多了,逐漸習慣清淡,再飲回往日茶湯,反而有些不適應。

    翻開一卷簿冊,看著列好的方格,清晰的數字,秦不禁發出感嘆。

    “二公子,可是帳中有錯?”一名文吏道。

    “沒有。”秦動了兩下脖子,舉起簿冊笑道,“鹽瀆出能人,在此之前,誰想過可以如此記帳?”

    文吏深表贊同。

    魏晉時期,紙張開始廣泛應用。

    礙于條件限制和思維固化,記賬的方式仍延續傳統,不是專門的帳房,很難看懂賬簿內容,遑論挑出錯漏。

    這樣一來,假賬錯賬層出不窮。

    桓容在鹽瀆時,看過竹簡記錄的賬冊,當即頭大如斗,兩眼蚊香圈。

    為免日後麻煩,特地找來白紙,裁開裝訂成冊,繪制成簡單的表格,當著石劭的面記錄下幾筆生意,算不上十分精細,卻能一目了然。

    此後,類似的賬簿和記賬法在鹽瀆廣泛應用,甚至向周邊郡縣輻射。

    隨著同塢堡的鹽糧交易,“桓氏簿冊”流入北地。

    塢堡內的主簿和文吏看到賬冊,當即如獲至寶,直言此法大善,可將歷年賬目全部清理核對一遍。

    事實證明,主簿所言不假。

    但對秦而言,再簡單的辦法,架不住生意太好,工作量逐日增大。

    按照這樣的交易規模,等到鄴城的仗打完,他也無法從賬目中-抽-身。像其他兄弟一樣,領一處郡縣駐守更是想都別想。

    秦忙著算賬,累得兩眼發花。

    張參軍奉命點出牛羊,記錄成冊,著人送往枋頭。

    秦和秦恰好巡視歸來,听聞要派人喬裝商隊,登時眼楮發亮。

    兄弟倆心有靈犀,互相遞了個眼色,一把扔掉馬鞭,提著獵物趕往後宅。

    這事不能求阿父,必須求阿娘。只要阿娘點頭,事情準能成!

    看到兩個兒子,知曉他們的來意,劉夫人和劉媵都是一愣。

    “你們要出堡?”劉夫人沒有發怒,也沒有立刻否決,而是奇怪道,“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秦一向沉默寡言,這次卻搶先秦開口︰“我和阿岩久聞鄴城,想去看一看。如果鄴城被晉兵攻下,十有八--九要被焚-毀。”

    “是啊,阿母,阿兄就在枋頭,我和阿嵐帶足人手,一定不會有事!”

    劉夫人出身高貴,見識不凡。

    她並不以為將兒子拘在身邊是良策。生在亂世,將兒子養得手無縛雞之力,只知錦繡膏粱,不識人間疾苦,不知胡人凶惡,反而是害了他們。

    只不過,以秦和秦的性子,是否該現在就放他們去鄴城?

    “阿母!”

    “容我想想。”劉夫人微蹙眉心,轉向始終未出言的劉媵,道,“阿妹以為如何?”

    “妾覺得無妨。”秦和秦是劉媵親子,她比劉夫人更了解他們。如果這次不應下,說不定這兩個小子會偷跑,到時又是一場麻煩。

    “鄴城最近不太平。”劉夫人有幾分猶豫。

    秦和秦尚未及冠,如果年紀再大些,她就不會這麼擔心。

    “阿姊,從大郎君到五郎君,哪個不是舞象之年便臨陣殺敵?四郎君未束發即能射殺胡寇賊匪,更率部曲一路奔襲,剿滅侵擾塢堡的胡人部落。”劉媵淺笑道,“阿嵐和阿岩年已十六,比當年的四郎還大三歲,阿姊何必擔心?”

    劉夫人沒好奇的瞪她一眼。

    “你可真是心大!”

    “謝阿姊夸贊!”

    劉媵笑靨如花,劉夫人到底點了頭。

    秦和秦笑彎雙眼,嘴角咧到耳根。

    退出內室之後,兄弟倆抑制不住興奮,當場一蹦三尺高,險些撞到頭頂。

    “你瞧瞧,都是慣的!”劉夫人看向劉媵,道,“阿妹,阿嵐和阿岩到底沒離過西河,你去安排一下,讓劉蒙幾個都跟去,務必要護得他們安全。”

    “諾!”

    “帶去的僕兵和部曲要仔細挑選,最好是既能認路又能趕羊的。”

    “阿姊放心吧。”劉媵笑道,“武鄉郡和上黨郡都在夫主手里,唯獨廣平郡難走些。有僕兵和部曲在,不會有事。”

    李夫人點點頭,喚婢僕取來絹布,寫成一封短信,打算盡快送去枋頭。

    “阿曉。”

    “奴在。”一名相貌帶著胡人特征,身材高得驚人的女子跪伏在廊下。

    “取只鷹來。”

    “諾!”

    黑鷹從西河郡飛出,秦和秦整裝待發,準備往枋頭與秦匯合。

    晉軍營盤中,桓溫命郗超和鄧遐探查,得知送來牛羊的是秦氏商隊,想請來人過中軍一敘,不料被一口回絕。

    “不識抬舉!”

