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容

第五十一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來自遠方 本章︰第五十一章

    ,最快更新桓容 !

    桓容乘坐的游船停靠碼頭,立刻引來眾多目光。

    木板放下,數名健僕沿船梯登岸。

    有人離得近,認出健僕身後的典魁和錢實,揉了揉眼楮,確信沒有看錯,消息傳開,喧嘩聲驟然而起。

    “是那惡俠!”一名男子臉色發白。

    “需要胡說!”另一名斜挽著發髻的男子喝斥道,“我聞典伯偉得縣令賞識,被選為車前司馬,再不是什麼惡俠。休要妄加議論,小心禍從口出!”

    “車前司馬,那不是國官?”

    “桓府君有爵位在身,整個鹽瀆都是他的食邑,選國官有何奇怪。”

    “典伯偉的事你是從哪出听說?”

    見眾人疑惑,放出消息的男子難免有幾分得意,故意賣起關子。被催促幾次才道︰“我從佷同典伯偉有舊。”

    “可是那群惡少年?”一人脫口而出。

    “咳!”男子皺眉,“我從佷早已改過!”

    說話之人訕笑兩聲,連聲道是。

    男子繼續說道︰“日前府君處置陳氏等豪強,我從佷跟隨典伯偉前往,先眾人尋到藏金處,得職吏舉薦,同十余少年一並進了城西軍營,現今每日操練。”

    “此事我知。”一名年長些的流民插言道,“據說營中操練極苦,雞鳴初聲便要起身,每日要舉磨盤推大石,還要捉對廝殺,次次都有人受傷。”

    “苦?”放出消息的男子不屑道,“每日三頓飯食,蒸餅管飽,必有一頓見葷腥。凡是操練刻苦,表現優異者,還能得銀錠絹布!你說苦?我等想苦都尋不著門路!”

    “嘩!”

    眾人滿臉驚訝,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此言非虛?”若是如此,絕對是求都求不來的好事!

    “當然是真的!”男子大聲道。

    “我從佷日前托人送信,說是縣令有言,三四月間操練比武,連勝三場就能充縣衙護衛,連勝五場可為縣公國官!不說和典、錢兩人平起平坐,卻是每月能得稻谷鹽糧,三月還可領一匹絹布!”

    “這豈不是和鹽工一樣?”

    “休要看不起鹽工!”一名壯漢打斷出聲的少年,甕聲道,“你可知城東的鹽工每月得多少糧食,熟手能得多少絹布?”

    “就是!”又一人補充道,“我日前到城東幫著鹽船扛貨,你是沒見著,哪些鹽工飯食真不一般,蒸餅夾著肥肉,咬一口滿嘴油香。還有大碗的肉湯,那滋味……嘖嘖!”

    說話間男子咂了兩下舌頭,似在回味餅中的濃香。

    “我當時得了半張,舍不得吃,就咬了一口,余下都帶回來給了妻兒。那香味,一輩子都忘不了!”

    眾人說話時,典魁護在船前,瞪眼掃向四周。懾于他的威嚴,無人敢輕易靠近。錢實和兩名健僕排開人群,打听清楚公輸長暫居何處,立即前往請人。

    桓容沒有下船,僅是站在船首,就引來不少仰慕的目光。

    有小娘子不顧水涼,幾步踏下河岸,裙角漂浮在水中,取下發間瓚著的木釵擲向船板。

    “郎君美甚!”

    入鹽瀆之前,眾人顛沛流離,生活貧苦,多是朝不保夕。如今能在鹽瀆重錄戶籍,生活有了盼頭,眉間的愁意都消去幾分。

    雖未曾親眼見過桓容,但縣令美名早已流傳城中。認出典魁和錢實,再看船上桓容,哪還不曉得他的身份。

    一是歆羨郎君俊秀,二來是感念縣令德政,小娘子們投擲發飾,結伴鄰水而歌。唱的不是吳地之音,而是源自北方的小調。隱隱帶著漢風古韻,稱不上優美,卻另有一種質樸感人。

    桓容彎腰撿起一枚木簪,河岸旁立刻響起一陣歡笑。

    少頃,兩名相貌相似的豆蔻少女相伴走出,嗓音清亮,猶如黃鶯出谷,吟唱的竟是《詩經》之句。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g兮,赫兮�I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少女的歌聲隨風傳出,更多少女和聲而歌,更有十余人在岸邊起舞。

