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

第263章封賞張之爭!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格魚 本章︰第263章封賞張之爭!

    李持盈幽幽一嘆,望著神情ji動的李白沒有做聲。

    李白是一個懷有巨大志向的人,只是因為他太過恃才傲物,所以很難為官場所容。或者說,是他自己無法融入進官場當中,既然沒有辦法做官,也就談不上實現心中抱負了。

    前不久,他因為張的舉薦,當了一個教書育人的國學博士。

    雖然每日里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但這種“工作”與李白想象中的定國安邦大業相差甚遠。時間一久,他便有些厭倦。

    如今听聞張在隴朔建功立業,立下蓋世功勛,他的心思又開始活動了。

    李白絕對是一個天才,毫無爭議的天才,在詩詞歌賦文學造詣上,可以說鮮能有人可比。但問題的關鍵是,文學水平高,不代表其他方面的能力強。

    如累讓李白去做一牟地方官,治理地方政務,那肯定是一團糟。

    就更不用說是領軍打仗了。

    張能做的事情,李白肯定做不了。李持盈心知肚明,在這長安城里,再也沒有人能比李持盈更加了解李白。只是李白自己認識不到,他一向認為自己應該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只是一直郁郁不得志。

    李持盈搖了搖頭,輕輕道“郎君,真要去隴朔投奔張嗎?“李白鄭重其事地點了點頭“嗯,娘子,我一定要去。人生苦短,若是再磋砣下去,我便垂垂老矣,什麼事情也做不了了。不如趁著身子骨還結實,去隴朔做點事情。”

    “張都督與我關系不錯,他一定會安排老夫的。”李白特意強調道。

    李持盈長出了一口氣,笑道“好,那奴家便隨郎君離開長安,一起奔赴隴朔。郎君在哪,盈兒便在何處!”

    李白一驚,猶豫道“娘子,邊塞艱苦,娘子一向錦衣玉食,如何能吃得消?”

    “郎君,你我都已不再年輕了。人生所余時日不多,盈兒當與郎君相守,寸步不離。”李持盈溫柔地上前去抓住李白的手,滿眼里全是似水的柔情。

    前半輩子,兩人錯過了,但如今既然結合在了一起,李持盈就不想再與李白分開。生死與共禍福共擔,才是真夫妻。這是李持盈的心態。所以她明知李白在治理國政方面能力有限,卻還是沒有反對李白的意願一想做什麼就去做吧,反正自己會堅定不移地陪著他。

    李白並不是真正的書呆子,他怎麼能不明白李持盈的深情。他有些ji動地將李持盈擁進懷中,卻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卻听李持盈伏在他的xiong口輕輕道“隴朔大捷,開疆闢土之功,朝廷必然會派使臣去隴朔表彰張封賞將士,奴家就去郎君爭取一下,讓郎君去隴朔做個犒賞三軍的宣撫使吧。”

    興慶宮,霜德殿。大朝會。

    在午後時分舉行大朝會,是大唐歷史上罕見的現象。

    李亨器宇軒昂地站在龍台之上,俯視著排成兩列走進大殿來並匍匐在自己腳下叩拜的文武百字,精神非常振奮。

    “叩見監國太子殿下!”

    “諸位大人請起,免禮平身。”李亨朗聲道,卻又緩緩坐了下去。

    楊國忠等文官以及以陳玄禮為首的武將神se復雜地望著精神頭十足的李亨,各懷心思。

    張先是部城大捷,旋即又率軍侵入吐蕃,以三萬人之力將吐蕃攪了一個底朝天,卻又沒有損兵折將,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而接下來,他竟然趁勢一舉將吐谷渾故地拿下,蓋世功業,震動了整個大唐!

    今日之朝會,顯然是商議如何封賞張和隴朔諸將。

    眾人心知肚明。卻無一人主動開口。

    大殿中的氣氛非常微妙,雖然並不沉悶。

    “諸位臣工,本宮今日召集諸位朝會,是為了宣布一件大事。”

    李亨按捺住內心的ji動情緒,緩緩沉穩道“自部城大捷後,隴朔大都督張率軍追擊吐蕃殘軍,在吐蕃境內轉戰兩月,接連大勝,殲滅吐蕃兵馬萬余,攻陷焚毀吐蕃城寨堡壘要塞多座。”

    “更重要的是,張率軍趁吐蕃內亂,一舉將吐谷渾故地拿下,再次殲敵8000人,正式將吐谷渾故地納入我大唐版圖。”

    “自開元以來,我大唐何曾有今日之大勝唐軍所致,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揚我國威,震動四夷。開疆闢土,此乃蓋世功業,張為朝廷立下不朽功勛!”