    事情一樁加一樁,桓溫心情不好,愈發顯得暴躁。正在帳中運氣,桓沖恰好挑簾走進,掃兩眼放在角落的冰盆,暗中搖頭,眼中閃過一抹惋惜。

    “大司馬。”

    “幼子來了。”

    “大司馬,自枋頭往鄴城再無水道,大軍僅能從陸路進軍。”桓沖正身坐下,道,“從陸路走,必會慢于水路。如大軍不能盡快出發,繼續留在枋頭,軍糧恐將不足。”

    “我知道。”桓溫沉聲道,“袁真已攻下譙郡和梁國,正開鑿石門。如果石門鑿開,引黃河水入水道,軍糧可源源不絕運來,幼子無需擔心。”

    “阿兄,兵精糧足方可立于不敗之地。如今石門未鑿開,須得再尋他法,有備無患,方不致動搖軍心。”

    “幼子的意思是?”

    “我見過秦氏商隊領隊之人。”桓沖正色道,“許以高出市價五成,從其手中市得牛羊。”

    “五成?”

    “阿兄,時間緊迫。”桓沖微微傾身,道,“氐人動向不明,建康傳來消息,近日謝安王坦之頻頻出入台城,太後兩次召瑯琊王入宮詳談。我擔心,此戰勝且罷,如不勝,朝中情勢恐對桓氏不利。”

    桓溫神情凝重,眉心深鎖。

    “消息確實?”

    “確實。”說話間,桓沖從袖中取出一張絹布,展開放到桌上。

    桓大司馬細看一遍,再不追究秦氏商隊無理,當場表示,願向其購買牛羊。

    “此事大司馬不便出面。”桓沖繼續道,“不妨交給沖。”

    桓溫和桓容的關系,不說勢成水火也差不了多少。外人不知道詳情,桓沖和郗𨰹�鶬q凳且磺宥br />
    秦來到枋頭,看的是桓容的面子。桓沖出面買糧,難免有向桓容低頭的顧慮,桓沖願意代勞,正好免去這場尷尬。

    “如此,事情就交給幼子。”

    “諾!”

    桓沖達成目的,退出中軍大帳,想起前番同秦的交鋒,再想對方給出的消息,不免嘆息一聲。

    難怪秦氏能佔據西河等郡,令胡人聞風喪膽。有這樣的郎君在,家族何愁不興!

    桓氏並非沒有佳子,奈何……

    “老了啊。”

    部曲跟上前,听到這句愣了一下。

    “使君何出此言?”

    “年過半百,何言不老。”桓沖搖搖頭,一手負在身後,一手搭在身前,迎著猶帶熱氣的晚風,越過中軍大 ,返回左營軍帳。

    前鋒軍中,役夫架起火堆,燒起大鍋。

    沸水中投入幾塊干癟的蔥姜,再加一把食茱萸,放入大塊的羊肉。隨著肉在水中翻滾,香味開始在營地飄散。

    除了不能吃的羊毛,羊皮內髒均沒有浪費。

    仍有十余頭羊待屠,血腥味越發濃郁。

    桓容不太習慣這樣的場面,悄悄退到人群外。秦隨他返回武車,兩人登上車轅,進入車廂,沉默對坐半晌,桓容又開始不自在,耳根發熱。

    他一定是哪里不對勁!

    秦支起一條長腿,單臂搭在膝上,因為趕路的關系,頭發僅以葛布束在腦後。

    一縷黑發垂落鬢角,恰好擦過眼角的淚痣,隨著笑意染上黑眸,整個人氣質一變,不再如冰山冷玉,煞氣迎面,反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只令人心跳加快,臉頰發熱。

    如果桓沖當面,怕是不敢相信,眼前這個風-流郎君,會是幾句話將自己逼到牆角的秦氏子。

    “容弟可有小字?”秦忽然開口,話題有些出乎預料。

    桓容愣了一下,點點頭,道︰“有,阿母喚我瓜兒。”

    “瓜兒?”

    不知為何,這兩字從秦嘴里道出,竟似有幾分調-戲的意味。

    “亦有小字,乃是大父所取,謂之山峰高峻,舉目崢嶸。”

    “崢嶸?”

    秦搖頭,唇角帶著笑意,愈發顯得瀟灑恣意。

    “阿崢?”

    “對。”秦傾身,視線鎖住桓容,道,“容弟果然聰慧。”

    桓容咽了口口水。

    禍害有沒有?!

    甭管古代還是現代,這樣的絕對是禍害,男-性-公-敵,原-子-彈-級別!

    秦繼續傾身,車窗突然被敲響。

    桓容似從夢中驚醒,忙轉身推開車窗,綁著絹布的黑鷹從窗外飛入,沒等落下,突然間鳴叫一聲,當場炸毛,翅膀撲稜兩下,幾乎是逃命般的飛走。

    抓著一根掉落的羽毛,桓容看看秦,再看看車窗,滿頭霧水。

    話說,這是鷹是來送信的,沒錯吧?

    絹布還沒解開,車里又沒猛獸,它干嘛要跑?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桓容》,方便以後閱讀桓容第七十六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桓容第七十六章並對桓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