    有別于妓船上的舞女,這種舞蹈僅有幾個簡單的動作,既無舉袖折腰,也無長裙曼妙,舞到盡興處,少女們雙腳用力踏地,帶著一種上古流傳下的熱情和奔放,讓人心情激蕩,忍不住想要加入其中。

    舞蹈未盡,錢實已將公輸長請來。

    見到岸邊的情形,健僕不覺得如何,錢實和公輸長都是吃了一驚。

    兩人在北地長大,未曾了解建康風俗,遇上這種“小場面”已是吃驚不小。假如見到王、謝等高門郎君被圍追堵截的盛景,十成十會下巴落地。

    “隨我來。”

    錢實在前引路,公輸長背著隨身的工具,幾大步登上船板。

    因對公輸長的姓氏有所猜測,桓容本想親自去請,結果被護衛和健僕堅決阻止。

    哪怕是建康城中最有名的大匠,也沒資格讓郎君主動去請。況且此人僅是流民,即便手藝再好,也不值得如此大費周折。

    公輸氏如何?公輸盤的後人又如何?

    匠人依舊是匠人,和士族郎君有雲泥之別。

    桓容再三堅持,奈何眾人堅決搖頭。最後只能等在船上,想著人來之後,自己一定要表現出足夠的誠意,不讓這條大魚從指縫間溜走。

    公輸長性情憨厚,為人極是孝順。

    錢實找到他時,他正架起陶罐燒水,將得來的谷餅掰開放入水中,再撒些鹽,奉于老母面前。

    母子倆一路南逃,全賴公輸長有木匠手藝,才沒有在途中餓死。抵達晉地之後,公輸長險些被抓做私奴,老母又驚又嚇,幾乎要丟了性命。

    好在公輸長得人相助,全須全尾的逃了出來。陳氏等豪強又被桓容鏟除,母子倆方能在此處安身,無需繼續躲藏逃難。

    然而,因之前的奔波驚嚇,老母的身體終究垮了。流民中有大夫,終究沒有足夠的絹帛買藥。

    眼見老母一日接一日衰弱下去,公輸長心急如焚,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請大夫寫下藥名,畫下藥草的形狀,冒著被狼群捕殺的危險進入林中,采得幾味草藥為老母延命。

    待老母稍微好些,公輸長便背起工具到城內尋找活計,每日賺些口糧,維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公輸長打定主意,如果生活再沒有起色,等重錄戶籍之後,他便去鹽場做工,即使違背祖訓也顧不得了。不料想,沒等他說服老母,錢實竟帶人找上門來,言是縣令有請。

    “縣令要見我?”

    “對。”錢實和公輸長沒什麼交情,卻贊賞他性情憨厚,事母至孝,刻意提點道,“西城正需工匠,我知你擅長制作木器,到了府君主面前莫要吞吞吐吐,也無需膽怯,有什麼說什麼,你母子今後如何可全在今日了!”

    “多謝!”

    公輸長沒有猶豫,安置妥當老母,當即背起工具隨錢實去見桓容。

    見面之前,他對桓容有幾分猜測。見面之後,驚訝于桓容的年輕,更驚訝于他的平易近人。公輸長見過陳環,知曉鹽瀆的豪強公子都是什麼樣。僅是拿兩者相比,他都覺得是褻-瀆了桓容。

    “農具之外,你還能做何物?”

    “回府君,僕懂得造屋之法。”公輸長頓了頓,繼續道,“僕亦知造雲梯和攻城車之法。”

    “你懂得造兵器?”

    “是。”

    “攻城器械之外,可知造守城器械之法?”