    “今日朝會,商議如何封賞張以及隴朔將士。本宮希望諸位能秉承公心,各抒己見。本宮也希望能盡快派使臣趕赴隴朔,替朝廷犒賞三軍,以彰其功!”

    李亨揮了揮手。

    眾臣猶自沉默著。

    李亨掃了楊國忠一眼,淡然道“楊相以為如何?”

    楊國忠微微笑著,遲疑了一下,朗聲道“殿下,張都督之功,開元以來鮮有。蓋世功勛,朝廷自當封賞嘉勉。可在官階上,張已然位極人臣,品階不在國忠之下了。”

    楊國忠說完這話,微微停頓了一下,一邊觀察著李亨的臉se,一邊掃了眾人一眼。

    果然,眾臣開始小聲議論紛紛。

    如何封賞張,還真成了一個問題。張此刻的職位、品階已經位極人臣,在官階上晉升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楊國忠輕輕一笑“然,張乃是我大唐罕見的干才,不僅文采出眾,軍事韜略經過事實證明,也是蓋世無雙。殿下,臣以為,既然張是領軍之才,不妨在兵事上再委以重任。若加兵部尚書餃、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任兩河行軍大總管,全權署理朝廷抵御吐蕃事務,比較妥當!”

    “這也算是人盡其才。”楊國忠最後又特意強調了幾句。

    因為楊三姐母子和楊玉環在,注定了張與楊家的關系已經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所以楊國忠本人自然是竭力玉成。張的能量越大,權勢越高,對楊家越有好處,兩人聯手,一文一武,大唐朝廷何人能敵?

    楊國忠這話一出口,滿朝文武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若是給予張這樣的“封賞“張就會成為大唐軍權最重的人。兵部尚書餃可調度全國兵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入相權,然後再兼任兩河行軍大總管就對河西、河東兵馬擁有了指揮權,再加上隴朔軍馬,如此一來,張標下可指揮的兵馬將達到20多萬。

    陳玄禮心神jidang,唯恐李亨一時沖動之下答應了楊國忠的奏請,趕緊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反對。

    陳玄禮躬身大聲道“殿下,楊相所言,臣以為不妥。”

    “一人節制三鎮兵馬,朝廷從無先例。如此賦予重權,甚為不妥。殿下,請恕臣直言,範陽安祿山惡例在前,朝廷不得不防!”

    陳玄禮的話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共鳴。雖然明知道陳玄禮此話摻雜著個人打壓張的si心,但奈何他這話站在了朝廷的立場上,說得冠冕堂皇之極。

    安祿山就是一個例子。如今安祿山尾大不掉,大唐朝廷養虎為患,豈能重蹈覆轍!

    陳玄禮的話很明顯了︰如果把張再養成第二個安祿山,那麼,大唐朝廷危矣。

    李亨眉梢一挑,卻沒有開口表態。

    張勇出班附和道“殿下,張雖有微功,但他甚為隴朔邊帥,本身就擔負守土防衛之責,戰勝吐蕃乃是其職責所在,僅此而已。朝廷對此,不必過于褒獎。臣以為,賞賜些金銀財帛即可。”

    如果說陳玄禮的話還有些“道理”義正詞嚴一些,而張勇的話就顯得很沒有水平,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李亨皺了皺眉,心里暗道︰“這張勇著實是爛泥扶不上牆,本宮本想扶植他起來,將來好制衡楊國忠,看起來,這人心xiong太過狹隘,沒有一點氣度和器量,難成大器。

    楊國忠冷笑著望著張勇,沉聲道“連勝吐蕃,殲滅吐蕃軍馬四萬余眾,攻克吐谷渾故地,為大唐開疆闢土,如此蓋世功勛,在張人眼里就是“僅此而已,?這等功勞,若是朝廷不予封賞,豈能不讓將士寒心齒冷?如此種種,日後誰還為朝廷效命?”

    楊國忠上前一步,揚手指著張勇又冷笑道“張人居心何在?”

    張勇臉se漲紅,冷哼了一聲,卻是不敢當面跟楊國忠繼續頂牛。

    陳希烈趕緊出來打圓場,而事實上,他在李亨眼里,就是一個“和事老”充當楊國忠和陳玄禮、張勇這些“太子黨”的救火隊員。

    “呵呵,楊相所言甚是,但陳大將軍和張人所言也有幾分道理…老臣以為,張之功不可不封賞,此事還請殿下裁處!”

    陳希烈老jian巨猾地將皮球又踢給了李亨,李亨心里暗罵一聲“老狐狸”卻還是開口表態了,對于如何封賞張,他心里早有腹稿,所謂讓朝臣商議,不過是一種上位者的手段。@。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唐》,方便以後閱讀天唐第263章封賞張之爭!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唐第263章封賞張之爭!並對天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