    “僕慚愧,僅能制拒馬。”

    公輸長滿臉羞慚,桓容卻是樂開了花,等公輸長當場作出縮小的投石器,當即拍板,許他明日到縣衙錄戶籍,其後到城西建房居住。至于今後如何安排,全可交給石劭。

    桓容相信,把此人交到石劭手里,必定能發揮出百分之兩百的作用。他絕非說石劭是奸商,絕對沒有!

    公輸長激動難抑,放下工具,俯身便拜。

    “府君大恩,僕銘感于心,永生不忘!必竭盡所能報答府君!”

    人言大匠都有幾分怪脾氣,然也不然。

    公輸長的曾祖的確如此,到他大父,家中已是入不敷出。遇上胡人南遷,僅有的一點家財被劫掠一空,公輸長拼命救出老母卻救不出父兄,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胡人殺死。

    像石劭一樣,桓容成為他的救命稻草。

    有今日奇遇,他無需違背祖訓就能養活老母,壓在肩頭的巨石瞬間移開,再感覺不到半分沉重。

    面對桓容,公輸長滿心都是感激。

    “快起來。”桓容想要扶起公輸長,結果扶了兩下,對方紋絲不動,硬是拜了下去。

    公輸長行完禮,面上現出幾分猶豫,欲言又止。

    “公輸郎可有困難之處?盡可說來,如能幫上忙,容定不推辭。”

    公輸長臉色漲紅,似乎為自己即將提出的事感到羞愧,黑臉幾乎成了醬紫。

    “不敢瞞府君,僕南渡途中結實幾名好友,仰賴好友相助才未被抓做私奴。僕好友通曉制器之法,手藝精湛遠勝于僕,未知府君可願一見?”

    “共有幾人?”桓容心下一動,難不成今天鴻運當頭,撿漏不算,還要買一贈一?

    “共有六人,祖籍西河郡,都是相里氏的後人。”

    “西河郡?”桓容詫異問道,“據我所知,西河郡現為秦氏統轄。”

    秦氏收攏流民,驅逐胡人,這六人既有本事,在塢堡定能生存,為何要南逃?

    “此事一言難盡,僕也未知詳情。府君如有意,可喚其當面問話。”

    桓容挑眉看著公輸長,直把對方看得臉色更紅,方才笑道︰“既如此,錢實,你再走一趟。”

    “諾!”

    公輸長出聲道︰“府君,六人性情有幾分古怪,不喜人聲嘈雜,住處靠近林邊。為防走獸,房屋四周布置有陷阱機關,需得僕帶路方能靠近。”

    “陷阱機關?”桓容眉毛挑得更高。

    公輸長繼續道︰“據其所言,六人技藝習自墨家,先祖乃是慎子之徒。”

    墨家?

    那個倡導兼愛非攻,愛穿短衣草鞋,很能戰斗,以吃苦為高尚的戰國團體?

    桓容突然不知該作何反應。

    他是不是早上沒吃飽,以致產生幻覺?天上掉餡餅就算了,還一掉就是一筐?

    傳說公輸盤曾敗在墨子手下,他們的後人和徒子徒孫竟能走到一起?

    “我有一事詢問公輸郎。”

    “府君請問,僕定知無不言。”

    “爾祖上可為公輸盤?”

    “回府君,僕大父有言,祖上代代習木藝,曾藏有半面石刻九州圖,後在戰亂中遺失。今大父仙逝,僕不敢妄言為嫡系傳人,然木工技藝確是沿襲自公輸子。”

    桓容點點頭,用力咬住腮幫,才沒有當場仰天大笑。

    出門之前,他的確想著撿漏,卻沒想到能撿這麼大的漏!先是魯班後人,接著又是墨家分支,接下來再冒出哪個聖人子弟,秦漢大能子孫,他都不會有半點驚訝。

    目送公輸長領人下船,桓容禁不住攥緊十指,雙眼放出綠光。

    這哪里是流民聚居地,簡直就是個聚寶盆!隨便挖一挖都能有此驚喜,如果翻遍四周郡縣,難保不會再找到幾個猛人。

    不成!

    暫時還不能撈過界。

    桓容搖搖頭,勉強壓下激動的心情,盤算著同石劭商量一下,繼續大力推行“流民入籍,分發田地”的政策,既不會過界,又能吸引更多“人才”。

    地不夠分?

    沒關系。

    木匠船工在手,直接造船出海!

    所謂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事絕不可能發生在桓容身上。實在沒有銅錢,大可以金子甩出,珍珠砸下。

    總之,網子張開,誘餌放出,不愁沒有大魚入甕!

    想到這里,桓容再控制不住激動的心情,背負雙手,眺望藍天白雲,感嘆一聲︰“春風送暖,天氣甚好啊!”

    河上突起一陣冷風,帶起點點水花,砸到桓容身前。

    桓某人默然兩秒,抹去面上沾染的水珠,好心情半點不受影響,繼續迎風發出感嘆。

    桓容忙著撿漏,和鹽瀆縣民同慶節日,建康城中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更有幾家風雨飄搖,隨時可能全家入獄,進而走上法場。

    加大司馬殊禮的聖旨頒下,傳旨的宦者前腳剛進台城,姑孰的上表後腳就到。

    表中條陳殷涓和庾氏兄弟的罪狀,逼迫朝廷下旨嚴查,就差明說要殷涓和庾氏兄弟的腦袋。條陳之後附有北伐諸事,簡單明了,向朝廷要錢要人要武器。

    司馬奕知曉自己早晚會成為棄子,愈發的放縱荒誕,朝會不上,政務不理,整日和妃妾嬖人

    飲酒作樂,連吉祥物都不想做了。

    褚太後說過兩次,見司馬奕壓根是左耳右耳出,干脆丟開手不管,將朝政盡數托付丞相司馬昱和幾名侍中。遇到桓溫上表要求嚴懲謀逆之人,同樣一手丟開,交給司馬昱和謝安等人。

    至于北伐諸事,褚太後實在躲不開,干脆頒下懿旨,言桓大司馬請與諸州刺史北伐,自可同諸州刺史商議。

    表面上,褚太後頗有點氣怯,貌似被逼得無法。事實上,這道懿旨一下,司馬昱和謝安等人松了口氣,桓大司馬卻是磨了磨後槽牙,現出幾分慍色。

    原因很簡單,桓溫雖然勢大,到底不能一手遮天。褚太後的確沒力量和桓大司馬掰腕子,卻不妨礙將皮球踢走。

    表書上寫明請諸州刺史一起北伐,那麼,糧秣軍餉就要大家一起商量。

    各州刺使好歹手握實權,除了桓大司馬的兄弟和鐵桿,基本是各有盤算。桓溫想要大筆一揮,像欺負晉室一樣簡單粗暴要錢要人,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掌控北府軍的郗鑛麛I溝諞桓霾換崠鷯Γbr />
    然而,褚太後設法保全了自己,暫時將矛盾轉移,卻也埋下不小的隱患。

    朝廷明言放權,將北伐之事交給各州刺使,無論答應還是反對,是不是要討價還價,彼此之間都要有書信往來。

    這樣一來,便給了人可乘之機。

    郗𨰹�駁躁黻蔥J檬耄 肝驢垂 蠼桓  br />
    郗超展開信紙,看著熟悉的筆跡,不由得計上心頭。當即鋪開紙張,照著信上的字跡臨摹,數次之後便可以假亂真。

    吹干墨跡,郗超面上有幾分猶豫。但想到使君大業,家族前途,終于丟開所有顧忌,仿效郗䥥蔗lP闖墑樾乓環猓 矯魅眨 弊胖諶說拿娼桓復笏韭懟br />
    如果桓容知道郗超都做了些什麼,必定會目瞪口呆,自愧不如。

    假設坑爹也有等級,桓容尚在摸索階段,一步一個台階,郗參軍早已是健步如飛,催動洪荒之力攀上巔峰。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桓容》,方便以後閱讀桓容第五十一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桓容第五十一章並對桓容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